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鲁迅杂文集-热风-随感录五十三》同行相轻

《鲁迅杂文集-热风-随感录五十三》同行相轻

作者: 昨日花开满树红 | 来源:发表于2024-07-17 08:56 被阅读0次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九年三月十五日《新青年》第六卷第三号。鲁迅在这里谈了一个同行相轻的问题。

郭德纲有句名言:只有同行之间,才是赤裸裸的仇恨。后来他培养大师风范,不怎么提这句话了。这种情况也并不奇怪,蛋糕就那么大,别人吃了你就吃不到,同行之间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金庸老先生也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这篇文章提到了五种争端。一是上海盛德坛扶乩和北京城隍白知降坛的争执,扶乩和降坛都是封建迷信,现在已经绝迹,不谈也罢;二是北京议员提倡“新武术”与中华武士会发扬“国粹”武术的争竞;三是几种世界语之间的争斗;四是上海单行《泼克》和报纸增刊《泼克》的争辩,“泼克”就是漫画,在《随感录四十六》中已经进行过简单的考证;五是上海美术家之间关于新艺术的争论。

看完这些事例,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无奈。扶乩和降坛这类封建迷信不去谈它。其他的无论是旧武术新武术,无论是哪种语言、哪种漫画、哪种新艺术,大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是很好吗?何以弘扬自己之前,先要把别人踩下去?就像电影《叶问一、二》里,在街上开武馆就要先和同行比武,比武获胜了才有资格;《叶问三》里,为了争“咏春正宗”四个字,就要打生打死。当然这些都是艺术创作的故事,但这种同行之间的争斗却是屡见不鲜的。

《叶问3》中,叶问和张天志为了“咏春正宗”而争

归根结蒂,还是争的资源,还是争的利益。明面上也许说是正本清源、防止鱼目混珠,那就是争“名”了。而名利、名利,“名”和“利”向来是相辅相成的。

文章末尾不像其他文章那样提出期望或者展望,看来鲁迅先生对于这个问题也没什么好办法。

相关文章

  • 做一束光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这句话出自鲁迅杂文集《热风》,章节名为随感录“三十九至四十三”。原文...

  • 读书偶得 鲁迅杂文

    读鲁迅杂文集《热风》中随感录二十五之一段,如下:前清末年,某省初开师范学堂的时候,有一位老先生听了,很为诧异,便发...

  • 《鲁迅全集·第二卷》读后感

    这一卷包括四部分——《热风》、《彷徨》、《朝花夕拾》和《故事新编》。 热风 这个杂文集之所以叫“热风”,是因为鲁迅...

  • 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

  • 《热风·随感录四十一》——鲁迅

      从一封匿名信里看见一句话,是“数麻石片”(原注江苏方言),大约是没有本领便不必提倡改革,不如去数石片的好的意思...

  • 挣扎

    看了鲁迅先生《热风随感录四十一》中的“愿中国青年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

  • 是孩子之父,还是人之父——读鲁迅《热风.随感录二十五》有感分享

    最近给自己一计划,每天看一篇鲁迅先生的杂文,以填补自己思想的沟壑。今日阅读《热风.随感录二十五》甚有触动。下面转载...

  • 弃“颓丧”而奋进,“燃”芳华之人生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这名话出自于鲁迅先生的《热风·随感录四十一》一文。什么...

  • 重读鲁迅之《热风》随感录三十八

    人到中年,难免便失了愤青的做派。经常一团和气而油腻地在生活之中游刃有余的沉沦。重新读一下鲁迅,似乎对己,对人都会有...

  • 书摘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鲁迅杂文集-热风-随感录五十三》同行相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zll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