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殇

作者: Daiz_ | 来源:发表于2019-05-01 10:33 被阅读0次

    前几天,上海17岁少年跳江一事让所有人都很唏嘘,我是在事发第二天一早的朋友圈里知道的,当时只看了文章标题,并没有去读内容,一篇都没打开看,默默着也没和任何人讨论,就像没发生这事一样……并不是漠然,实在是太难过,故回避。

    但在今天,终于看了,且把桥上那段短短十来秒的视频看了一遍又一遍,无声的十来秒,像一把刀,在我的心拉了一遍又一遍……

    也许,只有父母者,才能深切体会其中的悲恸和绝望,辛辛苦苦生了他们,扒心扒肺地养育他们,一不小心,跳楼的跳楼,跳江的跳江……何止一个“悲”字了得!

    唉,

    有个段子说,我们小的时候写作业,父母在一边悠闲地看着电视,如今我们在辅导自己的孩子写作业,我们的父母依然是坐在一边悠闲地看着电视。

    同为父母,为什么他们做父母就那么悠闲、淡定,我们就这么焦虑、痛苦?

    仔细想了想,原因可能是我们对孩子的世界参与过多…

    在我们小时候的那个时代,七十年代,父母并不像我们现在对待孩子这样面面俱到,整个成长中,父母参与的画面并不多,所有的业余时间父母根本不陪的,他们即使有时间也是和大人们一起聊天啊啥的,几乎不怎么“管”我们,除了跟我们说要注意身体按时睡觉吃饭,每天他们劳动他们的,我们上我们的学,互不干扰。

    吃饭的时候,大人小孩各吃各的饭,吃多吃少随便,说的最多的顶多是“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饭”。

    睡觉的时候,也是大人小孩各睡各的,没有人陪着睡,没有人读故事,都自己睡自己的,到点了全家全体关灯睡觉。

    早上我家连闹钟都不用,是我妈听到部队的起床的号角响起,准时起床给我们做早饭,然后喊我们起床,也从来没有喊好多遍我们都不起床的事发生,因为我们自己害怕迟到,记忆中上学从来都是早到几乎不迟到。

    也许,这就是“自己的事”“自己掌握控制”吧!也正因为是“自己的事”才会从心里主动控制好它。

    现在有很多教育专栏都推崇要多关注孩子,多夸孩子,而我的父母并不这样,他们很少批评孩子,也很少表扬,不会因为你做了就是好孩子,不做或做的不好就是不好的孩子,所有的一切,做或者不做你还是你,他们都爱你,一切随便你。

    他们从来不刻意“关注”小孩,也许是由于客观的原因他们精力不够,也许是因为他们没有那种意识,但不管怎么,在没被父母“关注”里长大的我们“宠辱不惊”,不仅没有觉得过孤独或忧伤,反而快快乐乐,无忧无虑的成长着。也有因实在调皮被打,被严厉责备的时候,可是,没事!好像我们天生就有正视问题的能力,知道是自己错了自己的不好,即使并不是自己的错,但也理解,并不会真的去怪父母,更没有自残的想法。他们手上送出的我们:乐观,独立,坚强,有主见,能吃苦耐劳…好像是完美的小孩。

    现如今的孩子活在被父母加倍的关注中,造成他们做任何事都去观察大人的反应,好像都只是为了迎合大人,大人不小心的一句话就委屈极了,挫败极了。

    我曾经仔细观察过,现如今的长辈参与孩子的内容是非常非常夸张的,孩子的意志和想法几乎都被“看管”者左右着,从生下来那一刻开始,怎么走路,往哪走,摸什么不能摸什么,你要吃什么吃多少,必须吃肉,必须蔬菜水果,吃下吃不下,喜欢不喜欢你都得吃,使劲劝使劲哄使劲吼,不管孩子当时在干嘛,到点就强行喂食,导致孩子根本无法投入地专注做自己的事,受到严重的打扰和干涉。穿什么衣服,穿多少,穿哪件,怎么搭配,说起来是无微不至,其实真的是全面控制。一个孩子,他做为一个独立的人,从生下来就没有丁点独立给自己做决定的意识和机会。还有关于孩子玩游戏,几乎所有父母包括我自己,会在小孩玩的正嗨的时候,喝令必须停,强制停,想一想孩子的感受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抓狂?在这样的模式里,父母和孩子感受都不好,父母觉得累,抓狂,崩溃,孩子们觉得烦躁,压抑,没有自我,忧郁…,独立面对事情时又茫然无措,没有承受力。

