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前我加入了一个保险咨询群,那个时候我还在做家装销售,原本是想通过专业的咨询老师配置一份比较合理的保险计划。
这个群呢,先是做免费咨询,然后会有团购的名额,可以以比较低的价格购买一对一的30天专属咨询服务。刚好当天我有事,在团购时间内没有去买名额。
一开始群主和助手一直说的是只有50个名额,结果一个月过去了,现在直接是答题就可免费获得了。这中间的套路想必看客朋友们已经有一些些了解了。
如果说只是在营销手段上去获客,我个人觉得无可厚非。但经过这一个月的观察,加上我最近半个月对保险的学习,得出了一个结论:看一个人或一个公司说了什么,主要看他背后想要卖什么。
这个群属于一家保险中介公司建立,在自媒体的金融投资领域还算小有名气。他们主要是推一些小公司的消费型保险,所有带有储蓄型的返还型保险都是被他们diss的。而且据我观察,虽然他们号称是在全国100多家保险公司的上千种产品里挑选最适合客户的保险,但其实他们主推的都是一些不出名的小的保险公司产品。
比如他们重点推荐的达尔文一号。这个险种就是比对着平安福来指定的。说心里话,真的比平安福划算的多,除了它不保意外。如果我不去调查这家公司,我都会心动。但看过以下的截图,你还敢买吗?

投诉量比保费还高!这到底是个什么样扯皮的公司?
很多人会觉得保险公司不会倒闭,只会被兼并,小公司新公司的产品费率非常低,是个非常好的选择。但我们买保险是为了买保障。保险买错了才是最贵的!
今天中午我就返还型和消费型的产品之间的差别,把我自己思考的观点跟师傅阐述了一遍,师傅说我理解的非常全面,只是有些专业用词不是特别准。哈哈,容我小嘚瑟一下。
不论是消费型还是返还型,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而专业的保险代理人的作用就是根据客户的自身情况去科学配置计划书,而不是奢求一张保险单可以涵盖所有风险,既有高保额又能到返还,保费还特别低。这是不现实的。毕竟保险公司不是公益机构,所有的费率都是经过科学的严谨的计算而得出。保监会也会经常叫停那些不合理的险种(平安从来没有过)。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至于那些号称专家的网上导师的话,我们可以听,但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力,而不是单纯的去相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