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散文
莫言的《蛙》:中国女性的生育之苦

莫言的《蛙》:中国女性的生育之苦

作者: 倚门望月 | 来源:发表于2023-05-27 21:34 被阅读0次

 王胆,一个身高只有70厘米的侏儒,挺着七八个月的肚子到处东躲西藏。她已经给丈夫生了几个女儿,这一次想生个儿子。计划生育小组的人想拉她去做了,原因是这不符合当时的基本国策。她躲过地洞,即使面临着被拆家的危险也没有现身。最后一次是想混在运桃子的队伍中逃到邻村生下来,这样上面也无可奈何了。不料她在混乱的追捕现场早产,继而不幸大出血,留下一个可怜的女儿。另有两个女儿从此没了娘,王胆的丈夫一时间精神失常,待后面好些了还要缴纳超生罚款给三女儿上户口。

在莫言的小说中,这不是个例,而是当时的普遍现象。主人公的老婆王仁美身怀六甲,被人告发后反抗无效,只得去做手术,结果孩子没了,大人也没了。一个圆满的家庭彻底垮下来了。小说里的妇产科医生,大名鼎鼎的姑姑医生接生无数,也人流无数。她坚定地履行职责,让本村保持了没有一例超生的记录。在与不服从的村民争执的过程中,她受过伤,流过血,甚至还为产妇献过血。她一辈子没有生育,到老了陷入深深的自责和忏悔之中,为那些没能出世的两千多个孩子。

 90年代出生的我小时候也经历过类似的场景,虽不记得具体细节了,但还是从大人的回忆中知道了些惨剧。母亲怀妹妹的时候也离开老家躲到别处,因为条件不好,妹妹小时候极其瘦。我有个同学,河南人,她妈妈为了生他弟弟躲到了海南。所幸结局是欢喜的,最终他们也如愿回到了故乡。这些苦难终究随风而逝,没有人去找谁讨个公道。中国人都很懂事,知道这是大局的需要,大家都是迫不得已,不怪任何人。

 刚生完孩子的妹妹有一天给我发了一条消息,说的是母亲那代人的月子病,那时她在一家月子中心,一切都很专业。妹妹是幸运的,她的生育之路体验更多的是初为人母的喜悦。在这条路上走得比较坎坷的我在医院的生殖中心见过不少人间疾苦。当然这一切都今非昔比,从前是生得太多,现在是想生年纪大了。在经历几次失败后,我是有些沮丧的,但更大的委屈是潜意识里支配自己的任务感——为夫家生。

 有一天我也想明白了,我的身体是自己的,不必背着传宗接代的重担。即便生小孩也是为自己生,而非别的任何人。如果婚姻因此要破裂,我也是可以接受的。那时候,我还是爱自己,不会贬低自己。想明白之后,我的焦虑少了很多,生平第一次,我去商场给自己买了一套像样的护肤品,没有丝毫的犹豫。

2023年5月28日星期日

相关文章

  • 有一种无奈,叫百姓------关于莫言的《蛙》

    莫言的《蛙》讲述的是中国实行计划生育初期的故事。“蛙”字,谐音“娃”,还谐音女娲的“娲”。莫言在书中说:“女娲造人...

  • 《蛙》后

    今天读完了莫言的《蛙》。摘录几句话: 要把自己放在解剖台上,放在显微镜下。——莫言《蛙》 生育繁衍,多么庄严又多么...

  • 读书随笔

    今天刚读完莫言的长篇小说《蛙》。这本书是讲中国生育制度的演变过程中所引发的各种各样的事情。 以人物“姑姑...

  • 读书笔记分享

    “他人有罪,我亦有罪。”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莫言的《蛙》这是中国计划生育史的发展故事,我们社会曾经用暴力极端控制人口...

  • 莫言的《蛙》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中国的出版界产生了一股强劲的莫言热,有出版社出版了莫言全集,有出版社出版了莫言选集,琳琳...

  • 莫言的《蛙》

    看了莫言的小说《蛙》 富有传奇色彩的姑姑,烈士之后,六十年代前是接生的妇产科医生,医术高明,高密东北乡,十里八村无...

  • 读莫言作品<蛙>有感

    <1> 昨天读完了莫言的一本写计划生育苦难史的小说<蛙>.刚开始读的时候,还不清楚关于计划生育的小说,为什么会用这...

  • 《蛙》莫言

    蛙,与娃同音,以姑姑的一生经历为主线,用我的口吻讲述高密乡从建国开始60年里面,讲述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影...

  • 莫言__蛙

    这本书看完,全文以写信的方式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反映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

  • 《蛙》莫言

    蔡崇达的《皮囊》断断续续时至今日才看完。 当做故事来看,并没有细细揣摩,但总有种感觉,写的表达的,一定程度也是我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莫言的《蛙》:中国女性的生育之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zdr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