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先天就会对强迫性的哭喊做出反应,其实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如此,这对物种的生存极其重要。哭喊是一种警报,就像一群斑马中有一匹斑马注意到狮子,它把信息传达给群体后,大家都会立即做出反应。
婴儿的情绪通常不是很微妙或难以察觉的,婴儿感到痛苦时,哭声听起来很绝望,那是因为他确实那么想。如果你知道“想要”和“需要”对婴儿来说是同一回事,你就更能够理解婴儿。
婴儿要是没有你,他无法生存下去。如果你试图忽略强迫性的哭喊,你必领关闭自己的部分感官,做出违背本性的反应。那对婴儿的成长是有害的,因为亲密的陪伴对婴儿及亲子关系很重要。
婴儿的大脑不是自己发展的,而是与周遭环境和其他大脑互动下发展的。大脑会根据我们的人际关系,持续发展到我们死亡那天。
刚出生的那天、那几个月、那几年,是脑内多数联结成形的时候,所以婴儿需要我们在身边与他保持联系。
如果你小时候不是自然而然地获得回应,当你为人父母,被迫聆听强迫性的哭喊并做出回应时,就会勾起你以前受到忽略的感觉。
如果你对于为人父母这件事真的感到不安或绝望,请寻求支持。你确实需要有人来包容你的感受,而不是自己熬到快撑不下去了。你需要获得别人的包容,才有能力包容婴儿的感受。
人无法控制自己何时接触那些记忆,那些记忆可能在意想不到的时候突然冒出来纠缠你。
身为父母,如果你有一些痛苦的感受,可能很想知道原因是什么。那是因为你自己有小孩后,会触发你小时候抽离的感受,那些感受令你感到不舒服、不安、分心或困惑。触发点可能很微妙,但你依然会被触发。
如果你以不回应孩子来训练孩子不要哭,你是在教孩子怎么抽离感受。孩子表面上看起来可能很好,但未来他们稍大一些或成年后,这些感受会再度浮现。
如果孩子还小时,你认为放任孩子哭很久对他和你都比较好,你可能会感到害怕或愧疚。现在能做的,是开始认真看待孩子的情绪,别再觉得他的情绪不重要或是在胡闹。
当孩子想要亲近你时,就让他亲近。你甚至可以告诉孩子,你之前做了什么,为什么你会那样做,让孩子知道那不是他的错。如果孩子突然感到很难过,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你告诉他那些话可以帮他理解自己的感受。
无论孩子(或成人)年纪多大,觉得自己受到认真对待都是一种很好的心理疗愈。如果认真对待你的人是你的父母,无论你说什么,他们都不责怪你,那确实是最温暖的鼓励。
我们永远无法与孩子完美地同步,无法像胎儿在子宫里那样和他同呼吸共命运,误解及关系破裂在所难免。我们能做的是尽量去关心孩子,及时地回应他的要求,增加孩子的安全感,让他从子宫转移到外部世界的过程尽可能顺利。
孤独就像不舒服、口渴或饥饿的感觉一样,需要被人关注,才能维持个人心理健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