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和玛格丽特》是一个长长的魔幻寓言故事,被称为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这个译本语气用词较本土化,动词用得非常棒!前三十章,纯粹是魔幻故事,讲述撒旦化身魔法教授沃兰德,带领各显神通的随从来到人间惩恶扬善的故事。前面部分好神神怪怪,比如开始在长老湖边,沃兰德预言柏辽兹断头而死,柏辽兹马上被电车轧死,应验了魔王之言;玛格丽特涂抹了回春脂,顷刻间回复青春;刷子变成航天工具,载人参加了鬼魂的盛大晚会……此外还有下卢布雨、西装说话、焚毁的手稿还原,如此描写,只有在神话童话中出现。读到后三章觉得眼亮了,惊叹,又庄重又恢谐,不无讽刺。布氏把那些匪夷所思的事描写融合在对苏联社会生活的现实主义反映之中,创造了具有魔幻色彩的新现实。是的,后三章就像故事的点题,用哲理极大升华了故事的寓意,加增了这本书的份量。
【艺术特色: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从《大师》表现出来的旨趣、意蕴、主体情感及内在的精神来说,毋庸置疑是一种反映社会客观存在、批判揭露社会现实矛盾的精神走向,布氏也毋庸置疑地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然而从小说的形式表现,艺术技巧来说,他的创作又是对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如司汤达、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的一种反动。因为他不仅遵循现实主义创作的基本原则,像契诃夫所说的那样。“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而且反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歪曲了现实生活的客观存在形式和本来样子,创造出一种虚幻的、根本不可能存在的现实形式,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后一种方法的运用使《大师》表现出了现代派文学通常的风格特征——怪诞。】
【结构
小说分成上下两部,含“尾声”在内共33章。超自然和世俗的两个层面的构造,贯穿着四条情节的主线:当代莫斯科,地狱来访者,大师和玛格丽特的故事,还有古代耶路撒冷的事件。后面两条线索的主要联系在于,耶路撒冷的篇章是讲述彼拉多审讯耶稣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又是小说中的大师创作的一部历史小说。因此从第二章开始,小说有规律地插入大师创作的这部历史小说,其结构类同于中国魔术的盒子里套盒子的方式。四条主线以不同的方式逐渐联结起来,汇合成层次分明的一个构造体,而其中的每一条主线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自己的吐纳方式,自己的音乐性和节奏。例如,耶路撒冷的故事用坚实细腻的语言风格写成,具有严谨的古典风味,而大师和玛格丽特的故事是用现代的抒情语调写成,带有几分神经质的忧郁,是一曲罗曼蒂克的诗篇。正如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大师和玛格丽特》是一部“有关于小说的小说”;它的四条主线所编织的内部空间,给人以无限和永恒的暗示;它演绎的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在世俗的层面生活的人也可出现在超自然的层面上,获得不同寻常的体验和谛视,一种对于精神本质的鲜活而深邃的启示。】
【对应关系
