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室的建议》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到一个现象,即“教师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就是为了能够正确地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或能够完成作业”。自己反思了一下,大多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的,中标了!这种观点就是学生只需要把知识储存起来,需要的时候能够倒出来就可以了。其实每一个教师,都明白学习知识的目的是应用。是什么原因导致偏差的出现,如何做能够纠正,是值得思考的地方。
书中提到:“应当努力做到,使知识既是最终目的,又是获取新知识的手段或工具”,让知识活起来。
在田俊国老师的课里,会经常提到“五星教学——聚焦问题、激活旧知、论证新知,应用新知、融会贯通”,这二十个字是对上面这句话最完美的诠释。霍姆林斯基提到,备课时,要找到那些乍看起来不易觉察的“交集点”,即各种因果联系、时间联系、机能联系交叉集结的地方,因为疑问正是从这些联系重产生的,而疑问本身就是一种激发求知愿望的刺激物。
“交集点”,即旧知和新知的交叉,在这个地方聚焦问题,学生已经掌握了一部分知识,貌似这个问题可以解决,有了信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旧知就成为了手段或工具,做着做着,他们就会发现,出现了新的问题,要想解决就需要学习新的知识,新知就变成了目的,由旧知过渡到了新知。因此在"交集点”聚焦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这个课就成功了一半。这个问题,既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旧知,又要在新知的地方制造缺口。教师要知道学生对旧知的掌握程度,又要能够想象到学生可能的思考过程,对老师来说是个挑战。
新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论证新知的过程,老师要做到知道答案但要假装不知道,要懂的闭嘴。能做的就是不断的用问题“搭梯子”,让学生参与到论证新知的过程,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这样一问一答的过程中,转移了知识的所有权,学生是这个过程的主人,而非听众。这个过程中,教师给问题而非答案,闭嘴又是一大挑战。
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背景、思考方式等个体的差异,对同一知识,会形成“个人版本的理解”,教师就需要通过应用新知解决问题,来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给学生时间,让他们向同伴展示自己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再次进行深化和纠偏。这个环节中,会比较耗时,教师就要知道哪些是要讲透的,哪些师要有所保留而不必说尽的,做好精讲和留白,又是一个挑战啊!
要想做到“知识既是目的,又是手段”需要通过一个一个的挑战,通过了就是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