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
我不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我不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作者: 拾叁太岁 | 来源:发表于2020-04-08 11:08 被阅读0次

01、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一条期待值循环。

“人们对你的期待是无限的。”

打个比方来说,小时候,总有人告诉我要懂事、听话、做个乖孩子;长大后,他们继续沿着那个没说完的话题告诉我,要优秀、成熟。

再比如,耳熟能详的那句“你看看人家的孩子。”

“再看看你……”末了,就是一阵数落。

想来,也许从那时候开始,我们就已经在被塑造成为那个备受期待的人。

有趣的是,这些对我怀抱偌大期待值的,还是同一批人。

就像我曾在抖音上刷到的评论:

“或许你不知道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可你却知道,他们希望你成为的是一个怎样的人。

说起来,这倒是像某一个不知名的比喻:

“我觉得自己像一块橡皮泥,随意捣鼓,为能满足他人的期待,可以把自己捏成任何形状。”

想来也无可厚非,只是这其中让人费解的是,明明我一直在这条期待着的边界勤勤恳恳,却怎么也赶超不过它。

曾听人说,一个“乖孩子”的背后,要不断地去满足他人的期待。

可是,期待值是没有边界的。

02、

记忆中,隔壁邻居家小孩是个十分优秀的人。

至于怎么个优秀呢?在我学会玩泥巴的年纪里,人已经拉起了小提琴,而在我试图早恋的年纪,人却已经是省围棋冠军,当然还远不止这些,美工,绘画,书法……

总之就一全才。

而这其中最令我感叹的是他满满当当的课程表,说是五花八门不都毫不为过。

当然,当年作为学渣的我是不配想通这些的。

以至于很多时候,我都感觉问号我有好多小朋友……

自然,像他这样的“乖孩子”无一不是备受称赞的对象,至少在我爸眼里,这和他家的“兔崽子”完全就是天壤之别。

这样的比较一直持续到了初二那年。

年末,他随父母搬去了大城市,此后我们也在记忆的末梢渐行渐远。

而再次见面,便就到了今年暑假。

时光一晃而过,岁月将那个稚嫩小男孩磨上成熟的气韵的同时竟也染上了一层伤感,而依稀可辨的熟悉影子,也依旧忙忙碌碌。

同小时候一样,他依旧不爱笑,性格温和的要命,却在我谈到羡慕他年轻有为的间隙,微不可查的将眉头蹙得越发厉害了,仿佛是向全世界诉说,他其实过得并不高兴。

良久,他谈起了小时候的回忆。

他说:“不知道你还记得不,我其实当时特羡慕你,可以不用在意他人的看法,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我不一样,他们给我带上了一个所谓“乖孩子”的枷锁,然后让我用了一整个青春来挣扎。”末了,他无奈的笑了笑。

无可奈何中,我仿佛看到了那所谓乖孩子面具下的绝望,却也怎么也不敢质疑他的选择。

要知道,在无数家庭里,望子成龙都是无数父母的心愿,而一个“乖孩子”的背后,就是要不断地去满足这个期待。

也同他一样,有数千万的人做出了与之相同的选择,而这些的源头,只是一句

“你应该这么做”。

03、

早些时候听人说,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某种期待。

或许是优秀卓越,或许是普普通通,也或许,你也说不明白具体是什么,可能只是一个眼神,一声叹息,一句夸耀……

不可否定的是,仅仅是这些微不可查的期待便可束缚人的一生。

它伴随了一生的成长,也在某些必要时刻给予了我们前进的目标,不可或缺的让我们成为了更好的人;但同时,也正是由于某些无限期待值的存在,也让我们逐步固化,逐渐丧失了自己。

从孩提时代的敦敦教导,到成年后的生活规划,很多时候,无限的期待也像是束缚人的一种道德绑架,明明不尽情愿,却让人不得不顺从。

而“乖孩子”这个词,到底是带有几分符号的暧昧性,不说好也不坏,只是不同于语境下人们做出的反应不尽相同。

我在想,或许一直对我怀抱期待的你也从未想过,你对我的期望也曾是我人生路上的包袱。

而我,却不敢轻易甩掉。


04、

心理学研究上,有一种讨好型人格,简单说来便是隐藏自己的情绪,迎合别人的期待,试图讨所有人的喜欢。

但这其中存在的问题是,当你在无数次压抑了自己的内心,努力满足期待时,又会陷入下一个更高的期待之中,逐渐产生“我不够好”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否定。

甚至于,或许在某一天,我们被迫收敛住的锋芒也会像弹簧一样,在逐渐压缩中寻求一个可谓的时间反弹。

而或许你也不会想到,在经过无休止的期待值累积下,最终形成的是一种反胃的感觉。

蔡永康在《说话之道》中采访中也说到:“ 很多事情应该与不应该都是道听途说的,别人设定的应该是你永远都做不完的。”

想来,人生短短几十年,我们不能全然沉浸在他人所期待的世界里,因为无论你再怎么努力,都不可能满足所有人,让所有人都喜欢你。

而无限的期待,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05、

电影《无声告白》中说到“我们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摆脱他人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事实上,人是社会性动物,从一出生开始,便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某种期许,而往后的余生,我们似乎都在寻找自己和发现世界的过程中度过。

日本作家岸见一郎、古贺史健也在书《被讨厌的勇气》中借用阿德勒心理学提出了“课题分离”的主张。

书中指出,我们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是因为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别人对自己的课题妄加干涉引起的。

他主张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其中,他说到“我们没有必要为寻求别人认可而表现自己。人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他人的评价,那最终只能活在别人的人生里。”

而我想,或许我们需要正是这样一种被讨厌的勇气,成长意味着独立,这考验的并不仅仅指行为的独立,更多的是思维的独立。

“问题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样子,而在於「你」是什麼样子。”

说到底,我们都不可能一辈子在别人的庇护与期待中长大,而成为你自己则是你致力一生的话题。

匆忙一生,只希望回头检视时,我依旧怀抱对自由灵魂的敬畏,也不至于重蹈《无声告白》中的悲剧: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不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iz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