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每天写1000字散文
心理漫谈庄子《齐物论》:“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事物无对立只

心理漫谈庄子《齐物论》:“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事物无对立只

作者: 王明鹏 | 来源:发表于2023-09-24 07:43 被阅读0次

庄子《齐物论》: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庄子这段话,每个字都认识,组合起来却不知道说什么,然而一旦借用今天哲学语言“对立统一”来理解,就顿时戳破那层窗户纸,原来说的就是生活常识“一体两面”罢了。

大道至简,对立统一,生活常识,知道不易,做到更难!

本段大意:万事万物都有彼此两个方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事情,从这一面就能看明白,因此说“彼来自此,此离不开彼”,彼此两个方面是相互依赖共生共存的。有生的就有随着死的,有死的就有随着生的,有肯定的一面就有被否定的一面,有否定的一面就有被肯定的一面,有了是就有了非,有了非就有了是,由此得道者不会被是非局限而是遵循天道规律认识事物。彼是此,此是彼,彼此都有是非两面性,真有彼此吗?没有彼此吗?认识到彼此既对立又统一,没有对立只有统一,才是大道关键,抓住了关键也就抓住了要害,可以应对万事万物无穷变化,彼和此都是变化无穷的,因此要从事物自然规律本身来认识才会通透。

这段话非常绕,绕出来的结论很简单,那就是凡事都有两面性,彼此相辅相成依赖中,我们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局限在彼或者此的障碍中走出不来。

这就是哲学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好比我们手掌,都是手心手背一体两面,互相依赖得以存在。

当我们说手心时候,其实默认的还有手背另一面,只看到手心这一点,看不到手背那一面,就是认知缺失。放过来说,只看到手背,看不到手心,也是认知缺失。

生活对立统一例子非常多,比如出入家里的大门,回家是开门,离家是关门,开门是进入,关门是外出,开与关是对立的,但又统一在进出大门这个整体中。

再比如,开车进地下车库,是车库入口,开车出地下车库,就成了车库出口,其实完全可能就是同一个出入口,这也是既对立又统一。对立的是出入两个方向,统一的是出入这个关口。

引申到认知层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互相不理解,是只看到自己这一面,看不到别人那一面,不是萝卜白菜问题,是彼此是非好坏对错固执于一面的问题。

面对大千世界,庄子提出疑问,这个世界真有彼此对立吗?好似有的,还有很多,但继续追问,这些彼此对立是真的对立吗?可以统一起来吗?好似也是的,毕竟事物都是完整统一的。

对立来自哪里?当然是自我心理。对立统一在哪里?当然是事物本身。对立统一是矛盾,矛盾矛盾不矛盾,如此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漫谈庄子《齐物论》:“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事物无对立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azt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