小说的内部存在着一系列的对应关系。例如,“耶稣和彼拉多的故事以片段的方式呈现,有时它成为魔鬼沃兰德的叙述,有时是流浪汉诗人伊凡的梦,有时又是大师创作的部分手稿”。不同层面的故事逐渐在叙述中合为一体,也始终保持着互有区别的联系。符·阿格索诺夫指出,莫斯科和耶路撒冷两地若明若暗的呼应,也是通过一系列的对应关系得到强调】
故事有四条线。
第一条是现实中当今的的莫斯科。不信神的莫斯科某文学协会主席是个典型的唯物论者,在他看来,人不需要什么信仰,社会也不需要任何道德原则,悲观且被动。他被魔法师施法,自己跑向电车辗掉了脑袋。(这个惩罚与陀氏《卡拉马佐夫兄弟》的观点异曲同工,可阐发一下)。伊万奔走相告说看见凶手和灵异事件,要为朋友找出幕后黑手,人们不信这邪,反而把他当疯子强行关入医院。接下来,莫斯科的剧院、作家公寓和作家餐厅发生了一件件极其离奇诡异的事件。剧院女观众贪图魔法师免费提供的衣帽鞋袜,换装后衣衫不翼而飞,一个个赤条条在街上奔蹿,丢尽莫斯科母亲的丑脸。而作家公寓里,一个个住户离奇失踪和死亡,包括想侵占故去邻里楼宅的人,管理处、小卖部等处贪小便宜的人,整栋楼出现神秘鬼怪现象,一会儿着火,明明听见人声却查无人居住。
第二条线是小说家的现实生活,即本书的“大师”呕心呖血,躲在地下室苦宅数年,写了一本关于罗马帝国犹太总督彼拉多审判并处死耶稣的故事。被文坛批评挑剔,说他是宣教,后遭出版社拒绝,大师被迫害躲进了疯人医院,与诗人伊万成了院友邻居。
第三条线是小说故事本身的发展。讲述两千多年前,犹太总督彼拉多权高位重,罗马人激烈反对基督新教传入,主敎誓死捍卫旧信仰,迫于压力,彼拉多签署军令,处死了来传教的流浪汉耶酥,又受内心困扰,每个月圆之夜都不得安宁,他多希望踏上月光小路,与这位死去的哲学家畅谈,因为他说杀死耶酥那个春季尼桑月他还没有把话说完……
注意这里的称谓,布尔加科夫认为耶酥是哲学家……
(这里也不得不提圣经中记载的故事人物的背景:本丢·彼拉多,是罗马皇帝提比略于公元二十六年任命为罗马帝国驻犹太、撤玛利亚、以土米亚总督,任职共十年,期间主持对耶稣的审判,并下令把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事后向皇帝辞职。在基督教传说里,彼拉多和他妻子最后信奉基督教,后者还成为东方教会的圣徒。)可见,作家布尔加科夫写下这本书,其中部分片段是受这个故事的启发,获得灵感。
第四条线就是撒旦魔法师安排的一系列毁坏破坏活动、帮助大师和玛格丽特成全其愿望、惩治莫斯科恶人等活动。为此,他不惜㧜碎楼宅玻璃、伪造文书信件、火烧公寓和城市、将人变得愚蠢至极又极其可笑,然后扬长而去。
以上所有离奇古怪之事和时间差,全由魔法师施法把它们缝合连缀起来,弄得天衣无缝,没有破绽。当然背后是布尔加科夫高超的叙事技巧和出色架构的功劳。
英国剑桥大学斯拉夫语系教授西蒙·富兰克林:“该作才华横溢、幽默有趣,但又深刻严肃、变幻莫测,是一部激情四射的社会与政治讽刺杰作,一个复杂的道德与政治寓言,是精彩的英雄主义艺术表现,想象力的狂欢。”
这本书讽刺了莫斯科人内心形形色色的贪婪、虚荣、偷情、虚张声势、喜占他人便宜等劣性。通过撒旦的魔镜现了原形,一幅俄罗斯现实社会画卷铺展开来,让人惊恐不安。正如作者开章言明撒旦是带着一项任务降临人间的——他是来考查莫斯科人的内心的。我们也在题记中看到,布尔加科夫引用了歌德《浮士德》的名言,其实别有深意:
“……那么,你究竟是谁?”
“我是那永生作恶、永世为善之力的一部分。”
这是撒旦并不矛盾的形象,是善恶互为光明与阴影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也是作者寻求善与恶相对性和可转换性的回答。
人的善恶同体存在的辨证,就像小说中的小说中,彼拉多处死耶酥后的内心懊悔和挣扎,被良心债追讨两千年,小说家宽恕了这个愿以一世名利换取内心自由的人,终于释放出他内心的囚笼,在月圆之夜,让他与耶酥在月光小路同路并肩漫步,彼此欣赏,永远相谈甚欢又争辩下去。这是否也象征一个教徒与非教徒的融合的可能呢?
