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欢喜
战国后期有一个很牛的人,他出生高贵,是三皇五帝的后裔,是国君的亲族。他勤学苦读,文章写得绚烂,诗歌作的感人肺腑,是中国古代十大文豪之一,不仅如此,他还有很好的政务处理能力,当过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的大事。
换句话来时,儒家当中所追求的内圣外王、修齐治国平天下,他都经历过,都有着不菲的成就。
他少年成名,18-19岁开始参与变法,21岁任职左徒,出使齐国,两次被流放,启用、流放,最后国家灭亡,62岁投身于汨罗江。
他就是屈原,一个进入寻常百姓家的中国伟人。
北方的鞭炮照亮星空,节日的烟花弥散着喜庆;南方的黄埔江上游人如织,汽轮游轮,载着客人一圈儿又一圈儿转悠;草原上人们围成在一起,喜笑颜颜,唱着跳着,篝火印着脸颊红扑扑。
疆域辽阔,我们过着不同的节日,庆幸生于和平的年代,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端午的时候,我们吃着粽子,甜滋滋的沁入心头,我们仰望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星空,同一个月亮,不同时空里,有一个孤零零的老人,国破山河在,誓不苟且偷生,俯身一跳,冷冰冰的河水,钻进了骨缝,游鱼戏梦,志士断魂。
我在想,所谓英雄,所谓牛人,到底是怎么成事儿的呢?
一、血统。毛主席二十来岁成为农业部部长,是乱世的英雄豪杰起于烽火。和五四青年登上历史舞台情境不一样,屈原二十来岁成为高官,血统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国古今都是人情社会,虽然有了渐渐地转型,法制和教育,慢慢改变了一些风俗人情,但是彻底转向类似于西式家庭、宗族、亲朋观念,或者形成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氛围和伦理观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修齐。诚于修身,勤于练技,一切理想不再是无源之水,无土之苗;也不会把这人人短短数十载,浪费在空中楼阁的建立。做人,突出一个诚字,练技,突出一个勤字。屈原八九岁突显了非常绚烂的才华,诗歌文章作得是如星光般璀璨瑰丽,说到底,还是专研其中,熏然耳目开。做人方面至诚无双,以国为家,爱国如同爱自己的生命,爱喜欢的事业和人如同爱自己的生命。
三、三观正。世界上,有阳光的地方就有阴影,良善的地方,也会有邪恶遮蔽天空,愤怒点燃的青春之火,要想燃烧的更旺,需要欢喜心来佐证,人间值得。三观正,无论身陷多少绝境,都会心里有光明,眼中有希望,当初我因为向上,山川精灵,自然地修行,也受了来自邪恶的劫难,然而,我并没有采取极端的手段,只是因为为了更多光明,钱财的损失是意外之事。作为老大他可以无情,乃至不要脸,让人血汗化为乌有,继续老朽的在那个世界里称王,他日里自然有更大的王让他低眉顺眼,摇起尾巴来。我也不要斗争,我更愿埋头图书,写字,思考更有智慧的人解决问题之道,我是行者,荆棘丛里的伤害,也是我勉力前行的动力。屈原先生为官四五十年,明枪暗箭又何止千万万,钱财是身外之物,无上果位的证得,更要学会释怀,过去种种,皆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一生磨难,热忱未泯,爱国依旧。
四、壮志。读书人第一等事是什么?是立志。阳明先生在给自己学生上课时,和学生说,要心如明镜,养的一个圣心,哪怕睡觉时,圣心也要长存,很多苦读的学子,也有这样的经历,哪怕梦里,遇到害怕紧急的事儿,也多是与高考有关。其实这倒不是诚挚和自信的立志,真正立志是心中有大无畏,有欢喜心,经历人事的波澜壮阔后,平静了很多,依然相信,路在脚下,梦在不远的远方。
自从我来到市里,堕落了很多,也知道了文章诗歌,是生活富足,多彩后的精力外溢,我现在有个充足睡眠后的精力,却又困于了吃饭这个事儿,余暇生活里成了闹市闲人,都市浪子,繁华的大街上溜达。
在总督署门前的石阶上,我看着人来人往,车来车往,寂寥如狗,路灯的光芒掩映明月和星辰。
我知道,我已经不是一个志士了,志士不会孤独的,他的内心总燃烧着火焰,抵御着世间苍凉,人性黑暗,无边无际的孤独像潮水一样沁入心田。
屈原先生是志士,何以证明?在朝堂之上,国君接受了秦国献上的美女、珠宝,朝臣领了秦国的许诺、馈赠,开始阿谀奉承,声色犬马,视秦国为恩主,众人皆醉,屈原先生站出来,说秦国是强盗,他日灭楚国者必是秦国,这就是证明;何以证明?当屈原先生被贬荒野,远离庙堂,他依然心心念念,情系家国天下;何以证明?烽火狼烟,楚土沦陷,汨罗河畔纵身一跃,招魂幡随风摇曳,楚声悲鸣,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
五、文以载道。文章易得,诗歌难成,一个优秀的诗人,远远稀缺于大熊猫,诗歌的生成是灵感的闪现,情绪的凝集,还需要柔性的理智把握语言的流动。缺一不可,缺一就会失了影响他人的力量。诗歌出名和粽子好吃,有着很大的关联,想想东坡肉,东坡墨鱼等等,诗意塑成了食欲,世界欢喜,所有的美好都是想通的,粽子好吃,屈原先生写的诗美妙,所以他成了是中国古代十大诗人之一,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祝福每个人,与我相关的,心存善念的,今日以及将来,福寿安康。
端午欢喜,余不一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