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自律
恣意放纵、漫无节制的情感,绝不会比自我约束的情感更为深刻。
不被情感奴役,做情感的主人。避免两个常见错误:第一,可能对奴隶不加约束,听之任之,不给予管理和指示。奴隶不再工作,为所欲为。第二,担心奴隶造反,一旦出现任何征兆或迹象,就把奴隶捆绑起来毒打一顿,施以最严厉的刑罚。奴隶绝望怠工,伺机报复,举行暴动。
爱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情感,必须适当地约束。爱的感觉与精神贯注息息相关。爱的感觉能产生创造性的活力,但如果不加约束,这感觉就会变成逃笼的野兽,它不仅不会成为真正的爱,而且还会造成极为混乱的局面。真正的爱需要自我拓展和自我完善,需要付出必要的精力。而我们的精力终归有限,不可能疯狂地去爱每一个人。
“博爱”的愿望本身没有错,而且能使你感觉更具激情,可归根到底,这不过是主观臆想罢了。我们的人生何其短暂!在有限的生命里,有限的爱只能给予少数特定的对象。超出能力的限制,对我们的爱不加控制,无疑是自欺欺人,到头来事与愿违,只会给爱的对象带来伤害。
即便很多人需要爱和关心,我们也必须有所选择,确定谁更适合作为爱的对象,谁更值得我们付出真正的爱。可以想象,这是艰难的选择,有时还会让你痛苦。你需要权衡多种因素,做出最终饮定。你选择的爱的对象,应该能够通过你的帮助,让自己的心智得到成熟。
事实上,许多人把心灵藏在厚厚的盔甲里,你想以实际行动去滋养他们的心灵,并为此付出 了 不懈的努力,但最终却无济于事———对于这样的人,应该及早选择放弃,因为你不管如何倾注自己的爱,都无法使对方的心灵获得成长,就如同在干旱的土地上播种粮食,只能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真正的爱,珍贵而有限,应该倍加珍惜,妥善使用。
爱与独立
爱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于,爱者与被爱者都不是对方的附属品。付出真爱的人,应该永远把爱的对象视为独立的个体,永远尊重对方的独立和成长。
不把别人看成独立的个体,无视别人的独立和自由,这种情形最极端的体现,就是“自恋”。自恋者不能接受这一事实:他们的子女、配偶和朋友,都有各自的想法与情感。
自恋的人无视别人的存在,只把别人当成自我的延伸。他们没有感同身受的能力,从不去体会别人的感觉,也不具备为别人着想的能力。患有自恋症的父母,对于子女的情绪和状态,无法做出正确的回应,对他们的需要也不加体会。
婚姻和家庭,好比是登山运动的大本营,登山者要取得成功,必须完善大本营的设施,保证食物和药品的供应,随时回到营地里休息,准备朝更高的地方攀登。一流登山者筹备大本营的时间,并不少于登山花的时间,因为大本营是否稳固,装备物资是否充足,不仅关系到能否成功登顶,还关系到登山者的生命。
男人的婚姻出现问题,在于婚后只想着往上攀登,对大本营(婚姻)却缺少经营。他们以为营地里衣食齐全,井然有序,随时都可以供他们使用,他们却不需要花费力气对大本营进行修缮和维护。这种“极端资本主义”式的态度,注定会让婚姻遭遇失败。
当他们回到家里,就会惊奇地发现,大本营成了一片废墟———妻子因精神崩溃而住进医院,或是有了外遇,或以其他方式向丈夫宣布,她从此以后拒绝继续照管营地。
女人的婚姻出现问题,常常在于女人婚后觉得万事大吉,以为其人生价值就此实现。她们把大本营当成了人生的巅峰。
丈夫在婚姻以外的一切努力,一切创造性的成就,不仅无关紧要,甚至还会让她们充满敌意。她们要求丈夫 “改邪归正”,把精力完全放在家庭和婚姻上。这样做,只会让婚姻变得令人室息。丈夫感觉到强烈的束缚,只想早日摆脱枷锁,逃之天天。
婚姻是分工与合作并存的制度,夫妻双方需要奉献和关心,为彼此的成长付出努力。理想婚烟的基本目标,是让双方同时得到滋养,推动两颗心灵的共同成长。双方都有责任照顾后方营地,都要追求各自的进步,都要攀登实现个人价值的人生巅峰。
我渐渐意识到,夫妻双方只有更加独立,保持各自的情操和特性,而不是“合而为一”,才能使婚姻生活更为美满。因惧怕孤独而选择婚姻,注定不会成就幸福的婚姻。真正的爱,尊重彼此的独立,也敢于承担分离和意外丧偶的风险。
爱与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者是否总是应该开诚布公,把自己的看法告诉患者?当然不见得。心理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況,采取怡当的治疗手段,而且要基于一个基本前提:医生必须诚实地对待患者,而且要始终如一。
作者在第二部分对爱进行重新定义,并对爱的艺术和风险在各方面进行了详细阐释,受益匪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