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青春教育
涉水而来的花—读闫红《诗经往事》

涉水而来的花—读闫红《诗经往事》

作者: 亦频 | 来源:发表于2017-05-07 22:03 被阅读0次

   记得高晓松曾经说,汉族是一个天性不会唱歌的民族,并不像少数民族那样能歌善舞。但是,读《诗经》,却让人怀疑他此言的正确性。可以看见,先秦的人们,对自己每一种心情,都能在山水间歌唱。

安意如在《思无邪》中将诗经比做盛放在彼岸的花,当我们趟过时间的长河,就能发现,那花朵,也是寻常的心境。

真正读诗经,你会喜爱上那如琉璃一样清澈的感情。仿佛每一种爱恋,都有歌来表达。那一点点细腻的小心思,就这样在千年之前,被那样一咏三叹地吟唱。

在中学里,读的第一首国风,便是《王风·君子于役》。那丝丝缕缕的牵挂,隔着千年的光阴,就这样细细密密地缠上了心尖。也许,远方的君子并没有性命之忧,但是在晚风渐起,倦鸟归林的时候,终会有一份牵挂,伴着日暮的微光,点滴到天明的。

喜欢《诗经》里清空如话的感情。不管是抵死缠绵的《野有死麋》,还是畏惧人言的《将仲子》,都是对自己情感的直接表达。不必有高远的志向,不必有谦抑的情感,就那样洒脱地诉说,自己最真诚的心境。见惯了唐诗宋词的含蓄委婉,如今一见《诗经》的直白,如同世故的成人遇见一个垂髫少儿,欣喜地发现,原来还有这样一份纯真,遗留在卷帙浩繁的史集中。原来,尽管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人们的悲喜苦乐,和千百年前,并无二致。黛玉雨夜等宝钗,宝钗未至,来得却是宝玉,何尝不是“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现代的姑娘,也期待能遇见一位向卫武灵侯那样“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淇奥君子吧。情人之间,若要发誓,搜肠刮肚一遍,脱口而出的,依然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吧。想一个人的时候,那起手机,却没有信息提示,心理怼怨,想起的也是一句“纵我不往,子宁不来”。姑娘的傲娇,果然是千年不换啊。

烦闷的时候,去读《诗》吧。你会发现,你的苦恼,并不是特别的那一个。在《诗》里,总有你的知音,咏叹着你的烦恼,是不是就觉得,有人分担了的痛苦,不知不觉,就减半了。

相关文章

  • 涉水而来的花—读闫红《诗经往事》

    记得高晓松曾经说,汉族是一个天性不会唱歌的民族,并不像少数民族那样能歌善舞。但是,读《诗经》,却让人怀疑他此言的...

  • 《我认出许多熟悉的脸》读后

    继读《闫红读诗经》《误读红楼》之后闫红的第三本书,喜欢一如既往。只因家里还有她另两本书未读,所以就没有更多“惜读”...

  • 涉水而来

    这两年,每逢周日下午,女儿都得上两个小时的围棋课,这是尝试多个兴趣班后唯一坚持下来的一项了。 这个周日为了可以自由...

  • 野花芬芳(160)

    打碗花是属于中国乡土植物,她穿越千年而来。她的身影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就出现过。诗经中的葍花便是其倩影。诗经...

  • 听闫红解读《诗经》里的爱情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经》作为古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跨越了历史长河,将先人们的生活场景和内心情感,呈现于...

  • 我隔花涉水,为寻你而来

    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来了又还, 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边。 ——〈一生有你〉 写这首歌的乐评时,我从昨晚就...

  • 涉水而来的那个女子

    那个时节 汉江清浅 涉水而来的女子 有着芙蓉一样的面色 白与红之间渐变出粉 她采莲蓬 歌声清亮 心思无邪 那个时节...

  • 有爱可纪-《诗经》在读,莫不静好

    美丽诗经,无邪记忆 荒烟蔓草,彼岸往事 远在天际,触手可及 后会无期,有爱可记 诗经诗经,诚敬读诵 诗之清雅,经之...

  • 读《闫红谈诗经:爱在春秋风雨间》有感

    暗恋 作者开篇第一句就是《周南·汉广》里面的“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游思”,紧接着...

  • 我为爱

    我为爱 冰已消,花正开,涉水而来 我为爱 花满坡,逐一采,跋山而来 为爱 醉枫亭,溶月心,登高寄存海 为爱 飞洁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涉水而来的花—读闫红《诗经往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zep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