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聊聊我闺女的幼儿园

聊聊我闺女的幼儿园

作者: 凤凰于飞gjbd | 来源:发表于2020-07-14 07:20 被阅读0次

    为什么想聊聊奥兹,幼儿园的师资力量,想特别说说奥兹的园长,我眼中的华德福教育,入园报名流程,我青睐的混班制,教室的布局和陈设,幼儿园的日常,幼儿园的户外运动,奥兹的家长,结语


    为什么想聊聊奥兹

    最近有老领导的孩子要进幼儿园了,想在公立园之外增加一个私立备选,打电话问我闺女上过的幼儿园——奥兹的电话。我第一反应就是没戏!因为我是在生完孩子就去报的名,再往后我们从幼儿园快毕业的时候需要一知道自己怀孕就去报名才可能报的上。而老领导的孩子今年下半年就要上幼儿园了,现在才想起来去报名怎么可能报的上呢?但他说想问问,我就发了电话给他。

    第二天老领导给我打电话说有女孩的名额,天哪,真是太幸运了!然后老领导问我这个奥兹到底好在哪里?但因为我当时着急去接上一年级的闺女放学,所以下午在给孩子做饭的间隙抽空发微信语音说了几条关于我对奥兹的看法。后来想想,其实很多人问我这个问题——“奥兹到底好在哪里?”比如有要入园的孩子家长问、有觉得奥兹学费贵的问、有不理解为什么很多家离那么远还非要上奥兹的人问,甚至有人奇怪为什么还有人为了方便孩子上这个幼儿园甚至在小区里租房子的?……奥兹的魅力究竟何在?

    昨天我还发消息给老领导说:奥兹在天津相似教育理念的幼儿园里是能排第一的。我认为在当下的学前教育里奥兹应该属于非主流幼儿园,因为她的教育理念和绝大多数幼儿园不同。对于奥兹来说有2类人:一类是根本不知道奥兹的所以也不会想到送孩子去这样一个幼儿园,另一类是知道奥兹的,大都会想办法送孩子进去。关于奥兹到底什么样的?如果不是上过这个幼儿园真的很难真正了解。我闺女在上幼儿园前我也曾经在网上搜索过这所幼儿园的情况,但极少,而且根本找不到从幼儿园角度来宣传自己的贴子。入园以后我才听园长亲口说到:我们不做任何的对外宣传,我们所有的生源都是靠口碑相传——所以很难通过网络对奥兹做更多的了解也使得这个幼儿园显得好像很神秘的样子。

    其实幼儿园自己不做宣传可以看作是她的个性和自信,但有一点我不太明白就是奥兹已经建园十几年了,为什么网络上也很少有上过园的家长来说说自己对奥兹的认识?我很诧异~

    记得闺女还在园的时候有一次我问一位参加过音乐工作坊的家长:“都说这个工作坊有意思,到底好在哪里?给我说说呗?我想提前了解一下”。结果我急了一头汗,期待了半天等来的就是那位家长不断的说“好啊,真好,就是好,你去参加就知道了……”。我知道她不是故意卖官司保持神秘感,而是不具备系统地、有条理地将自己的想法顺畅表达出来的能力。感觉这个东西本来就是无法用语言完全描述出来,但说不出十成来也能说个五六成吧。到底是思维枯竭导致语言的贫乏,还是语言的不足拖累思维的深入?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其实我一直想说说奥兹,但原来我曾想陪着孩子走完全程再回过头来看,那时可能会更接近我需要的全面和客观,但等孩子2019年从奥兹毕业了以后好像又没有了那个书写的激情。这次趁着给老领导介绍奥兹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另外也是为了通过书写来理顺自己的思路锻炼一下大脑——书写的最大受益者是自己,这才是书写的乐趣所在。

    幼儿园的师资力量

    进入正题,说说奥兹特别在哪里~因为我自始至终也没考察过别的幼儿园,对其他园都是道听途说,所以主要还是从奥兹自身的特点来大致说说我对她的印象。

    幼儿园的工作人员不多,主要分为教师、行政和后勤三大块。从工作人员的性别组成来看,跟其她大多数幼儿园一样奥兹也都是女老师,我们毕业的时候只有两位门卫和厨师长是男同志。

    从教师年龄构成来看,老师大都看上去很年轻,但很多都是在园里工作十来年的老教师。这点对于奥兹这种非主流教育理念的幼儿园来说我认为还是挺重要的。因为教师也需要学习和培训,很多观念上的转变、积累和成熟必须通过时间来打磨,这个无法速成。广告打的再响,理念吹的再玄的幼儿园,如果你孩子班上的老师才来工作了几个月,她自己还没过适应期呢,怎么可能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传导”到孩子身上?

    教师多是幼师毕业,也有学生家长超级认同幼儿园的教育理念辞了原工作来应聘老师的(我闺女当时班上的一位老师就是因为自己孩子上奥兹,然后从外企辞职后去奥兹当老师,至今传为佳话)。奥兹不太看重是否是幼师专业。我看到她们的教师招聘简章里有提到大概如下内容:

    不必非是幼师专业;

    幼师资格证可以来幼儿园后再考取;

    应聘教师应该是发自内心喜欢幼教行业;

    有一定的社会经历、年龄还不能太小(具体忘了);

    工作会比较辛苦,但也有较好的职业培训等

    ……

    因为我手里现在没有当时的招聘简章所以只能凭记忆大概罗列一下。从中可以看到奥兹对教师的要求还是挺高的,她们并不是在简单地招聘老师,而是在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索和享受幼教之美,这点难能可贵!一方面说明奥兹注重老师的内在,另一方面说明她们的自信使自己在招聘教师的时候不必饥不择食,而是择优录用。

    关于教师的学历我不太清楚,同时也觉得不重要。园长在毕业生的一次讲座里也曾经浅提了一下这个问题,大体意思我理解是:幼师和学校的老师是不同的,学历太高太理性反而不适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对这点我比较赞成!

