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优秀作者罗亚娟老师访谈录
编者
编者:罗老师,您好!您在本期刊登的论文能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基础,材料新颖,观点独立,是一篇很实在,很有意义的好文章。请您具体说说这篇论文的背景是什么?
罗亚娟:这篇文章来源于名著阅读教学课的实践。在名著阅读方面,学生常常兴趣不足,收获不大。这种现状逼迫我努力寻找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够点燃学生读书热情,让学生会读书,能实实在在感受到收获和进步。对此,我一直在摸索,曾使用过一些手段,例如用读书笔记本摘抄经典句段、写读后感;让学生给我复述故事;做练习题等,但这些方法都不够理想。我想:应该通过课堂教学让没有读的学生感受到作品的精彩,以便吸引他读;让认真读完作品的学生有展示自己收获的舞台;让读书不够深入的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掌握思维的规律,能够开动脑筋会形成自己对作品的认识。按照这个想法,我认真准备了《骆驼祥子》三节名著阅读课,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我随后进行了总结反思,就有了这篇文章。
编者:通过您的谈话,我发现您是一位热爱教学的好老师,是一位爱思考、爱探索的好老师!请问您写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心得?
罗亚娟:我的心得是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能指导实践。上好课才可能有好文章,写好文章又能促进上好课。写文章是对自己教学工作的总结和反思,是为了摸索最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写文章能促使我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比较全面深刻的思考,使我能将已经采用的比较成功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这对我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写文章我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在阅读教学上我还有很多不足,面对这些不足不能无视,不能逃避,也不能有畏难情绪,只有不停地学习,不停地摸索,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了这些问题,既能取得教学上的进步,又能积累写作的素材。
编者:很高兴,在您这儿,我们看到了论文的魅力。真实的论文写作就有这方面的好处,它能促使我们再次反思自己的教学,能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促进我们的教学。写论文是为了促进教学,提高认识,论文发表当是副产品。你觉得你这篇文章成功的来源是什么?
罗亚娟:谈不上成功,宁老师您对这篇文章的修改我非常认可也非常感谢。我自己也知道我写的这论文和优秀的教学论文有很大的差距,我还知道目前我还消灭不了这差距。不仅文章有不足,课堂教学上也有很多不足,回答这些问题我都很惶恐,生怕贻笑大方。
如果说有成功的话,成功的不是这篇文章而是我不断地学习。现在是年龄关系吧,记忆力越来越差,感觉自己跟学生的代沟越来越大,我心里时常有36岁的高速公路收费员——“除了收费我什么都不会”的恐惧感,我不能除了照本宣科什么都不会,那样也许我会被工作抛弃。这种惶恐感使我唯一的娱乐——读书,也有了变化。以前我读书很随意,拿起什么书就读什么,喜欢什么就读什么,读书主要就是为了消遣,不想读了就不读,但是现在我有意识地读那些跟教学有关的书,为了上好课而读书,坚持每天读书。读的书多了,使用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因而有所提高,认识也有所提高,写起来也有信心和意愿了。
编者:罗老师太谦虚了!刚才您谈到的读书爱好使我想起我们学校的化学教师李维维老师,她的论文也很实在。她曾经说:“我不会写作文,但我会写论文,我怎么教怎么想就怎么写。”在我的追问下,我了解到她爱读书,特别是教学杂志,她认为那里面有不少教学上的见解、探索,对教学有帮助,对写作有帮助。我个人也有这方面的体会,我的一些相对成功的教学就得力于教学期刊,一些发表在省刊的论文也与阅读教学期刊有关联。
有人说:成功的人常常是20%时间阅读 +80%时间思考。通过与您的谈话,我认为,爱阅读,爱思考,爱教学就会写出好论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