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太奇式梦境解析

作者: mjhjht | 来源:发表于2019-05-31 15:10 被阅读0次
    蒙太奇式梦境解析

    蒙太奇,这个于我心灵陌生但又双耳熟悉的文学表达范式,没想到今天让我有点开悟了。听着手机里的散文,想要重回梦乡,神奇由此开启,身体在梦境里挪步,心在耳畔故事里神游。梦里感受着同事精致的书屋,墙上挂着的书袋错落有致,桌上摆放的书籍整整齐齐;耳边响着《品味四讲》的故事,只听见蒋勋老师说妈妈炒空心菜别有一番情致,菜叶用蒜泥,菜茎用醋熘,妈妈平凡中的创意。待听到最回味的羊肉汤时,梦醒了。此番经历甚是有趣,梦幻与现实交织,身体在努力靠近知识,大脑却在流连美食,时空交替,也许这就是蒙太奇吧。

    常言道,我思故我梦。前一阵子在朋友圈目睹了同事给孩子装扮的画室,佩服她在孩子身上的心思和行动力,默默感叹若是天下父母都能有此陶冶情操培养情商的举措,将快乐进行到底,让孩子玩着有趣的游戏,听着快乐的故事,背着喜欢的诗词,画着色彩的神奇,童年的幸福一幕一幕拉开序曲,心灵一定能播下美丽的种子。应试教育的改观也许可以在家庭教育找到突破口,孟母三迁、画狄教子、岳母刺字,苏母励志、爱因斯坦的小板凳,每一个故事都是家庭教育的典范。好在社会逐渐反省,一些机构团体开始关注父母教育,微信公众号也开设了一些专栏,用亲身经历证明改变观念、改变态度和语气就能改变效结果改善亲子关系,不过较多理念还是舶来品,本土文化中优秀教育思想未能得以彰显。不喜欢某些团体将父母教育过于商业化,打着帮助父母改善教育观念的旗号塞满自己的腰包,与公众的初心背道而驰。一切东西商业味太浓,都可能变味变质。唯愿孩子们都能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不是学校生产的考试机器。唯愿父母能够改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让孩子拥有独立成长独立见解发掘天分的机会。期待教育早日改观。

    蒙太奇式梦境解析

    自从4月10日在微信读书发现《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便一发不可收拾,蒋勋老师是我基本能对上频道的作家和艺术家。艺术以前在我眼里高深莫测、高不可攀,蒋勋却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让人明白美其实就在身边,离我们并不遥远。作家和读者大概也存在一种缘分,巴扬寺的微笑于我渐行渐远,蒋勋老师的《吴哥之美》又将我拉回故地重游,怀念起巴肯山的日落场景和上山的脚步。《吴哥之美》让我明白大乘佛教的柔性之美和以人为本,感动释迦牟尼这位名符其实的人类灵魂巨匠。在文字与心灵的碰撞中,我成了蒋勋老师的粉,一日不读如隔三秋,一口气读完《美,看不见的竞争力》、《生活十讲》、《品味四讲》还意犹未尽,有一点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读完就不痛快。有人批评说蒋勋的艺术论缺少专业性分析,而我恰恰喜欢这份恬淡平实,喜欢其生活化的话语。如果艺术只讲行话和专业术语,很可能被束之高阁,华而不实。我相信“大道至简”,也相信白居易追求老妪能懂的语言自有它的生命力。“回归生活”在艺术界和教育界悄然兴起,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戴维.珀金斯在《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一书中屡次强调“教育中关注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向来是人之为人的核心要义。”教育不为生计,教育应为生活。国内清华大学也开始跟上步伐,提炼出“把世界带进课堂,让课堂与生活连接”的行动指南。除了淡然处之的生活,人生还有多少更崇高的使命?生命的灵动离开了生活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育学生优雅从容地生活,应当成为教育的重心。为未来而学即为生活而学,非为生计而学;是为品味而学,非为饱腹而学。

    三句话不离本行,一场梦的解析全都绕回了教育。是喜是悲,如梦如幻。蒋勋老师如是说:“忙时是没有美的,只有慢下来才会有美”,我们似乎都应该放慢脚步,去欣赏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遨游在心灵的富春江。唯愿!

    蒙太奇式梦境解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蒙太奇式梦境解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atg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