    关于老师离职率的问题是每个幼儿园甚至组织都无法回避的,这也是让我觉得有点遗憾的地方。像我们寒假班的时候曾接触过一位其它班的老师特别有亲和力,后来离职了。我在送闺女去幼儿园的路上和爸爸说了这件事,被我闺女听到当时就嚎啕大哭,说不让老师走。我们班里也有一位美女老师,同时会吉他、尤克里里、竖笛、陶笛、非洲鼓等多个乐器,唱歌也非常好听,每天中午孩子睡觉的时候她就用吉他弹奏乐曲帮孩子入眠——这位老师在我们毕业的时候也跳槽了。

    我作为一个家长确实不清楚老师离职的原因也不能非议。不得不承认奥兹的老师整体职业素养比较高,而且敬业且自信,但这也可能加速人员的流动。能力强的老师自然会有更多自己的想法和追求,也会有更多外部的诱惑,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说都无可非议。人才流失对幼儿园来说是否造成影响我不清楚,但对于家长来说确实很遗憾。园长也曾亲口承认教师队伍比园长更重要,但我和大多数家长则认为二者都很重要。

    想特别说说奥兹的园长

    师资力量中关于园长本人必须要从教师队伍里单独拿出来重点说说。虽然教师是每天面对孩子和家长的主要群体,但园长作为一个园的灵魂人物直接影响这个组织的运转效率、教育理念的把控、组织文化的塑造、团队协同友爱及教师与家长关系处理等很多关键问题——所有的这些问题看似大而空,但如果出现问题最后都会传导到孩子身上。

    其实说实话我本人跟园长的直接接触并不多,仅属于那种在走廊里见面打个招呼的类型。听说经常有家长专门找园长咨询孩子的各种问题,甚至听说还有夫妻关系出现问题也去找长评理的——园长也是个热心人,非常乐意帮助大家解决各种问题。我对园长的了解主要是平日里听的八卦、日常观察以及参加她的讲座。

    目前任职的园长(我们都叫曹园)是奥兹的创始人之一。家里父母是名牌大学生,现在儿子也在读北京某名牌大学。曹园自己是从贵州当地以文科第四名的成绩考入天津南开大学英语专业的,连续四年取得奖学金,后来成为系里第一个自己主动拒绝保送研究生的特例——妥妥的学霸级人物,而且目标明确意志坚定。在拒绝保研后曹园出国一段时间,之后回国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创办了奥兹。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有一次园长给我们这些毕业生家长做了一次关于孩子学习方面的讲座,主要为了证明她有资格讲这个主题,当时讲座的内容也是让我受益颇多。

    曹园本人性格比较开朗,非常有亲和力,瘦瘦高高,在外形上和同样美丽的副园长有点像姐妹俩,但走起路来风风火火的,说话也是气场十足。大概是因为有留学的经历,言谈举止之间有种西式范。后来随着幼儿园的扩大园长就完全退居管理岗位了,但一直保持着学习的热情,热衷于钻研教育领域相关内容,好像主要精力都在幼儿园的管理和发展方向的把控上。她自己也承认自己的脾气性格不适合在教学一线。

    园长平时主要出现在各种重要活动和主题讲座中。一般情况下在请外教来培训的时候她会全程当翻译——虽然知道她是英语专业的但还是让我觉得蛮厉害的。平日里送孩子的时候偶尔也看到她在不同的教室里穿梭,从园长的视角来检查各个班的的情况,遇到熟悉的家长就攀谈几句,遇到像我这种不太熟悉的家长也是微笑着点个头。虽然在我这个家长看来园长很平易近人没有任何架子,但听说很多老师还是对她敬畏有加。

    每天早晨孩子入园的时候奥兹都会有一位老师站在大厅门口迎接每一位孩子。有时候是园长站在门口笑嘻嘻地拥抱每一个小朋友。我记得有一次园长手里还拿了一只好像是西瓜虫之类的小生物,故作神秘的样子给每一位入园的小朋友分享她的“小秘密”。我闺女上幼儿园的时候刚开始一段时间是姥爷送,听我说这是园长的时候姥爷吓了一跳,说:奥,那就是老板啊!

    我眼中的华德福教育

    “教育理念,即关于教育方法的观念,是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包括教育宗旨、教育使命、教育目的、教育理想、教育目标、教育要求、教育原则等内容。”——摘自百度词条。

    理念是理论层面的,比较务虚的部分,但又是直接决定教育方向的。所以这部分内容关于奥兹实际情况的描述不多,主要是我个人基于对华德福理解的一点想法,不代表奥兹的观点。

    奥兹好像没有非常明确地对外宣称自己是某某类型的幼儿园,但实际教学偏重华德福。据说以前是蒙氏,后来转型华德福。说实话我自己对这两个教育模式的了解仅限于百度和道听途说,还有看过一本中国幼师写的《华德福日记》,此外没有做太深入的系统学习,所以关于这两种模式的幼儿园具体有什么区别说实话我不太清楚。

    我认为无论什么教育理念都应该以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释放孩子的成长潜力为目标,至于实现的具体方式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定。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难道在没有华德福教育的时候中国人就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了?那我们的文化又是怎么延续的呢?中国人骄傲了几千年,结果在近不到200年的时间被打的迷失了方向,就把很多自己的精华和糟粕都一起扔掉了。直到现在很多人都抬不起头来总觉得国外的就是好的,好在现在国家强盛了美国又自己作,时代赋予我们的自豪感足以让我们再反思一下这个问题。

