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喜悦
![](https://img.haomeiwen.com/i5170527/8ba25f0a1b96d17c.png)
营造舒适的“家”,不如说去掉“努力营造”,让“家的舒适感”呈现出来。这是一个生命有趣的变化。
当我们说“营造”的时候,会有一些安排与布置的动作,也会有一些想法与规划,这是对的。
至少,初期是需要的,需要一个“框架”,需要一个“窝”,接着才有可能让那些感觉舒适的东西入住进来。
这是每个人的愿望,对“舒适”的渴望。
当开始对自己的“家”感到讨厌的时候,已经说明:这个家已经没有了舒适感。而自己想要透过努力来寻找到这种舒适感。
这个“向外寻找”的过程,将让自己认识什么什么是真正的舒适,做什么,怎么做能带来舒适,而做什么会让自己远离舒适感。
是的,舒适感绝对不是外在条件的变化。
我自己父母的家条件很不好,从小和姐姐住在“半间房”里,因为另外半间给哥哥盖新房用掉了。
所以,就希望将来能有一个大房子住,有一张大床住……的确这些都被实现了。
从父母家的房子,到现在所住的房子,已经换了三次了,硬件设施基本完备,但感受到家的“舒适”,却是最近几年的事。
更确切地说,是这几年感受到了“心”的安宁与舒适,“家”才有了家的样子,家的氛围和感觉才流淌出来。
“家”原本就是一个舒适的港湾,当自己感受不到家的舒适时,一定是自己“内在”出现了问题,比如在抗拒身边的人,抗拒家里的条件……
在这些抗拒里,隐藏着一些重要的信息,当自己因为抗拒而逃避,而向外寻找的时候,是在寻找一个“正确的道路”。
因为,所有的向外追寻都无法使自己真正的满意和满足,不论外在条件如何变化,“家的舒适感”都无法透过外在条件的达成而呈现出来。
因此,“向外寻找”只是在验证这个“向外寻找”无法让自己达成所愿,它只是不断带来不满足,不知足。不断让自己觉得自己的“家”不够好。
舒适,是无缺时候的满足感,是喜欢时候的自洽感,满意感,而这些感觉靠的不是追逐与寻找建立起来的,而是停下来时,仔细地看,仔细地听所感受到的。
如果一个人真的很喜欢自己,那么他对他所处的境遇都会满意,无论是什么样的地方,都会因为他的存在而温暖舒适。
他就是“舒适感”的来源,因为他很满足,很满意现在的境遇。
没有“人”的舒适,“家”也会空洞无感。就像那句话说的: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而那个“仙”与“灵”都在我们人之内,它让一切变得不同……
它不是努力营造的,它发生于“享受”生命的安排……
——#内在探索#回归自己#觉知力书写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