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拆不成器
假期的社区实践也能改变世界?是真的!

假期的社区实践也能改变世界?是真的!

作者: 熊妈侯蕾 | 来源:发表于2021-06-19 22:26 被阅读0次

别处不知道,在上海,每到寒暑假前,孩子们收到的作业总会包含一张大表格,要求填写假期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的具体情况。

每个假期都有的这张表格

因为我们假期固定是要回姥姥家过的,几乎没机会参与社区给小朋友们组织的活动,所以曾经很为“怎么完成这项作业”犯过愁。不过几年下来也算摸透了其中规律:只要在开学前带着表格到社区居委会去,人家会很大方的在指定位置敲个章签个字,拿回去剩下的空格你自己随便填填就好。

虽然能理解校方此举旨在“丰富孩子的假期生活,促进学生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但我还是忍不住腹诽过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甚至感觉走这么个流程对孩子的认知来说实在算不上是个正向的示范:这不就是教孩子做面子工程、造假吗?

不过,最近在读的一本书却给我提示了不同的思路。

作者:“硅谷教母”的埃丝特·沃西

在这本《硅谷超级家长课》中,因为养育了三个卓越的女儿(她的三个女儿被称为“硅谷三女杰”、其中两个CEO,一个教授)而被称为“硅谷教母”的埃丝特·沃西斯(Esther Wojcicki)系统阐述了她独特的TRICK教育法。

所谓TRICK,就是信任(trust)、尊重(respect)、独立(independence)、合作(collaboration)、善意(kindness)。TRICK教养法的最终目的是在一个自我负责的世界里培养出自我负责的人。

说起来,这几个词汇对当今父母来说都不算陌生——这年头谁还没看过几本育儿书啊。

吸引我的是作者自始至终强调的终极目标:“在一个自我负责的世界里培养出自我负责的人”。

这话听起来有点故作深沉,但要说“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们的想法可就太多了——

刚出生的时候觉得“健健康康就好”,两三岁了开始追求“聪明伶俐”,上了学加上“勤奋好学成绩好”,长大成人后最好“有挣钱能力还有爱好”……为人父母,我们真是恨不得孩子拥有世界上所有的好品质好技能。

这些当然都没错。但在埃丝特的定义里,教养的终极目标绝不仅仅与个体自身相关,在她看来,“教孩子关心世界”才是最重要的。正如前文提到,“一个自我负责的人”的前提条件,是“自我负责的世界”。

我们应该问自己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传递给孩子的原则和价值观是否合乎伦理,我们是否愿意看到这样的信念成为社会的风气。我们是社区的一份子、国家的一份子、世界的一份子。你是否愿意让孩子把你教给他们的东西,继续教给他们的下一代?这些东西能否改善他们的生活,改善我们的文化,改善整个世界?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让孩子成为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有价值的人”是一个太大、太宏观的命题,虽然看起来很重要,但在日常生活中不大“接地气”。

但是,如果我们沿着埃丝特的提示看下去,就不难发现,咱们跟孩子的每一次互动其实都是在“给孩子传递价值观”:

过马路时,如果没有来往车辆,是不是还要遵守红绿灯的指示?
走了半天都看不到垃圾桶,苹果核能不能就丢在路边的花坛里?
在公园捡到了小玩具,是自己带回家还是交到失物招领处?
……

红灯、没车,过不过?

当然,很有很多是我们已经有意识在做的:

引导孩子见到长辈的时候主动打招呼;
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要友善的分享玩具;
公共设施要轮流使用不长时间独占;
……

是的,这些都是生活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小事”,但它们背后的意义不正是TRICK所包含的信任、尊重、独立、合作、善意吗?

换言之,也许你还没有认真的思考过“如何教给孩子改善生活、改善文化、改善世界”,但只要你在以上那些小事上从不马虎、坚持原则,就已经无师自通的掌握了TRICK养育法的真谛了。

当然,上面列出的只是我们日常遇到的“小事们”中的一小部分,咱可千万不要以偏概全、沾沾自喜。

比如我自己,虽然一直号称以“坦诚、真实”为标准来要求自己和孩子,但在每个假期都要面对的“填写假期社区活动参与表”这件事情上,难道不是一边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认为“学校和社区搞形式主义”,一边却享受着这种“形式主义”带来的便捷,得了便宜还卖乖吗?

假如社区不肯给没有参加过活动的小朋友直接盖章,假如学校要求学生假期中必须参与社区活动,我多半会比现在“拿着这轻易得来的盖章还内心腹诽”的状态更加不满吧?

按照我的自我标榜,难道不应该是“想方设法给孩子把社区活动安排上”,而非在这里抱怨别人的做法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吗?

