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有言:“致虚极,守静笃。”意思是说,尽力使心灵达到虚静的境界,才能守护生活的安宁。
所谓“虚”,就是要清除内心种种杂念、欲望。庄子曰:“虚室生白。”人心就像是一个房间,如果塞满了东西,再亮的灯光也照不通透。
所谓“静”,就是要安稳、安定,心头无杂事,不为外物所动。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总有外物来侵扰我们的心。内心紧随外物而动,就会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不安。内心平静,就不会纠结。不纠结,就能轻松自在。
追求“虚”,要达到极点;守住“静”,要完全入定。万物一齐兴起生长,我就从这里观看它们的循环往复。天道圆转,周而复始,各自要返回到它们的本根。返回本根叫做寂静,寂静叫做回归本来状态。回归本来状态叫作永恒的规律,认识永恒的规律叫作明智。不认识和把握规律,轻举妄动就会招致凶险。认识和把握规律才会包容万物,包容万物才会坦荡公平,坦荡公平才会普遍周全,普遍周全才会合乎自然,合乎自然才会与道同行,与道同行才会保持长久,一生一世才不会有危险。
古人云:“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生活,就是把欢喜和平静装在心中,融化一切烦恼和忧愁。
禅语说: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一个人要获得这种日日幸福、时时安适的生活,首先就要心情舒畅。很多时候,烦恼都是自找的。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要想从烦恼的牢笼中解脱,就要放下心中的一切杂念。保持一颗无事的心,必能享受安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