    我们上学的时候,由于父母“不懂”的多,很多事得由我们自己做主。

    如今,年轻一代的父母个个都很“专业”,参与孩子的方方面面,有意无意地要“打造”全能的小孩,沦为不能自知的“驯兽师”,而又很难渗入到孩子的精神和内心,未能及时滋养他们成长中的情怀和精神世界…

    爱,本身是好的,可是连一点空隙都没有的爱,其实是令人痛苦的。一个人要完全按照另一个人的意志和愿望去做,这是没有自我的。一个没有自我的状态,是无趣的,内心是苍白的,无力的,他没有因着自己的思想而为所带来的快意,没有因着自己的意愿而为所实现的喜悦,所有努力的点全是依着父母的的所想所指所愿去做……是麻木的,被动的,不自主的,所以,他体会不到过多的生活的乐趣,生命的乐趣,所以才会如此轻视生命吧。

    我想我想的是有道理的。

    不一定非要到成人才能具体到“爱”与“被爱” 上面,孩子,正因为是一张白纸,原本是没有什么色彩的,随着成长,随着发育及见识的增长,如果不能有来自他个人的东西,他是会觉得生命依然是一张白纸,是无趣的,没有意义的,也许只有由衷而发的东西才会有快乐吧。

    独生子女也是个问题,他们从小没有玩伴,日常单调封闭,孩子也是反过来太纠缠父母,太过在意父母的评价和反应,变得敏感多虑,然后父母又会因此受到困扰,情绪也会受影响,投射给小孩,如此恶性循环……

    还有电子产品,给我们带来大量知识和便捷的同时,也会因为过于大量而让人们没有机会加以筛选,意识流持续快速奔跑,没有空隙加以沉淀,导致内心的丰润感和自在感缺失,浮躁,冲动,无法冷静……电子信息时代本身是好的,只是警醒我们要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是利用好它,而不是两个极端——要么被动于它,要么仇视它!其实做好这一点是很难的。

    再者,在管理孩子的时候,我们自己本身就有问题,比如过于焦虑,缺少方法。每当我看着身边大伙都把孩子安排到各种机构去学习,诗琴棋画十八般武艺样样学时,我也渴望这样,可是当小宝宝哭闹着不要去的时候,我就难住了,她的性格那么倔强,每次都这么哭闹,密集起来整个童年都会被这种对抗和强制的压力充斥,这很痛苦。而另一面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让她开心地去做,于是只好暂时搁浅种种计划与想法。然后我自己就很忧虑,怕她没有在“黄金时期”养成好的起点,反之又怕她童年不能无忧无虑。人的一生也就在短短的童年可以无忧无虑了,等到长大,就会有压力和无奈得自己独自面对。就像我自己,在外感到伤心和委屈时,会想念父母,但绝不会去找他们,更不会告诉他们。我想我那大宝如今应该也是这样,她一个人远涉重洋,只身在外,不论有多大压力,无论有多苦,有多累,也肯定不会叫我们弄了,因为有些东西只能自己面对和承受……。幼儿之后,人生再难得以纯粹的快乐,那么长长的一生,为何就不能让童年尽情享受一份纯粹的自在呢……

    所以我,很纠结,甚至会很困惑,很茫然…到底该怎样协调成长与教育呢?

    边写边总结边思考着以上,做为普通的家长,一不是专家,二无特别的悟性,在全民紧张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风气之下,自己的弦也是在繃着,不跟风,又怕大环境之下,孩子有弱势之感;跟风,又觉得什么地方不对……

    时代在变化,社会也在变化,我们无需完全套用父母的模式,但也不能盲目而行,而是要加以整合和突破,总结出更适合的方法,养育出更健康的下一代。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也许,正因为难,才更加充满挑战,需要为父母者更加理智,睿智和充满远见。我想首要的是我们自己要调整好自身的弱点,有很多父母自己都有问题,比如暴躁、脆弱、情绪化、忧郁…等等,所以如果对孩子有要求,一定要先给自己做好要求,警醒自己要不断地做好自省和提升,知识储备层面的、性情修养层面的、心理精神层面的等等,做好这个基础,然后才能带领好我们的孩子,自己健康强壮才得以扶持我们的孩子有健康阳光的心态,坚强面对世间种种!

    —— 2019-4-20 上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之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zpi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