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对于1840年之后我们近百年的屈辱史的回答是认为中国的文化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很好的发展。原因是什么呢?是因我们一直是农耕文明,经济没有发展起来。‘没有经济的实力,文化自然就落后。’
老师也提到了南宋,但是南宋经济发达、文化也繁盛,但正是在这一时期朱子理学将儒学发展到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阶段。如此以来,我认为孔子的思想并没有得到正确的传播和发展!
对此,我基本赞同。但是要说近代百年的东西方较量之时,中国在文化、经济和政治方面是全然落后于西方的,这一点我持保留意见。假设我们真的是全面落后于西方的,孔子的思想主张也不会超越胜于西方。即使孔子在世,对于民族救亡图存也只能望洋兴叹了吧?!
老师说,中国历史上文盲的减少要归功于儒上和民间的老师。这一点其实和西方有共通之处啊!在西方,文化扫盲和知识传播依靠的是遍布四处的教堂、神学院和教父。所以,在文化上我们并不比西方差!比如我们有四书五经、四大名著,更有永乐大典、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等大部头的典籍。
在政治与军事上,我们有战国诸子百家争鸣,有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孟德新书等。我们的前辈先贤的这些著作常常有诛心之论,精辟而又穿越时代,他们对心理的揣摩、对智谋的运用在我看来都是欧美人难以比拟的。因此,我们在文化、政治上的思想之深邃、深刻,西方人比得上吗?
因此,我认为,在政治、文化和军事思想方面,我们应该有这个自信,这也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勇气!纵然东西方思想和文化、文明有诸多差别,可在竞争时也不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莫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但是,我们毕竟败了。为什么呢?
我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思想是封闭的,而不是开放的。
比如:学生时代,想要成功需要“头悬梁”、“锥刺股”,需要“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而如今看来,这些方法既非必要、又不科学,根本没有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
再比如:所谓的历史怪圈是什么?
无非就是,前几代筚路蓝缕、艰苦卓绝,后面的躺在功劳簿上享受祖宗福荫,幸运的话有一两个中兴的阶段,然后就接着霍霍,直到玩完。《红楼梦》已经揭示了这个规律就是:一代不如一代。
相反,一个开放的系统的特点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一个封闭、求稳的思想体系、系统是无法战胜一个开放、求变的思想体系、系统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