    华德福教育始创于1919年的德国(写到这里我突然联想到1939年德国发起的二战),距今也有100来年了,他能一直延续到现在且广受好评,而且摒弃国别和宗教的差异在不同国家广泛传播和获得认可说明这个教育理念有他的过人之处。但是这个过人之处是在于“其教育理念坚持了人智学对人的共性理解,针对了人的本性发展,尊重了人的自由天性,结合了本土文化和国情,从而实现了华德福教育本土化,并发展了华德福教育的人文精神。(摘自百度词条)”也就是说,华德福理念流行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个全新的理念,而是因为他是对人类共性的理解,所以这种教育理念在其发源地对外输出的时候也很容易融入本土文化。

    很多家长之所以一接触华德福教育理念就觉得相见恨晚,那也是因为它的很多核心思想与我们中国本土传统的儒释道文化是殊途同归的,或者至少是不违背的。我们因为某些历史和政治原因差点就数典忘祖了,绝大多数人身为中国人其实并不了解自己,不明白为什么我们是现在的思维方式和为人处世方式,于是看到一个没见过名字的东西就认为是全新的,但别忽视了我们在接纳外物的时候其实正是在接纳我们自己。

    也有很多人无法接受华德福教育理念的,就像很多根本不懂中医的人反中医一样——偏执的人是不可能从这个世界上完全消失的。如果你接触到华德福这个圈子就会发现中医圈子和中国的华德福圈子在群体上有很大的重合性,比如华德福教育领域的公号经常会发一些例如李辛等中医育儿类的文章。所以如果你自测是个‘中医黑"基本可以考虑放弃华德福类型的幼儿园,因为这两者在形而上的部分契合度很高。如果不认可这个理念还花很贵的价钱把孩子送进这类幼儿园纯属给自己找不自在。另外,这也足以说明华德福教育理念并不是一种创新,只是一种尊重人性发展规律的教育理念的再现。

    再次声明,以上关于华德福教育的思考部分都是我个人的想法,不代表奥兹观点。因为要说奥兹的教育理念就无法回避华德福教育理念,所以着墨较多,一方面我想说明华德福教育其实并不值得我们狂热追捧,另一方面也想说明我看好奥兹并不在于她的华德福教育。

    既然华德福教育核心理念是对人的共性的理解,那作为一个舶来品它首要的问题其实是“本土化”的问题——我认为这其实才是考验一个华德福理念幼儿园的关键所在,虽然奥兹并没有对外宣称自己是华德福幼儿园。只有幼儿园真正了解并抓住了这个教育理念的核心时才不会被教育的形式所困,教育形式能够被接受才能得到家长的认同,家长认同就会带来生源以及在教育过程中的配合,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标——虽然逻辑上看比较简单,但对于幼儿园的管理层这一级领航角色来说需要较高的学习能力、领悟力、接纳力及变通力,而且也非常考验对教师团队的培养和团队建设能力……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认为幼儿园园长需要单独拿出来说的主要原因,因为园长是幼儿园的灵魂人物。

    关于“本土化”问题我觉得奥兹做的还是挺不错的,至少让我觉得很舒服。但因为我没有去过别的幼儿园,孩子已经在这里上了4年,所以理所当然觉得理想的幼儿园就应该是这样的,否则还能是什么样的呢?关于具体的形式我在后面详细说。

    另外,我认为奥兹有别于同类幼儿园的一个突出特征在于她奉行这样一个理念:父母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父母的改变才会带来孩子的改变。后面详述。

    综上,从我眼中看到的奥兹比较明显的两大特点就是“本土化的华德福教育”和“父母需要和孩子一同成长”。

    入园报名流程

    奥兹的入园报名时间越早越好。我是生孩子之前在网上查到这个幼儿园的。因为奥兹不做主动对外宣传,所以资料很有限,但当时凭借有限的信息我一眼就认定了这个幼儿园,还推荐给身边的人。后来拖延症的我直到做完月子才被朋友拉着去走报名程序的第一步:参观幼儿园。当时朋友还挺着大肚子待产呢。参观完吓我一跳,再晚点我就报不上名了。

    奥兹报名流程第一步是入园参观。提前电话告知孩子的年龄等信息确认是否还有入园名额,然后预约参观时间,由园长带领大家参观并讲解园里的特色。这个特色讲解有点“丑话说到前面”的意思,比如园长会告知参观家长:小朋友手工操作区有剪刀、锥子之类的工具,孩子不可能完全避免受伤害;院子里有一般幼儿园都没有的秋千,之前还有个小朋友摔到过;小朋友的午饭如果剩了放冰箱里,下顿饭继续吃(我们入园以后不这样了);画画的时候不允许老师在前面示范让孩子照着画;大孩子做水果值日的时候会用到水果刀;孩子们还要负责擦地之类的工作……诸如此类,当然园长是本着双向选择的原则很负责任地提前告知这些。

    记得我们当时参观的时候有一对母女穿着比较讲究,母亲个子高高的梳着发髻比较有派头的样子。我们其他家长都比较“土鳖”地等候安排,只有那个高个子母亲看到园长出来后就显得特别有社会交往经验的样子迎了上去主动做自我介绍。大体意思是说:自己是天津大学XX教授,旁边是自己的女儿,现在孙子要上幼儿园希望能来奥兹之类云云。曹园虽然是南方人但个头可不算矮,面对那个自称天津大学教授的母亲还得仰视,耐心地听完后直接忽略对方的冗余信息直奔主题地问了孩子的出生年月,然后不卑不亢地告诉她:对不起,这个年龄的孩子现在已经没有入园名额了。然后任凭那对母女再怎么“努力”都表示没办法。后来那对母女就全程跟着参观,再也不吭声了。参观完后我们都围着园长问东问西,那对母女也就悄悄离开了。入园后我才听说奥兹的报名规则就是这样:按照报名时间来确定名额,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走关系插队,即便你是教育口的人也没用。

