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重读论语:对东西方文明的再思考

重读论语:对东西方文明的再思考

作者: 卢沟晓亮 | 来源:发表于2023-03-21 23:57 被阅读0次

老师对于1840年之后我们近百年的屈辱史的回答是认为中国的文化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很好的发展。原因是什么呢?是因我们一直是农耕文明,经济没有发展起来。‘没有经济的实力,文化自然就落后。’

老师也提到了南宋,但是南宋经济发达、文化也繁盛,但正是在这一时期朱子理学将儒学发展到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阶段。如此以来,我认为孔子的思想并没有得到正确的传播和发展!

对此,我基本赞同。但是要说近代百年的东西方较量之时,中国在文化、经济和政治方面是全然落后于西方的,这一点我持保留意见。假设我们真的是全面落后于西方的,孔子的思想主张也不会超越胜于西方。即使孔子在世,对于民族救亡图存也只能望洋兴叹了吧?!

老师说,中国历史上文盲的减少要归功于儒上和民间的老师。这一点其实和西方有共通之处啊!在西方,文化扫盲和知识传播依靠的是遍布四处的教堂、神学院和教父。所以,在文化上我们并不比西方差!比如我们有四书五经、四大名著,更有永乐大典、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等大部头的典籍。

在政治与军事上,我们有战国诸子百家争鸣,有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孟德新书等。我们的前辈先贤的这些著作常常有诛心之论,精辟而又穿越时代,他们对心理的揣摩、对智谋的运用在我看来都是欧美人难以比拟的。因此,我们在文化、政治上的思想之深邃、深刻,西方人比得上吗?

因此,我认为,在政治、文化和军事思想方面,我们应该有这个自信,这也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勇气!纵然东西方思想和文化、文明有诸多差别,可在竞争时也不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莫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但是,我们毕竟败了。为什么呢?

我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思想是封闭的,而不是开放的。

比如:学生时代,想要成功需要“头悬梁”、“锥刺股”,需要“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而如今看来,这些方法既非必要、又不科学,根本没有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

再比如:所谓的历史怪圈是什么?

无非就是,前几代筚路蓝缕、艰苦卓绝,后面的躺在功劳簿上享受祖宗福荫,幸运的话有一两个中兴的阶段,然后就接着霍霍,直到玩完。《红楼梦》已经揭示了这个规律就是:一代不如一代。

相反,一个开放的系统的特点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一个封闭、求稳的思想体系、系统是无法战胜一个开放、求变的思想体系、系统的!

相关文章

  • 人类未来在于东西方文明深度融合基础上的新型文明的诞生

    人类未来在于东西方文明深度融合基础上的新型文明的诞生 大儿子...

  • 《重读南京》有感

    《重读南京》从南京最早的文明肇始开始一直写到南京解放这段历史,可是说重读南京也是对南京的一个新的认识。 ...

  • 《论语》重读

    关于《论语》 《论语》者,四书之渊薮,儒家之圣典也。 《论语》是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论集,全书编排为20章,不到120...

  • 重读论语

    此次泛泛地读了一遍,把自己喜欢的认真地咀嚼回味了一番。还清晰地记得在高中时,语文老师让我们每节语文课轮流每个...

  • 重读论语

    在『论语』第一章『学而』中,前三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生时期...

  • “重读”论语

    误解 最近,好多朋友以及同事的孩子开始报班学习国学了。心想一个是书法,一个是国学,我肯定是不会让我的孩子去报班去学...

  • 重读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是在管理学上别样的解释,...

  • 重读《文明的冲突》

    最近重读了一遍《文明的冲突》,我惊讶的发现早在上个世纪末,美国的精英们已经对中国高速发展表示了深切的担忧。“如果,...

  • 林语堂《人生最重要的一步》

    重读林语堂先生《人生最重要的一步》。 对第三部分的内容认真再品味与思考。 想起身边一对对或吵闹、或和谐、或已离婚…...

  • 东西方文明的碰撞

    十万年前,智人在非洲大陆诞生,根据研究表明这时候的智人拥有现代人几乎一样的骨架和脑容量。 可是在此刻,有一个强大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读论语:对东西方文明的再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zdv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