大师与玛格丽特变成空中飞人,他对莫斯科城市的爱,挥泪的告别场景,让人热泪盈眶。正如沃兰德说彼拉多那条忠诚的巨犬:“你爱谁,你就应该为你所爱的人分担命运。”不仅是是说狗之于彼拉多,说马格丽特之于大师,我想更是说大师之于莫斯科吧。显然,撒旦化身的魔法大师对世界的不公正与丑陋都作了惩罚,帮助了受困的大师,也是作者以想象寄予的希望和慰籍吧。只可惜,大师写作遭迫害躲进疯人院,撒旦救他获得公正地位,他们最后似乎并不在人间。大师和玛格丽特最并没在现实世界中的莫斯科居留,也未跟去撒旦的魔法世界,布尔加科夫把他们放在了一个遥远而朦胧不清的异邦世界,那儿美丽、惬意且与世隔绝,想象如此完美,那可是作者对集权世界的莫斯科的小小抱怨?
如作家余华所说:“在卡夫卡之后,布尔加科夫成为20世纪又一位现实的敌人,不同的是卡夫卡对现实的仇恨来源于自己的内心,而布尔加科夫则有切肤之痛,并且伤痕累累。因此,当他开始发出一生中最后的声音时,《大师与玛格丽特》就成为道路,把他带到了现实面前,让他的遗嘱得到了发言的机会。他虚构了撒旦对莫斯科的访问,也虚构了自己;或者说他将自己的生活进行了重新的安排,他扩张了想象,缩小了现实。”
文协主席柏辽兹的断头死亡是深含寓意的,“在作者看来,不相信上帝和撒旦的存在这本身并不重要,最可恶而又可怕的是那些由于不相信有上帝和魔鬼,便认为人可以为所欲为、可以任意作恶的人。”
【“2000年前的彼拉多扼杀了“善”,2000年后的现代化也抛弃了“善”,但彼拉多有一颗深沉的自我反省之心,布氏通过彼拉多要唤起现代人的良知,要让人们像彼拉多那样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从而达到与耶稣会面的境界。在小说的结尾,布氏描写了那些受魔王捉弄的贪官污吏均改邪归正,表明了他对人类重塑精神支柱的信心。尽管布氏脱离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而寻求一种永恒的极善的道德理想,他对社会的改造方案陷入到历史唯心主义的沼泽中,但他毕竟以自己的思想探索,他洞察到的种种社会问题寻到了解决的途径。
布氏对人类精神支柱的哲理性探求贯穿全书始终,在这一大主题下,作家还探讨了一系列宗教、哲学和爱情命题。布氏祈望通过宗教信仰来纯洁灵魂,借“上帝”的名义复归善道。莫斯科人的精神堕落到令人痛心的地步,正是宗教信仰失落的结果,这在小说第一章别尔奥利兹和“流浪汉”的谈话里已开诚布公地点明了,基于此,布氏对“唯理论”重新审议,提出了“知识必须给信仰让出一个位置,因为要维持道德,就必须承认神的存在和灵魂的不死”这一极具现实意义的命题。此外,小说对耶稣和魔王、光明与黑暗、善与恶等相依相随关系的多重描写,揭示了哲学上的对立统一规律。而针对玛格丽特发出的“谁要是爱,谁就必须为她所爱的人承受一切”等警世的议论,也都极富哲理色彩。”】
诗人伊万最后当了历史哲学研究所的教授,也别有深意。莫斯科城,俄罗斯,所有世界之都和国家,所有人类活动和内心,英年早逝、受尽集权迫害的布尔加科夫,早已谋划好了一个年轻而可靠的小伙子来承袭、帮他研究下去,这是文学的生生不息吧……
关于玛格丽特的形象……
2019/09/15
人物介绍
伊凡
小说开头,伊凡是位年仅23岁的诗人,颇有才华,年纪轻轻就在莫斯科的主要文学杂志上发表诗歌,并且是“莫文协”的正式成员,但他没读过多少书,对传统文化一无所知,仅靠迎合当时潮流写些应景诗,赢得名气。在他成长的时代,正流行着破坏性的反宗教思潮,他盲目跟从,成了一名无神论者。初遇沃兰德时,他声势夺人,坚决捍卫无神论。沃兰德问道:“‘如果说没有上帝,那么试问,由谁来主宰人生,主宰大地上万物的生存?’‘由人自己来管,’流浪汉忿忿然地连忙回答,实际上他对这个问题也不甚了了。”比起整天关在书房中的大师,伊凡略谙世事;但比较起老谋深算的柏辽兹,他更像个天真的孩子。