    参观完后家长如果愿意报名需要填写报名表,然后等待家长面试通知。面试的形式是家长和园长对面聊聊,主要内容围绕家长是否和园里的教育理念一致大体展开。时间太久,我只记得当时聊的挺开心,也是我和曹园对话最多的一次。当时其中一个问题是:对孩子将来是否上大学这件事怎么看?我和我们家爸爸都一致认为这事孩子自己可以做出选择,我们不做强求,同时也不认为上大学就是人生必须要走的路径。    面谈完后园长还叮嘱了一些养育孩子其它方面的注意事项,比如尽量别看电子产品,别着急让孩子走路,要多爬行,饮食清淡避免经常带孩子外出进餐等等,而且在讲这些注意事项的时候都从身心层面做了解释,比较有说服力。

    家长面试没问题以后就基本算报名成功了,幼儿园会告知孩子正式入园的时间。此外还需要缴纳几百块钱。如果想换幼儿园在入园前多长时间(记不太清了)告知幼儿园就可以全额退款,如果按原计划入园就直接冲抵学费。幼儿园会允许报名成功的孩子在入园前由家长经常带来幼儿园提前熟悉环境。

    到了孩子正式入园前一段时间幼儿园还会通知家长带孩子来园观察一下孩子的情况。绝大部分都没什么问题,我只听说过一例孩子经过观察后被拒的,但是具体原因不详。

    奥兹的入园安排不是规定好一个时间就让所有新生一起入园,而是分批分次入园,这样既能减轻老师的压力,也有利于保证老师对刚入园孩子的关注和照顾。刚开始入园前几天大概好像一周的时间是半天,等孩子逐渐适应了就可以全天入园了。

    我青睐的混班制

    奥兹最吸引我的就是混班制。不分大中小班,而是将大中小三个年龄段的孩子混合编制为1个班。这种排班法其实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因为需要关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孩子和大人不一样,孩子的年龄相差1岁各方面能力相差好多,能力的不对等在出现冲突的时候优劣势表现的会特别明显。

    当时我们从娃娃屋分班的时候(现在没有娃娃屋了),我家姥爷就担心这么小的孩子被大孩子欺负了怎么办?当时副园长把我们几个要升班的孩子家长叫到一起抽签和解答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她当时大概是这么说的:其实小孩子和大孩子的冲突并不常见,因为大孩子通常不愿意带小孩子玩所以不会出现直接冲突。一般情况下发生冲突可能是小孩子无意中“冒犯”了大孩子,比如大孩子搭好了一个积木,小孩子跑过来给撞倒了之类的。

    等我们升班了以后也确实没在这方面发现有什么问题,反而受益颇多。像我闺女不但没有被大孩子欺负过而且特别受到大孩子的照顾。还记得当时我们姥爷给我看了一段在教室窗户上拍的视频,是午睡后一个大孩子的女孩在给我闺女穿衣服。当时给我感动的热泪盈眶~

    另外,孩子在6岁之前有机会和与自己年龄段不同的孩子长期在一起是个难得的成长机会。小孩子会悄悄观察和模仿大孩子从而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大孩子在和小孩子的接触中也会意识到自己的榜样作用以及培养自己照顾弱小的爱心。

    混班制除了对孩子来说是混班,其实对家长来说也是“混班”。我闺女刚进班的过渡期哭了很长时间,好像大概有2-3个月都在适应中。在这期间我也特别焦虑,于是就向中孩子、大孩子的家长请教,在这个过程中确实得到了不少的启发和安慰。

    但混班制也不是一点问题没有。我们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缺少同年龄、同性别的玩伴。大点的孩子通常都喜欢和自己一样大的同性伙伴玩,但混班制30个孩子只有大约10个是自己同年龄段的,其中大概只有5个是和自己同性别的。而我闺女成为大孩子的那一年班里有因为各种原因提前离园的,导致最后班里算上她只有2个同年龄段的女孩,这两个女孩个性还都比较强,友谊的小船本来就不太牢固。后来因为班里转来了一个同年龄段的女孩,性格上比较柔和而且寡言少语,这时候平衡被打破,友谊的小船就彻底翻了,而且结局是我闺女出局了。

    女孩是这样的,双数一起玩没事,但单数尤其3个大概率会出现小冲突。后来我闺女也多次跟我提到这个问题表示内心受到伤害。我也和孩子一样觉得心里不好受,还因为这事找过主班老师,但老师也无能为力。最后我和老师商量得出的结论就是:这是她必须要经历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现在出现还不算太坏。

    在这件闹心的事情上好在我们有一个对冲的优势使得这种情况似乎没有看上去那么坏,而且可能还颇有收获。因为我自己负责接送孩子也充分接受奥兹提出的“玩很重要”的理念,再加上幼儿园优越的地理位置,所以每天放学后我们都不着急回家,而是和园里其他孩子一起疯玩很久。孩子们在这种幼儿园外的环境下玩耍不仅会冲破班级的限制,而且很容易突破年龄和性别的藩篱,所以我闺女的交友能力大大提升,交友圈迅速拓展,后来即便在幼儿园的时候也不担心没有玩伴了。

    另外可能是因为放学玩的小女孩比较少的缘故(通常只有我闺女一个女孩),我闺女比较受小男孩欢迎,而且在跟男孩玩的过程中我发现她以前娇气的性格也发生了转变:每天登高爬低各种疯跑,虽然看上去穿着裙子但开始向没心没肺、大大咧咧的方面开始转变,真是可喜!

