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对变化越来越快的环境,在处理VUCA时代的各类不确定问题的时候,建立了探询式文化的组织往往拥有更强的战斗和生存能力。
当一个组织建立起了一种探询式文化时,组织中的员工具有以下六个特征:
1.愿意承认说“我不知道”
2.不但允许别人向自己提问,而且鼓励这种做法。
3.相互帮助,学习提高以正面的方式进行提问的技巧。
4.致力于提出能够增强对方自信心的问题,避免提出打击对方自信心的问题。
5.强调提出问题和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而不是已找到“标准答案”为目的。
6.允许冒险行为,并奖励这种行为。
英国著名数学课和哲学家伯兰特.罗素( Bertrand Russell)曾经说过:“时不时地对你一直以来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画一个问号,对你会有好处。”
在当下的时代,问题远比答案重要,能够问出有力量的问题,不仅仅导向了答案,更多的会为思考,为心灵撑起一盏明灯。
学会问有力的问题,需要提问人用更开放、充满善意、好奇的心去探询,去换位考虑不同的内容背后的各种可能性。比如:
关于…,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点?
关于…,你最不喜欢的是哪一点?
我有没有把目标说清楚?
这是我的看法——你怎么看?
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如果采用另一种方案,会有什么结果?
如果这件事这么重要,当下没有去做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可以因地制宜的提出好问题,需要持续的保持探究、练习。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时也未尝不可。
在《绝佳提问》一书中有推荐一套典型的提问框架“为什么—如果—怎样”也可以作为练习的参考。
【为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什么这样的情况会存在呢?
为什么我们不尝试一下…
比如,“为什么假肢一定要做的和人的肢体一样?”这样的问题就打开了假肢制造的新的方向。
【如果】
如果可以,你会做出什么改变?
如果不是现在,那会是什么时候?
如果不是我(来做),那么会是谁(来做)?
比如,“如果我们都离开了intel,新上任的CEO会做什么?”这样的提问促进安迪格鲁夫和摩尔更深刻的思考了组织的方向。
【怎样】
我们要怎样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
具体要怎样去做呢?
怎样可以让我们实现缩小差距呢?
哪些做法可行?我们怎样做能让它更好一些?
这样的问题会让我们更多聚焦在从理想到现实的落地中。帮助我们把内心所向往的内容落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