更何况,学校安排的“假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这项任务,其意义恰恰在于为孩子提供机会去接触他人,帮助孩子从身边的小事里找到在自己对家庭之外、更大的环境的意义啊!

问题的关键在于:生命的意义超越了你的个人成就,也不仅限于你从帮助和服务他人中获取的意义,更不在于你过得有多幸福。当我们在谈论社区服务、推动社会的运动,以及努力做出改变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谈论如何改善我们的整个文化与社会。

诚如埃丝特所言,“参与社区服务”这个行为看似微小,其意义却比我们日常能意识到的更加远大。这里面当然有“我能为他人提供帮助”带来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我们付出的每一分善意,对自我持续的“高标准严要求”,都是在对周围的人和环境产生正向的影响!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这一点点小努力太微不足道,就跟在大海中滴入一滴墨水一样,颜色会瞬间被稀释到无影无踪;

但我依然相信,这滴墨水“曾经出现过、瞬间被稀释了”,和它“从来没有出现过”,是完全不同的!我不想说什么“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的鸡汤,唯一的原因可能就是——

这是我们相信的“正确的做法”,无论它多么微小不起眼,但若真的是“我认为对的”,又怎么可以仅仅因为“看起来没有效果”就不去做呢?

归根结底,这不就是我们生儿育女的目的吗?这难道不是为了推动文明的进步吗?这难道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更高尚、更慈悲,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紧密吗?

绝对是。

说了那么多“正确的道理”,理顺了内心的价值观和秉持的原则,这个假期我还会草草去社区居委会盖个章把表格糊弄一下让孩子带去交掉完事儿吗?当然不会了。

以我们家的假期规划,这个暑假肯定还是赶不上社区组织的暑期活动。但谁说除了社区固有的安排,我们就不能自己带孩子找到“服务社区”的机会了呢?赶不上他们的时间,我自己组织一个有啥不可以呢?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父母应该帮助他们寻找服务社区的机会。你只需要四处留心即可。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吗?孩子能怎样参与其中?他们可以照顾老人、参与环保工作、在流动厨房帮忙……

是的,这个假期,我一定会带孩子找到能够“为社区中其他的人提供服务”的机会。而且,我会先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找出“我们可以做哪些事儿对周围的人提供帮助?”请他来决定这一次我们要从哪里开始(其他主意可以留着后续一个一个去实践)。

不管这件事儿看起来多么老套(比如去地铁口捡垃圾),多么平常(比如清扫自己所在单元的楼道),多么挑战(比如在十字路口维持交通秩序)……我们都是在为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做出努力。

最简单的“社区服务”:打扫小区卫生

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已经在成为自己更喜欢的样子。

每个人都能为他人付出有价值的东西。我相信,仅凭这一点就可以改变世界。

相关文章

  • 假期的社区实践也能改变世界?是真的!

    别处不知道,在上海,每到寒暑假前,孩子们收到的作业总会包含一张大表格,要求填写假期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的具体情况。 因...

  • 区块链真的能改变世界?

    最近币价大跌,群里的热闹不见了,正好可以静下心来看看书,研究研究区块链的底层技术,思考思考区块链真的是能够改变世界...

  • 我们真的能改变世界吗?

    2017年11月24日,我们的微博朋友圈再次被刷屏了。只不过这次热门事件不是什么明星出轨,也不是什么网络段子,而是...

  • 懒人,真的能改变世界吗?

    我忘了从哪里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推动世界进度的多数是懒人。 这对于信奉“天道酬勤”的人来说,是有那么一丝的离经叛道。...

  • 社区产品关于发布与话题

    原创:Kevin改变世界的点滴Kevin改变世界的点滴昨天 由于还是在负责社区产品,今天围绕社区的内容产生入口“发...

  • 水彩欣赏

    如果你改变不了世界,也不要让世界改变纯真的你。Carolyn Blish。 ​​​​

  • 毕业一年,我在职场领悟的十个道理

    1.大学期间的假期实践真的很重要 相信每个学校都会要求学生在寒假、暑假参加假期实践,还得写假期实践报告反馈学校,作...

  • 689(2021-08-12周四)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病。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真的,谁不服气,谁就来。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只需要改变自...

  • 会改变的,不论是世界还是你

    我不能改变世界,但我能改变自己。有的人只想着改变世界,而最后的结果是他们什么也改变不了,他们不过是思想的巨人,行...

  • 只是假装很努力

    几个月的假期,真的能改变许多,小到身高,体重,近视度数,头发长短,大到心性,选择,甚至,是人生,尤其是对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假期的社区实践也能改变世界?是真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zxdy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