伊凡思想转变的动因来自魔王的诱惑、大师的教诲和对彼拉多故事的沉思默想。他在经历了一系列现实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冒险之后,在小说的结尾他变成了历史和哲学研究员、教授。作者要着力突出的是伊凡离开了由柏辽兹、“莫文协”为代表整齐划一的思想统辖,抛弃了以往自以为无所不知的盲目自信,开始明白自己所知甚少,需要学习历史,学习前人,还学会了尊重别人的观点、信念和灵魂;他还开始独立思考,靠自己的力量去探索真理。这些正是集权统治时代人们丧失了的宝贵能力。
总之,伊凡的认知过程虽然较为隐蔽,但是被布尔加科夫刻画得极为周全的一条故事线,展示了一个普通人灵魂觉醒的全过程,他思想的转变也正是人类精神自觉过程的浓缩。[5]
大师
大师是一位心灵高洁、不随世俗的好人,只是他的理想与时代不和,才造成了他与世隔绝的怪异性格。这位主角一直到小说的第十三章才正式登场。一天深夜,他神秘地现身伊凡疗养的精神病房,他身穿一身病员服,光脚踏着拖鞋,像是一个幽灵飘然而至。他没有姓名,自称“大师”,随身藏着一顶黑色小帽,小帽正面用黄色丝线绣了一个字母“M”,以证明自己的确是大师(Mactep)。他的生平很不寻常,是历史学家,也是翻译家,精通五国语言,他孤苦伶仃,却突然中了大奖,获得了一笔可观的收入。之后,他辞去公职,躲起来写作,一心要写就一部惊天动地的大作,可正是这部作品为他惹下杀身之祸。他只好躲进精神病院避难。[5]
大师在书中是个始终不知其姓名的人。他有才华,他本想以他创作的那部以耶稣故事为题材的小说对人世有所贡献,但是在恐怖面前他表现了人类最大的缺陷——怯懦。他抛弃一切逃进疯人院。而且居然认为这里“并不那么糟”,因为“一切听安排,无须自己思考”。他当然不可能赢得光明,只配在沃兰德那里得到永久的安宁。[6]
约书亚
与“大师”成对比的是约书亚,一个具有无限的善和爱的人物。彼拉多弃恶从善的选择最终证明了约书亚关于人的命题是一个真理,它的前提是“通过恶达到善”。布尔加科夫关于基督本质的看法,与巴赫金相同,继承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将真理化为基督其人”的思想。在《大师和玛格利特》中,耶稣形象所占篇幅不多,却是全书的核心人物。他高高至上,执掌的正是一个道德和真理的世界,是“善“和“真理”的化身。[7]
玛格丽特
玛格丽特身上凝集着俄罗斯女性的优秀品质,她那善良的心、炽烈的爱、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和勇敢的献身精神都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她得到了她应得的东西。她的最后结局可说是作者为永恒的爱情谱写的一首颂歌。[6]
柏辽兹
在小说中柏辽兹这个人物刚一出场,作者便详细的介绍了他的外貌以及姓名全称。“这头一位不是别人,正是柏辽兹·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并在注释中写到“这个姓氏不同于一般俄罗斯人姓氏,与法国音乐家柏辽兹(或译陪辽士,1803-1869)姓氏的俄文写法相同”。而两者之间的联系并非只有姓氏相同那样简单。
