01 把
往前面翻了一下自己每天的日记,很多时候都是为写而写,我已经忘记了为什么要写简书,为什么要日更。刚开始只是想记录下自己的每天,因为写东西是自己跟自己的对话,对于某一件事情来说,写着写着自己就会知道有什么问题了,下一步路该怎么走。
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开始注重阅读量了,诚然高的阅读量真的是一种日更动力,但是为了求阅读量,我已经开始偏离了自己的航线,也越来越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了。
翻到了一篇自己想做的事情,当时是蹦着50件事情去的,但是当时写的时候只写了20件事情。完成了其中的两三项,还有几项现在觉得是没有什么意思的,不完成也无所谓。其他的任重而道远,我选择了逃避。为什么逃避呢?因为恐惧,我恐惧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我怕自己坚持不住,只会有开头,没有了结尾。
02
没有了目标,人就是一盘散沙,我虽然这段时间报了很多学习群,想让自己有动力走下去,却又觉得很没有意思。
一个21天的学习群是在安利他们的产品,这无可厚非,毕竟里面确实有很多很好的经验,但是面对他们的经验我总是望而却步,究其原因是怕辛苦,怕花时间,怕影响现在的生活。但是神呐,如果是这样,我就只是现在的我了,所以不要怕,动一动吧。
另一个学习群,是说disc人格的,第一堂课就把人分为四种类型,我认真的想了一下自己,却不知道自己是哪一种人。首先的问题是回顾一下你最近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写下来,我写下的是跟老公吵架,为了他隐藏他的手机内容。我关注的是事情吧?但是我又想我关注的应该是他的态度,他为什么不让我看?他是怎么想的?他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是不是已经对我有所厌倦了。我搞不明白我关注的是人还是是事情,我觉得我都关注。所以我分不清。然后是看自己平常做事情是雷厉风行的,说话是不是比较直白?我个人感觉自己有什么说什么,又觉得自己其实也挺市侩的,说话会藏一点。但是这个主要是看针对什么人什么事情,还有当时自己的思维方式吧。所以我还是不能立马分辨出自己是什么类型。
后来讲课的老师又说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这几种特质,只是看自己倾向于哪一种。这是第一课确定自己主导的是哪种人格。我想也许确定自己是哪种人格对自己的认知可能有一定的好处,但是我不想给自己贴任何的标签,所以我觉得这次培训可能对我没什么意义。我现在的问题就是规划自己的人生,确定自己的走向,然后能够一步一步的有耐力的走下去。
退出这些课堂之后,我想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我其实对自己要做什么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但是我却总想着能够找到一个合伙人,每次想起自己单干的时候总会觉得恐惧,我到底在恐惧什么?做不好?可以在做的途中摸索,我应该把所有怕的事情列出来,把准备的事情也列出来,只要just do it就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