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最近大家有没有看到一则新闻,一互联网平台的一位基层员工,因为加班到深夜猝死了。
这个新闻瞬间被推上风口热议,很多人感慨“跟我一样大啊~”的同时,更多的是捂紧自己手中的保温杯,喝上一口刚泡好的枸杞茶,跟自己说要惜命。
这个新闻上热搜之后,很多同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员工,也出来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当然也不缺乏所谓的官方回应。在所有的回应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反对的不是加班,而是没有回报的加班。
我曾经也是一家互联网企业的员工。刚毕业就进入当时的风口行业,很多下意识也是在互联网公司形成的。
对于当时还是一张白纸的我来说,我觉得工作是没有上班和下班之分的。在当时互联网刚刚崛起的时候,公司里的每个员工上了班就没有下过班,更不要提什么叫加班费了。
当然还有互联网的服务意识,总是要自己的客户为第一考虑和权衡利弊。当然互联网公司也有好的地方,团队的年轻,在沟通上可以减少很多的隔阂,在执行力上也会高很多。
当然还有一些看起来特别好的员工福利。而这些员工福利,其实我在互联网公司工作了那么多年,我发现享受到的并不多。比如说生日福利,就是可以在生日当天,去吃饭和娱乐的费用,可以有一定额度报销。但是我想起来,每年我的生日不是在加班度过,就是在通宵冲单度过。每个月各种政策的变化,当时的感觉就是星期一在眨眼之间,就到星期天了。
比如说团建福利,每个月都有经费团建。我想想跟团队去团建最远的地方,也就是距离我们这个城市几百公里外的一个小海滩,但是仅以团建的费用是不足以达成这次旅游的,自己还另外贴补了至少一半钱,也就只有那一次能旅游。
再想想周末时间,说好的周末双休,其实周末如果没有完成公司下达的业绩,还是要无偿加班。其实这样的加班,并不是我抱怨的源头,而是领导布置的业绩压力,没完成周末没有办法好好休息。
可能在一般的企业,到了6点下班,之后就是自己的时间了。但是我还得发月报,日报,周报,一会还要开晚会。就算人在家里,也还是在电脑桌前。
互联网公司的确有所区别,行业节奏快,突发情况多。很多时候能够10点回到家,已经算是非常早了,更多的是在风冷凉夜的12点,才在下班回家路上。
记得有次我换了租房的地方,我那年都没有看不到回家路上的夕阳,小区是什么样我也不清楚,因为我没有时间。
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人总是会有疲态的,如果长期如此,其实身体和心灵都会受到一定的摧残。
我记得刚毕业的一年,我体重暴涨了10斤,压力也很大,身体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然后我辞职了,休息了一段时间,我瘦了13斤。
对于公司来说,可能我们只是作为公司运转的一个小零件,如果这个零件坏了,换一个就可以了。但对于我们来说,是换不了的。
不管是怎么样的公司,最终能让我们留下来的,不是薪资如何,也不是工作时间,其实更重要的是看得到的关怀,和企业文化氛围。再重的活我们都感觉有所依靠,再忙的日子我们也能听到领导的一声关切。
更早之前有一个梗:一位老板准备做餐饮行业,在做餐饮行业之前,他去了海底捞当服务员,过了几个月之后,朋友问他创业的怎么样了?那位朋友说:“我还创什么业?我要跟我的家人在一起”。
挣钱,是为了生活。我们愿意为了挣钱去燃烧微小的自己,但是我们更希望在燃烧自己的同时,被照亮的地方,可以有被照亮的人,为我们遮挡风沙而不被吹熄。
light
#每天一点正能量,告诉自己活得并不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