    值得一提的我们在放学后长期滞留在幼儿园小区里玩的过程中还意外收获了一枚“青梅竹马”的小暖男,直到现在小学一年级快毕业了偶尔也会约出来一起玩,而且是现在唯一还在联系中的幼儿园同学——两个人在不同的小学,将来也会上不同的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看看这份友谊能保持多久。尤其是上小学后我发现同学之间交往极少,一般大人也都是接了孩子就回家,而且在学校里孩子们也基本没有玩耍时间,就更显得这份友谊弥足珍贵了。

    不管怎样,纵观孩子的学习生涯里只有幼儿园这个阶段可以有机会选择混班,这个经历对孩子来说多少是一个别样的回忆,在我看来非常值得拥有~

    教室的布局和陈设

    奥兹是一个不教知识的幼儿园,教室里也没有电视。有个在天津大学当教授的妈妈也把孩子送来这里,我们同一届但不同班。其实天大里就有一个口碑很好的幼儿园,而且必须天大教职工孩子才能进,但听说这位妈妈说过:天大幼儿园还让孩子看电视,那我干嘛送他去那,我把孩子放家里看电视不好嘛~

    教育理念就需要日常的教学来体现,幼儿园不教知识也不让孩子看电视,那幼儿园干啥呢?玩呗~但玩不仅仅是瞎玩,要玩出花样,还要玩的有理有据。奥兹特别提倡让孩子无拘无束地玩,认为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能学到很多东西。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所以室内的特色布置还是值得一提的。

    奥兹教学楼有2层,共有5个班,其中厨房、行政区和3个班在二楼,有2个班在一楼。教室不算大,整体都是原木色装修风格,每个教室里都有个二层小阁楼和独立的卫生间,新学期开学前老师都会想办法重新布置一下教室迎接孩子们的回归。奥兹的每个教室都有一个观察窗,如果不是光线对比特别明显的情况下一般从外面可以观察里面,但里面看不到外面。当初入园参观的时候园长就告诉我们:家长如果想了解孩子的情况可以随时来园,不用预约,而且他们对门卫的要求是记住每一个孩子的家长,另外也不禁止拍照录像之类的——这点让人真的觉得是透明公开,很放心把孩子放在这里。

    教室里功能区很齐全:

    有手工区放置着很多工具如剪纸、折纸、穿线、绕绳、拼图、粘贴……很多东西我都叫不上名字;

    有以前蒙氏教育留下来的教具区,但我没见用过;

    有扮演区摆放着很多纱巾和手工类制品等供孩子们玩角色扮演;

    有小型厨房区域供大孩子们和老师给大家制作水果餐和小饼干;

    有图书角供孩子们翻阅绘本;

    有绿植区绿植和插花;

    有湿水彩区供孩子们画画;

    ……

    听说还有让孩子自己带玩具的幼儿园,但奥兹是不允许带自己的玩具进教室的。因为玩具不仅仅是玩具,也是教具。奥兹的玩具基本上是秉承华德福风格的——看上去很简单但却精致,而且“心机满满”。

    比如形状大小各异的小木块边缘都打磨的很光滑;老师们做的布娃娃不如外面买的精致但很暖心;很多毛线制品看上去很粗犷,都是老师当着孩子们的面一针一针织出来的;甚至有一些装饰教室的彩色布也是老师自己彩染出来的……另外教室里的布置大都比较原生态,比如贝壳、孔雀羽毛、大海螺壳、晾干的松果、知了壳、有特色的小树枝、白色的珊瑚……

    玩具里蕴含的小心机:

    为什么是小木块?如果给孩子一辆哪怕不那么精致但却一眼看上去就是汽车的玩具,那非要让孩子将其想成火车还真是为难孩子。但如果只是一个小木块,那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其想象成汽车、火车、房子、大石头……(我暴露了自己想象力的上限);

    华德福的布娃娃一般是没有嘴巴的,或者只有一个小红点,总的来说没有明显的表情。这样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定娃娃在哭、在笑、在生气……;

    颜色大小各异的纱巾也一样,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披在身上装扮自己,可以当王子也可以当公主(再一次暴露了自己想象力的上限);

    画湿水彩的时候没有标准,孩子们在学会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后就可以自由发挥了。每个孩子画出来的都不一样,但都是其内心的展现。有时候老师会把孩子画的画和近期的表现结合起来观察,然后得出一个很有趣的结论和家长沟通。

    玩音乐的道具也是不受限制的,比如外面捡来的石头洗干净后就可以在玩音乐的时候敲击节奏,还有晾干的大型植物豆荚可以用来当沙锤……

    ——太多了,实在不能一一列举。

    如果是自己根据华德福理念收集的玩具几乎没什么成本,都是一些大自然的产物,但需要购买的华德福玩具大多价格不菲。我曾经为了给闺女做个娃娃在网上买原材料,仅仅是原材料(一堆布片、线、填充物等)就花了大概150元,比买个相同大小现成的娃娃贵多了;买过一个华德福的竖笛花了630元;幼儿园还有很多华德福的教具也很贵,有的乐器几万很正常。

    我分析,一则是因为华德福理念的玩具做工和材质确实比较讲究,看上去就觉得很精致;二则是很多东西都是进口的,而国外的人工比较贵;三则是因为华德福教育毕竟还是个小众市场,所以量产达不到大规模降低成本的程度。

    玩具这么讲究就主要是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考虑,而且尽可能不让孩子的想象力受到限制,因为在想象力这方面大人永远追不上孩子,如果试图以成人的认知来规划孩子的发展最终只能限制孩子的发展。