小说中的柏辽兹是一种庸俗的唯物论的代表,在他看来,人不需要什么信仰,社会也不需要任何道德原则,悲观且被动,而艾克托尔·路易·柏辽兹是法国作曲家,法国浪漫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布尔加科夫之所以会让小说人物与音乐家同一姓氏,有以下两点原因,第一,布尔加科夫对莫文联主席这一形象的塑造借鉴了作曲家音乐作品中的一些情节,如意外断头的死亡手法借鉴了作曲家的代表作《幻想交响曲》,而葬礼过程的描写来自于作曲家的另一代表作《葬礼与凯旋交响曲》。第二,布尔加科夫痴迷于《浮士德》,而在作曲家的作品《浮士德的沉沦》里,浮士德最终下了地狱,与原著截然相反。在作曲家柏辽兹的世界观中,悲观主义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在他的作品中,主人公们的生活通常苦闷压抑,他们背负着沉重负荷,但又不甘心命运的摆布,奋起斗争反抗,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基于此,布尔加科夫把小说人物命名为“柏辽兹”,其意图不言而喻,“柏辽兹式的悲观”使“柏辽兹”这个人物站在了小说中的对立面。[8]
斯特拉文斯基
在小说中斯特拉文斯基医生是一位天才的精神病学家,他有一双温和却充满洞察力的眼睛,而且不仅只局限于外部的揣测,有纯理性分析家的高明。当他为伊万诊断时,并不通过伊万失魂落魄的表象下结论,而是耐心地听完伊万的所有陈述,在医生眼里,伊万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病患者,而只是一个受了惊吓,精神无法平复的受害者。
沃兰德的随从卡罗维夫的外号叫巴松管。巴松管是一种乐器,其高音区的音色哀伤痛楚,中音区温和甜美,低音区严峻阴沉,断奏时则具有幽默顽皮的效果。高音区富于戏剧特色,有管弦乐队的“小丑”之称,适于表现诙谐情趣和塑造丑角形象。这种乐器的特征正好和卡罗维夫的形象契合,因为他时常用狡猾的花招戏弄和讥讽别人,但又不失幽默与顽皮。伊万目睹了柏辽兹的惨死,他请求卡罗维夫帮助自己抓住魔鬼,卡罗维夫答应他,并指挥伊万同他一起喊人来,但卡罗维夫只做了一个口型,导致伊万一个人奋力喊叫,吓跑了路人。在瓦列特剧院身为魔术表演贵宾的仙普列亚罗夫坚决要求小丑们披露魔术内幕,结果反被巴松管披露了他和情妇约会的丑闻。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卡罗维夫原来是一个义士,“在谈到光明和黑暗时,他编了一句语义双关的俏皮话,话说的不很恰当,所以这位义士后来就不得不更多的充当滑稽角色。”他作为小丑,是生活的假扮者。“布尔加科夫正是通过小丑们的机巧与智能、欺骗与直率、诡诈与公正来讽刺揭露现实的。”卡罗维夫就像巴松管的音色,充满戏谑嘈杂与玩世不恭的色彩,令人啼笑皆非。[8]
沃兰德
魔王沃兰德并不是“恶”的象征或化身。他不同于《浮士德》中的靡非斯特。他既不保护恶,更不诱人作恶。在与马太的对话中他谈到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关系,正是要说明黑暗的存在是必然的、必需的,否则就不合理。他既没有参与耶路撒冷那场旷世悲剧,也没有企图影响莫斯科的现实生活。他仅限于观察和考验,随人们去各行其是。当然,也要求人们各负其责,像《圣经》里所说的那样“死了的人都凭着这些案卷所记载的、照他们所行的受审”。他正是《圣经·约伯记》中所说的撒旦,其职司就是在上帝同意下到人间观察世人,对人们进行种种考验,考验那些只图眼前功利而不承认任何道德准则的、心中没有上帝的人。在作者看来,不相信上帝和撒旦的存在这本身并不重要,最可恶而又可怕的是那些由于不相信有上帝和魔鬼,便认为人可以为所欲为、可以任意作恶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