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298749/c7d6a963eaa1a6aa.jpg)
很多写作者有这个体会:文章虽然经过构思,但不知道如何取舍,要么啰里啰嗦,思绪乱飞,要么干巴巴,推进过快。针对这种情况,建议读一读优秀的中篇小说或者薄一点的长篇小说,对结构的把握会比较有感觉。这样的书很多,比如三毛(不要以为她只写散文,她的散文很多也是小说哦,呵呵)、张爱玲的、《简·爱》、《呼啸山庄》等名著。为什么都是女作家啊?因为女作家的作品结构往往更加清晰和细腻,当然侦探小说也是可以适度学习的(适度)。
如果我们采取慢速阅读慢的方式,结构就不好把握,毕竟中长篇,甚至短篇,都是有很多章节的,每个章节就是一个大喘气,大喘气里面有若干个小喘气,很容易迷失在一口一口的呼吸里,而把握不到整体。
大家第一遍阅读时,一定要快,不要过于纠结情节故事,也不要试图弄懂什么,更不要找所谓立意和中心思想或者道理,文学作品的意义是多元的,它是审美品表现品,不是说教也不是单一抒情,更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
第二遍阅读,我们在迷惑的地方扫一遍就可以了,找一找意象,体会体会意境,琢磨琢磨结构。没有整体把握,如同盲人摸象,对于结构的把握和学习处于管中窥豹的状态,所得非常有限,意象和意境更谈不上。
一个作品的结构是作品内在的呼吸,解剖式的分析是得不到的,所得的是流俗的“结构分析”。
作品的结构是气韵流动的结果,而不是原因。通过体味气韵来了解结构,气韵不是神秘的东西,它就是呼吸。体会一个人的呼吸,你如果不贴近,就感觉不到,作品亦如此。
好作品的结构不是作者预设的(教科书却告诉我们相反的结论,悲哀),他是作品自然而然地走走停停,随着情感的波动而呼吸吐纳。事先设定呼吸节奏,如同让一个人走路先左腿,后右腿,一步一秒钟,走三步停一秒,那不是正常的走路,而是大兵在操练,看似自己在“结构”,其实是木偶被别人操纵。
中级写手可以读读福克纳,他是作家们的老师,结构是他的强项;高阶写手可以读读博尔赫斯,他是作家的作家,对呼吸和心相会有很多体会,对结构的了解毁更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