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我爸妈打了最后一个电话,我告诉他们我决定放弃临床医学,放弃做一名医生,准备考北大创意写作的研究生了。
他们听到我的言语也颇为震惊,一个劲地追问我为什么,我没有多说什么,简单地安慰了他们就以还有事忙的理由挂了他们的电话。我独自坐在操场上,手里拿着一本《安徒生童话》,思绪却在满天飞。
我真的很勇敢,对于一个学了五年的饭碗,说放弃就放弃了,并且我还获得了临床医学的保研资格,这是令很多人都非常羡慕的,这样的好处和优势放在我的身上却被我无情的扔掉了,我的同学、朋友,包括老师,听说我准备跨文学考研都惊呆了,他们不相信我有那么大的勇气,因为医学到文学,这中间隔着十万八千里呢,历届学生还没有像我这样的,2013年我们专业有一个医学跨法律的,最后失败了,我的老师还拿这个例子劝我,说弃医从文的风险很大,当一个医生挺好。当医生真的好吗?从我的心里感受来说,我不喜欢医生这个职业,我也不适合,我本身就是一个粗枝大叶的人,我要是给别人动手术,发生医疗事故的可能性也许会比较大。
临床医学是我自己选择的,可是现在我却要亲手抛弃他,我太残忍了,就好像一位母亲跋山涉水,行走千里只为抛弃她抚养了5年的儿子。我也时常询问自己,真的没有余地了吗?你的专业成绩也不差,粗心大意可以改,兴趣也可以慢慢培养,左撇子也能变成右撇子,这么好的一条职业道路,多少人想要进来都没有机会啊,你就这么放弃它了?是的,我坚定地告诉自己,我弃医从文了!
医生这个职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让我感到心灰意冷的呢?我也说不上来,因为学医和我当初想的根本不一样,我是一个追求小资和恬淡生活的人,医生的工作过于繁忙,现在的医疗环境和氛围也不太健康,最重要的是,我不想一辈子工作在一个死气沉沉,没有生气,没有自豪感,要人到中年才能做出成就的地方。这些感受在我到医院那几次见习中就已经切身体会到了,所以我奋不顾身地想要尽快脱离医学这个圈子,也不想再听到有关医学的任何信息,我彻底隔断了与医学最后的一点联系。
第八章 我终究还是弃医从文了对于我为什么要进入文学这个圈子呢?一句话,我爱她,文学带给我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是一种生命的力量,我可以用文字肆意地创造自己的世界,把自己的想法毫无保留地融进我的文字中,我就是文学,文学也就是我,人和文字缠绵的快感让我上瘾,你看到了我的文字,也就看到了我,所以我疯狂地爱上了文学,我每天都到图书馆阅读大量的名著,沉浸在书中我才察觉到我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又该怎样去拓展我的生命。
一名医生一生中能给多少人治病呢?最多几万人吧。可是我的文字又能影响多少人呢?一部好的作品可以影响世世代代的人,无数人都能捧着你的作品甘之如饴,回味无穷,我想要成为能够影响人类的文字艺术者,我想要把我的思想毫无保留地对着你的耳朵一句一句的述说。这也是诱使我弃医从文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想起了鲁迅,我最崇拜的人,高中时看到他说过的一句话:学医救不了中国人,我要拿笔唤醒人们的思想。起初我只觉得好笑,现在我真的很敬佩他,鲁迅敢于放弃,也深知中国人的秉性,他知道学医只能救一代人,而从文能救几代人,确实是这个道理啊,而我没有鲁迅那种崇高的民族思想,我弃医从文只是为了自救。
我也想起了许嵩,当年QQ三巨头之一的那位歌手,他原本是我们安医大的一名医学生,后来他弃医从歌了,并且在流行音乐上还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这对我也起到了激励的作用,毕竟榜样的力量不容小觑,有了前人的经历,走起路来也放心大胆一些。
条条大路通罗马,谁说学医一定要从医呢?这是一条再简单明了不过的问题了,可是我的两个室友却迟迟参悟不透。一个想要从事体育,却还在医路上徘徊不定,一个想要当教师,却总为自己找借口,举步维艰,相比他们我要干脆的多了,我已经把自己的后路断的干干净净了,文学是我唯一的出路。
我现在就已经完全把自己当成一个作家来看待了,说成作家可能会有点自大,但我始终就是按照作家的标准要求自己的,无论是阅读方面的,还是创作方面的,我都对自己精益求精,我渴望成为一名优秀的童话作家,我曾经说过,要么成为安徒生,要么一事无成。
如果你要问我的前半生做的最正确的事是什么,我一定会这样回答你:“我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不顾一切地抛弃了医学,成为了一名理想的文字工作者!”
第八章 我终究还是弃医从文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