    幼儿园的日常

    早晨入园会在大厅门口有一位老师拥抱每位小朋友,有时候园长和副园长也会在门口值日。

    进入大厅有园医检查每一位孩子的健康状况。

    教室一般是7:30开门,但如果有需要更早送完孩子去上班的家长可以把孩子交给大厅的值班老师来看管,到时间老师会挨个把孩子们送回自己的班级交给主班老师。

    早晨会有大概10分钟的闭园时间,为的是让已经在进餐的小朋友能有一个安静的进餐环境,来晚的小朋友就要想办法自己解决早餐了~

    每天上下午都有自由活动和户外活动时间。

    晨圈时间。老师带领所有的小朋友在教室里围成一个圈,边唱边跳。

    上午的水果时间。水果由值日的大孩子负责洗干净切好,每人1块小饼干由大孩子负责制作,最后老师放入烤箱烘烤。

    午饭时间。饭前由值日的大孩子们负责餐前准备,如擦桌子、摆放餐布和餐具等;正式进餐前有一个比较感人的画面就是大家一起念《悯农》,唱感恩歌,感谢爸爸妈妈、厨房的阿姨还有老师;餐后大孩子值日生帮助老师收拾餐桌、摆放桌椅,并完成洗碗这一艰巨的任务。当然他们洗过的碗最后厨房还是要再来一遍的。

    午睡时间。平时小床都是摞放在老师办公室的,午睡的时候由孩子们帮助老师一起抬出来在教室里依次摆开,午睡后再帮助老师一起搬回办公室。床是塑料的,很轻,看着大孩子们抬床也是一件挺有趣的事。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班里有一位才艺齐全的老师,每天中午会给孩子们用吉他弹奏乐曲来助眠。

    故事时间,但我不知道是不是每天都有。老师会用道具边演边讲。娃娃等道具都是老师用毛毡一个一个亲手做出来的。老师讲故事的时候气氛很宁静,语气很轻柔,孩子们也很专注。

    放学前的晚点时间。幼儿园不提供下午饭,仅在放学前有晚点但不管饱,主要为的是让孩子晚上能和家人一起享受美好的进餐时光。我刚开始不太喜欢这点,觉得要么别给,给了就管饱。后来觉得也挺好,因为我们放学后在小区里要和小朋友疯玩很久, 提前不吃点东西还真不行,但吃太饱也不适合剧烈运动。

    集体活动时间,唱歌之类的。

    ……

    以上是每日常规安排,还有很多每周的特色活动;

    比如每周有一天下午是下午茶时间,除了幼儿园提供的晚点还有小朋友提供的下午茶——每个小朋友1学期可以轮一次,提前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好第二天一早带到幼儿园;

    如果有过生日的小朋友可以自己提供蛋糕或者其它点心邀请班里的小朋友一起庆祝。大孩子如果想在幼儿园过最后一个生日需要提前大概1个月通知老师,老师会提前给孩子准备自己亲手制作的生日礼物,并且举办有特色的、仪式感比较强的庆生活动。而且这个过程家长可以进班全程参与。很遗憾我们是9月份出生,没有机会在幼儿园过最后一个生日。

    此外,每个小朋友每学期还能轮一次鲜花值日,所以每周都有一个小朋友会带一把鲜花带到幼儿园,在老师的指导下修剪插瓶装饰教室。

    如果天气好老师也都在岗的情况下,每周按理还应该有一次”远足“,就是老师带孩子们背着自己的小水壶走出校园、走出小区,到周边稍远一点的绿地去玩耍。不过后来因为天气污染以及老师太忙的原因好像很少听到我闺女说有远足了。

    ……

    每年的活动也很多。我感觉比较隆重的节日就是冬至的走圈、春节义卖和端午的民俗活动。

    冬至走圈的活动虽然是华德福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其实它的核心理念和中国”冬至一阳生“一样,活动的意义和形式网上很多,感兴趣可以搜搜看。

    春节义卖应该是奥兹的原创吧。半天的时间热热闹闹的,充满中国年的气氛,有特长的家长在幼儿园的组织下摆小摊叫卖小零食、游戏、玩具之类的,挣的钱交给班里做班费。通常情况下小孩吃的开心,大人也玩的高兴。

    端午民俗活动花样也很多,每年都不太一样,但不变的有缠粽子、做五彩绳、编彩蛋等。有一年的活动特别精彩,采用了少数民的庆祝方式,但具体玩法我叫不上名字。

    ……

    对于毕业生来说最大的活动就是毕业典礼了,这个场面也是隆重而感人的,具体细节不讲了。

    幼儿园的户外运动

    奥兹非常提倡运动对孩子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园长曾经在一次毕业生家长的讲座里提到《学习的革命》(上海三联出版社)这本书,强调了运动对于孩子的重要性(迄今这本书我也没看过,捂脸)。对于奥兹在这方面传递的理念我一直铭记在心的是:运动与”勇敢“相关,手部精细动作与”耐心”相关。虽然运动能带来的肯定不仅仅是勇敢,但这二者之间的联系大多数人都容易忽视。

    不像大多数幼儿园怕担责任而不敢让孩子做一些危险的动作。奥兹不仅有“秋千”、“攀爬架”和“滑杆”这些“危险”教具,老师也鼓励孩子们拓展自己的运动边界。朋友孩子班的老师还特地跟她说过孩子还不会爬树的问题,可见老师在这方面的态度是鼓励的。我闺女的攀爬跑跳能力也大多得益于幼儿园的教育以及向家长传递的教育理念,还有大批相同教育理念的“进步家长”对我的影响。相比起来,我觉得小学那种只有上厕所才能出教室,大部分时间都要求孩子坐在自己座位上的要求简直就是“反人性”——在闺女上小学前我听别人说还不相信这是真的。不仅我不信,很多家长都不信,但等上了小学也就都默默接受了。

    幼儿园户外活动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有一次。场地有三处:大厅、幼儿园小院和小区,因为地方不太大,所以一般户外活动的时候5个班的孩子每日轮流更换活动场所。

