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在安东一高听了三节观摩课,三位做课老师各有亮点,让我非常受益。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80039/42eca462140ce542.jpg)
第一位做课的老师是开高的苗老师,也是安阳市优质课第一名获得者,她今天讲的是一节听力课。她首先用一系列图片导入新课,然后呈现问题及关键词,接着让学生听录音,回答相关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她对学生的指向性评价非常到位。比如她说:I like your answers because you use the useful expressions very well.通过这样的评价,其他同学也就学会了使用useful expressions,起到了引领指向的作用。
最后苗老师指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总结apps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有两名同学在黑板上展示,也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
第二位做课的老师是开高的李老师,她讲的是Anne of Green Gables阅读课,李老师那和蔼可亲的气场一下子就把学生hold住了。她首先通过图片和视频导入新课。然后让学生把全篇课文分成三部分,接着用问题引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读课文,回答问题,这个环节美中不足的是,如果能引导学生挖掘出文章中语言美的地方,比如Anne感情变化的词语burst into tears,后来又cried stormly等等这些地方,会为自己的课堂增色不少,同时也会引导学生领略了用词美的魅力。
后来一个环节李老师让学生用思维导图来总结主人公Anne和Marila之间的情感变化。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的情景表演,如果就本节课所学内容去表演,应该更好。
第三个做课的是安东一高的邱老师,她讲得也是一节阅读课。从气场来看,邱老师不够自信,比较紧张。可能因为在自己学校,各位熟悉的领导和上司都在现场,邱老师放不开,束手束脚。不过感觉邱老师基本功还是挺棒的!
听了三位老师的课,我自己感觉到,随着高考方向的变化,由原来的考知识变成了现在的考能力,所以老师们的课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也由原来的传授知识变成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比如说思维导图的利用,就是学生能力的最好体现。学生学习过课文之后,既要用思维导图总结出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还要用本节课所学的useful expressions表达出来,同时还要展示给同学们,这锻练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从孟老师的详细点评中,可以看出孟老师既有一线工作的经验,又有专业的独到的理论支撑。从孟老师一针见血的分析优点和缺憾来看,可以看出孟老师工作的认真和治学的严谨。佩服!佩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