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在本子上写日记。印象中,最后在本子上写日记的时间应该是在2018年左右。那时候,因为手提电脑不常带在身边,没有笔记本那么方便,所以只能把日记写在本子上。后面搬了家,上课地点和家离得很近,手提电脑一直带在身上,很容易登记,便开始转到电脑上写日记。
日记本里虽然记着比较敏感的内容,但也没有很好地保存起来,只是那么地放着。今天女儿在找笔记本的时候,拿出来问了一下,才想起来。女儿从二年级开始便写日记,她自己的日记本不喜欢让人看,所以也很自觉地把我的日记本放回去,没有翻开来看。
内容也没有什么不能给女儿看的信息,只是不想让她接触太多关于大人的信息,在心里上,是希望她不去看的,再长大些,倒无所谓。
想起写日记的经历,可以追溯到小学时期。女儿开始写日记的时间比我早多了。我能记得的第一本日记本,应该是小学五年级还是六年级的时候,差不多是开始交笔友的时期。在那之后的许多年,都一直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高中毕业时,已经写了有十几本。都是自己喜欢的那种类型。
那时候,没有特别喜欢的东西,倒是每次去文具店,都喜欢站在厚厚的笔记本前,爱不释手地挑选着那些精美的笔记本。本子也从薄到厚,从小到大。虽然经常看,却也不常买,因为那时候太穷,对于十元左右的本子,是舍不得买的。
能用于写日记的本子,大部分是通过学校的比赛奖励来的本子。可能是学生,学校里的老师也总觉得厚厚的笔记本和水笔是很好的奖品,所以每次前三名的奖品几乎都是本子和笔。中学时期,几乎每一年都有比赛可以参加,800米和3000米,只要是能参加的,我几乎都会参加。不知道别人比赛的目的是什么,反正我的意图很简单,拿到笔记本。
反正班里的体育,跑步一直都是第一名,对自己的信心比较充足,每一次都有把握拿全年级第一名,便也很乐意去参加。唯一一次拿不到第一名,是跟高年级的学姐一起跑,只拿了个第二名,很不服气,但比赛又不能重新来一次,再说第二名也一样有笔记本,只是本子差一点,便也欣欣然接受。
离开学校后,因为工作时长和学习的原因,便没再花大量的时间写日记。反倒是结婚后的许多年后,在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后,又开始了写日记。因为一份信任,我从来不把日记本作为必须锁起来的东西,家里能看的人,不外乎是信得过的人。可正是因为这一份信任,却让自己处于非常难堪的位置。
因为我相信,日记本是非常私人的东西,哪怕是夫妻之间,也应该互相信任,哪怕是想看,也应该征询对方,获得同意后再看。可惜自己想的与现实有差距。
那一段时间,因为在学习英文,便试着用英文写日记,包括和同学老师的英文对话,我也会抄在日记本里,有时间再回过头来查看。包括梦到的内容,也尝试着用英文写下来。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调皮与正经,都在日本记里体现。
说敏感吗?如果想往敏感的角度思考问题,有敏感信息,那里包含了我的所思所想,包括幻想和猜想的内容。说不敏感吗?以学习为目的,有容为大,便不排斥任何是合理的内容。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本来以为英文的内容,家里也只有自己一个人看得明白,也不必介意,更不必遮掩。这却成了一个导火索,大吵了一顿。我在一气之下,居然把一整本日记都撕掉了。多年以后再回想,觉得自己那时候真是够懦弱的,也蠢得可以,因为这种事情而把自己私人的东西撕掉了。
我生气的不是他看我的日记本,而是他把我的日记本拿去给别人翻译。其实都生气,而且是一错而错。其一,没有征求我的同意便翻看我的日记,已经是不信任的表现,再者,自己看不明白的内容拿去给人翻译,更是一种赤裸裸的羞辱。
后面再跟朋友聊起这件事的时候,突然有种必然发生的感觉。原来,一切,都已经注定好。就像,相爱的人,一定会走到一起,而互相猜疑的人,必然分开一样。真爱,是无条件的信任与互相支持。而再怎么掩饰和假装的爱情,终有结束的一天。
日记本撕掉后的两三年时间里,我几乎不再写日记。直到自己一个人的生活稳定下来,开始了新的生活,完全享受一个人的宁静后,才慢慢地又开始写日记。
重新启程,写了大量的诗,很纯真,很快乐的诗。也没有固定的本子,随身总会带一本小的口袋本,地铁上,公交车上,课堂上,随处登记,只要灵感来了,便随地记录下来。还专门备了一本大大的本子,除了平时的课堂笔记,也写了很多诗在上面。有一天,这个本子却突然间不见了。我把它放在培训中心的书柜里,接到搬书柜的通知后去找,书找到了,唯独笔记本丢了。很可惜,但也永远成为了一种美好的寄托。
后面再写时,便也写不出那些美好的诗句。或许,有一天,会用这一段美好的回忆写一本书,纪念曾经丢失的美好时光。
我更愿意相信同学说的:“或许是哪个喜欢你的人,不小心拿到了,偷偷地藏了起来”如果真是这样,就当送他的礼物吧。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