    大厅——

    如果是下雨天孩子们就只能在分批在大厅里活动了。大厅里有球池、攀爬网、滑梯、骑行玩具和搭建搭积木,还有一些汽车轮胎摞放在一起。滚轮胎是个技术活,我试过要滚好不太容易,但有的小朋友玩起来游刃有余。

    小院——

    幼儿园小院的地方不不大,围绕教学楼一周,但功能分布也很齐全:有滑梯、沙坑、秋千、小兔子饲养区、投篮区、滑杆等。我闺女每天早晨的必修功课就是早点去痛痛快快地玩够了秋千再回教室。幼儿园秋千只有2个,如果是孩子多的时候需要排队。刚入园的时候有一次和朋友聊天(孩子也在奥兹),问为什么孩子在家每次唱完“小兔子乖乖”的儿歌后面都要紧跟一句“快下来“?后来才搞清楚,原来在幼儿园打秋千的时候有一个排队规则:等候的孩子要在下面给正在打秋千的孩子唱一首歌,唱完后再轮换。

    小区——

    小区的户外活动场所很多。我觉得奥兹最大的地理优势就是坐落在一个人车分离而且儿童设施特别多的小区里。每天户外活动的时候都会有几个班级分散在小区里。如果送孩子来晚了赶上已经到户外活动时间就只能领着孩子满小区转悠找组织了。

    这么优越的小区环境在每天放学后也会得到充分利用。一放学小朋友们在教室门口换鞋的时候就开始约了:“大广场见!”或者“旋转滑梯见!”……会看到幼儿园外小区里家长有独自看手机的,也有聚集成一堆海聊的,而孩子们则满小区成群结队地疯跑。等家长聊够了放眼看不到自己孩子就开始四处寻找。

    我不知道小区的居民怎么看奥兹。通常设在小区里的幼儿园都有对本小区居民有限报名或者学费优惠的政策,但奥兹没有,对所有报名一视同仁。我曾听到有小区的老人抱怨奥兹学费贵的、不好报名的;也看到过因为孩子们上草坪疯跑被小区居民呵斥的;还经常看到有孩子家长占了小区居民停车位被叫挪车的……我觉得冲突肯定不可避免,但奥兹也一向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小区关系——向小区捐赠垃圾桶和消防设施等、每次大型活动前都提示家长不要占用业主的车位、在发生冲突的时候及时处理并通知所有家长……不管怎么样,小区的租金和房价在当地周边是高居首位的,这肯定离不开奥兹的一份“贡献”。

    奥兹的家长

    通常孩子上幼儿园都是就近入园,一帮孩子因为地域的原因聚集在一起。而奥兹因为足够特别,在业内也足够出名,所以能够神奇地突破这个地域限制,而是让家长因为有类似教育理念将孩子送到这里。我听说最远有从中山门来这上幼儿园的,用高德看了一下距离是19公里;还有从中北镇来这上幼儿园的,比中山门近但也有点远;还有在幼儿园小区里租房子送孩子上幼儿园的,一个月3000多租金再加幼儿园的费用一个月支出就得7000多……

    我们家姥爷曾经帮我接送过一段时间孩子,后来我自己接送,也经常和其他孩子的老人聊天,或者听他们聊。我发现如果是送孩子的老人在一起必聊的一个话题就是:家门口就有幼儿园,但孩子却非要把孙子送这么远的地方上幼儿园,还这么贵!!!

    奥兹的学费之所以是这个价格主要因为房租。幼儿园的二层小楼属于南开教委。当初建园的时候一开始租赁合同签了10年,结果那10年也是房价疯涨的时候,估计要是私人房产早就撕毁合约了。所以10年期一到人家就不签长期合同了,大概是1年一签。反正我的感觉是差不多一年多涨一次学费,每次幼儿园通知涨价都必提房租的问题。另外学费贵我分析还有原因是私立园不仅没有国家补贴而且股东年底还需要分红,所以这个成本只能家长买单。其实教员的工资在我看来并不高,甚至有待提高。有一次园方因为又要涨学费所以非常坦诚地把上至园长,下至保洁阿姨的工资单都贴在大厅门口了,当时看到吓了我一跳。我们快毕业的时候听说官方为了保证幼教资源限制私立幼儿园的学费以及一些其它的管理措施,导致最后园方有一次给所有家长发了一份通知,告诉大家幼儿园以后转为”非盈利性质“幼儿园——我的理解就是股东分红以后没了。听说园长为了争取这项转变与当初和自己一起入股建立幼儿园的家人都谈崩了。但无论如何我都相信曹园确实是有幼教理想的人,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她能做出自己认为对的决定。(这部分有很多道听途说,真实性有待考证)

    无法让老人忽视的是幼儿园的学费,而爸爸妈妈的关注重点则在幼儿园提供的教育。要说奥兹的学费比起有些私立幼儿园相对价格还不算贵,但绝对值在我看来也是觉得有点高,因为我生完孩子报名的时候是2500,等我们要从幼儿园毕业的时候已经涨到将近4000——即便如此我仍然会把孩子送到这里来,因为我看重的是奥兹提供的教育。教育也是一种投资,只是回报率无法量化,回报周期更长。

    至于距离的远近真的是一个大问题。老人因为本身就接受不了“这么贵”的学费,就更不情愿跑这么远来接送孩子。有时候我去早了经常听见接送孩子的老人抱怨:一天来回折腾两次,回家还得忙活做饭,根本没有闲下来的时候。上别的幼儿园也可能产生这种家庭矛盾,但上奥兹的家庭因为距离和学费两大问题使得这个矛盾更为突出。

