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鸡蛋壳壳
里面坐个哥哥
哥哥出去买菜
里面坐个奶奶
奶奶出去烧香
里面坐个姑娘
姑娘出去点灯
烧了鼻子眼睛
![](https://img.haomeiwen.com/i4987819/6ea37c081607871b.jpeg)
听到这首儿歌的时候还是挺惊讶的,好像在很早很早以前,自己也唱过这首儿歌,满满的回忆浮现在眼前,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 那时年少的我们会因为趴着看地上的一窝蚂蚁在太阳下晒一下午,会拿着各式各样的“破烂”和小伙伴过家家,夏天炎热的晚上还在晒麦子的场上绕着麦垛捉迷藏,会坐在院子里的葡萄树下乘凉,唱着童谣,听着老人讲故事,就像歌里唱的“想回到那个小时候,糖葫芦都已经足够 ”.
忘记了是什么时候看的书,也忘记了什么情况下看到的电影,只记得在看到电影的时候内心还是欣喜了一番。毕竟,我能通过电影看到以前北京的模样,那时候人们的生活,还有那些四合院,路边摆摊的小贩,那个小板凳做成的秋千,都能一丝丝勾起儿时的回忆。那些熟悉的画面,和英子一样,看着家里养的小鸡,都能玩上半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4987819/7d67850b546df96f.jpg)
影片选取的书里的三个片段,故事从英子认识秀贞开始,经过长时间和秀贞的接触,英子发现秀贞被家人送走的小桂子竟是自己天天在一起玩的妞儿,立马带着妞儿去找秀贞,秀贞和妞儿相认的那天晚上,暴雨,秀贞带着妞儿去找爸爸,但最终母女二人一同命丧于火车下。英子也因此大病一场,醒来后就像是经历了一场梦似的。在那个时代,未婚先孕涉及一个家庭的名声问题,于是酿成了一场悲剧。
![](https://img.haomeiwen.com/i4987819/a6a098b9b524dcfe.jpg)
英子生病后全家就搬到另一个胡同,无意间遇到一个为了弟弟上学不得不偷东西的年轻人,两人达成共识,不告诉别人,却因为英子在荒草地捡到的小佛像被便衣警察发现,顺着线索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英子为此很难过,觉得是自己的原因导致失去了这个朋友。
![](https://img.haomeiwen.com/i4987819/f69b87820d992f23.jpg)
最悲剧便是宋妈了,当宋妈的丈夫来到家里,大家才知道,宋妈心心念念的儿子前两年被淹死了,而小女儿也送人了,宋妈因此十分伤心。自己外出谋生赚钱,辛辛苦苦的最终一双儿女都没了,最终宋妈离开了英子家,坐着丈夫的小毛驴离开了。 感觉宋妈就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劳累一生,最终也落个和自己的孩子天地相隔的下场。 影片结尾,英子的爸爸离世,而英子也随着时间的飞逝长大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4987819/b26824fff967f65a.jpeg)
整部电影从最开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到被情节所吸引,看完之后仍旧意犹未尽。 当年那笼罩着愁云惨雾的生活,回忆起来是有一些无奈,秀贞因为孩子被送走发疯,年轻人为自己的弟弟住牢,宋妈辛苦一辈子却也圆不了家人团聚在一起的愿望。而类似的情况数不尽数,还好我们都没放弃坚持下来了。
最后影片下的评论倒是令人意外,大都是小学生看的,为的是完成老师的作业。不知道他们看完心里感受如何,毕竟如今时代发展迅速,现在的小孩大多都接触的电子产品,面对影片里的场景,又有多少是见过的,又有多少能感同身受。想起自己小时候被老师逼着学,而如今会主动学,感觉经典就是经典,奈何那年年幼无知,只顾贪玩。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我们的童年,便是一去不复返了。
因为看过书,所以看电影的时候情节方面还是大致了解的,但不得不否认还原度还是很高的。尤其这个画质也是很清晰,所有的镜头都是真实存在,不像如今我们只能通过影城才能拍出来的年代感,给我们不一样的体验。通过镜头看到了很久以前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我们二次模仿创建出来的那种感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最后的最后,但愿每一个人,在不得不长大的同时都能在心底保留一份童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