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个大学同学突然给我打来电话。
干巴巴地叙了好一会儿旧之后,她终于说出了她的目的。
原来是找我借钱,借6000。
我很奇怪,因为首先我们上学时关系实在一般,毕业后也没有联系,照理说她不会问我借钱。
其次,我们毕业也有三年了,正常工作来说也该有些积蓄,如果是为了买房结婚这种需要大额支出的事情,那也不该只借6000。
我问了她借钱的用途,她支支吾吾地说:“付房租。”
原来,她自从毕业之后,就被消费主义洗脑了,一直在不停的“进步”。
趁年轻,要穿最漂亮的衣服,80岁的时候穿上18岁想穿的公主裙有什么意义呢?
趁年轻,要去追寻诗和远方,眼前的汲汲营营都是粗俗,只有在旅行中才能发现高贵的灵魂。
趁年轻,要多提升自己,绘画、插花、瑜伽、烘焙,全都报最好的班,丰富自己的下班时间。
月薪五千的日子被她过得像月薪五万。
可是她真的“进步”了吗?
为了不被工作束缚她自由的灵魂,有时间去旅游,她三年裸辞三次。
下班时间花在“提升自己”的课程上,没有提高工作技能,她现在还是只能做基础的工作。
买了一堆衣服鞋子包包,也只能堆在廉价的出租屋里。
本来刷着六张信用卡循环还款,前段时间由于突然入了医美的坑,有了一笔大支出,资金链断了。
身边要好的朋友都已经借遍了,她说我是她打的第三十个电话。
听着她吐槽同学的凉薄,我越发觉得,很多人因为思维的局限性,人生规划一团糟,最终自己吞下苦果。
我本来以为这种情况只会发生在朋友圈的文章里,没想到我的同学中竟然也有。
果然艺术来源于生活。
年轻人们,“提前消费”并不是“免费”,我们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理智消费,做好规划,多读书,多看报,早睡早起,锻炼身体,这才是真正的“提升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