    奥兹的父母接送孩子的也很多,因为这里有很多全职在家的妈妈,而且也有很多二胎家庭。“全职+二胎+奥兹”基本可以彰显这个家庭的经济能力了。我认为奥兹相对其他自称为华德福理念幼儿园最大的区别就是注重“父母教育”。通常的形式就是周一——周五上下午都有各种家长课堂,而且不收费,即便要花钱从外面请老师的费用也很便宜。比如插画、绘画、打坐、唱歌、乐器、读书会、手工……通常别的幼儿园不大可能、也没有能力在家长身上做这个投入,但奥兹的教育理念就是这样的:孩子的问题根本上是家长的问题,所以家长需要做好个人成长,而艺术类的学习是最有益于个人成长的。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提升自身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这在心理学上有依据,而且这些学习课程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家长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虽然同样是认同奥兹教育理念的家长,但在思维方式、学历、职业、爱好、经济能力等方面各不相同,所以交流和学习起来特别有趣,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奥兹的父母除了有课程学习这个平台外,放学后孩子们玩耍的时候也是一个重要的交流机会,这得益于奥兹优越的地理环境——人车分离且有多处游乐设施。很多幼儿园不具备这个环境,或者接了孩子就必须得及时离开否则会造成交通堵塞。我闺女现在上小学就是这种状况。我的车技都是从校门口那些羊肠小道里练出来的。

    父母们聚在一起会讨论很多包括但不限于儿童教育方面的内容。我属于不喜欢漫无目的瞎聊的主,一般都自己找个地方看手机,但遇到感兴趣的话题也会凑过去旁听一下,尤其爱听一些看上去孩子比较优秀的家长的聊天。这里的“优秀”不是指乖巧、听话之类,而恰恰相反,可能孩子看上去比较“放飞自我”、“调皮捣蛋”。

    在家长教育方面,奥兹除了能够提供足够多家长交流的平台外,还经常举办各种“工作坊”。课程时间大概时间有2-3天或者更多,价格几百到几千不等,通过学习和游戏的形式来交流学习,而且奥兹不从中盈利。如果是从国外请来的老师则由园长全程担任英文翻译。工作坊我参加的不多,只参加过一个夫妻关系和音乐类的2场。夫妻关系那场我觉得收获并不多,在我看来最大的收获就是体验了一回西式授课方式,另外这种全程翻译的课程会频繁打断思维,而且同一句话要用2种语言说一遍真是太浪费时间。

    有的家长特别喜欢上这种工作坊,但是为了上课而去上课。夫妻关系那场工作坊开始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要大家聊聊为什么来参加工作坊。其中有一位在幼儿园活跃度比较高的妈妈“没心没肺”地说:“工作坊讲什么不重要,只要是奥兹的工作坊我就参加”  ——当时真是听的我一脸懵。还有的家长真心觉得课程好,上完了也极力推荐别人去上,但就是说不来为什么好。

    奥兹的家长整体素质还是高于大多数幼儿园的,对幼儿园传递的教育理念接受吸收程度普遍都比较高,但也有的家长就是图个热闹。我们班的秋萍老师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她倡导家长不要对孩子进行填鸭式音乐教育,而要通过自身对音乐的喜爱来影响孩子,将小种子埋在孩子的心里等待发芽。她为了让家长明白这个道理煞费苦心地组织了一次户外音乐活动。当时大家玩的都挺高兴,事后有一位妈妈在群里高兴地说:今天的活动真好,参加完活动我就给我闺女报了个尤克里里班和XXX班(好像是钢琴)——我万分惊诧于她完全领悟不到老师的良苦用心。

    奥兹的教育是孩子和家长的双重教育。我一直戏称奥兹收的学费是孩子和家长的两份学费,如果家长在这期间参与度不够那学费还真是交的有点亏。我很荣幸能在这个过程中结识很多志同道合的家长学到很多。在这个环境里最大的收获就是在周边普遍不那么焦虑的情况下自己做出错误决定的机率也就大大降低了。比如给孩子报各种课外班的行为幼儿园是不提倡的,但如果你周围的人都给孩子报各种班就能难不被裹挟其中。而奥兹的家长在这方面明显比较“特立独行”。也有报班的但不多,偶尔有个别热衷于干这种事的,你通过观察这种家长和孩子的精神状态和言谈举止就能明显感觉到很不靠谱。

    结语

    本来就想写写奥兹到底好在哪里?结果一开写就刹不住了,但竟然写了将近1.7万字。但即便如此其实我能用文字表述出来的也不到4-5成,毕竟是四年的幼儿园经历,在写的时候肯定要有主次,有取舍。也许很多东西因为我身处其中早已经习以为常根本想不到特别拿出来说。在我眼里幼儿园就应该是这样的,要不然还能是什么样呢?

    很多人问我奥兹好在哪里?这个问题真的没法用一两句话说清楚。粗暴简陋点就是“好”,但跟没说一样;简洁点就是“教育理念好“,但又太抽象。就像一个人的好坏得全方位来看,哪能从一个角度就做出判断呢?我虽然尝试了几个角度但肯定也不全面。到底真实面目如何还需要自己走一遭才能体会到。

    对于是不是非要上奥兹,我觉得因人而异。虽然钦佩从中山门跑来华苑上幼儿园的壮举,但要是换我一两天行,如果3-4年如一日地这么干我肯定做不到。另外如果我不能亲自接送和照顾孩子,而是委曲求全地让老人心不甘情不愿地接送我也不忍心。毕竟就像曹园劝慰不能送孩子来奥兹的孩子家长说的:家长对孩子的影响远远大过幼儿园。其实在现在学习条件这么便利的大环境下,一个人要想学习家庭教育和提高自身有很多便利的条件。

    谨以此文,

    写给想了解奥兹的、不知道奥兹的……;

    更主要的是写给我自己和我闺女,让她长大后知道妈妈在对她的教育上是走心的~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聊聊我闺女的幼儿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aoth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