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8日,我在简书写下了第一篇文章,至今已经3年多一些的时间了。最初选择简书平台,其实就是因为一个朋友自己老是在简书上发表文章,然后发到朋友圈里。当时,我在写自己行业的专业文章,因为一直以来我就有写作的习惯,想用书写行业文章的方式,整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行业知识。
当时我没太多想平台的问题,只考虑了一下微信公众号。但是微信公众号要持续更新,这个压力我承受不住。我所想的,就是做一些自己的沉淀,并没有想说给太多的人来分享,仅仅就是做一个自嗨的写作而已。然后我发现,简书恰好就是这么一个平台,你可以自由的写,没人关心你是不是连载,也没人要求你必须要写。于是一拍即合,就上了简书平台,完全没有考虑自己写的文章是不是有人看,也没有考虑自己写的文章有没有收入。
我就这么断断续续、有一搭没一搭的写着自己想写的文字。前期很多文章,都是十足的干货,也是我自己对行业的深度认知,每篇文章都非常长。甚至一些同行朋友说,看我的文章看不下去——没有配图,没有打趣,只是条理清晰地写着自己的思考。但我没有在乎他们是不是能够看得下去,我要的,仅仅是自我的抒发。那段时间的文章不多,但是每一篇都是有深度的,尽管简书上点赞率很低,尽管钻的收入很低,但是阅读点击率是很高的,大约一些行业内的人在帮我转发吧——没人告诉我,我也没在乎。其实挺感谢简书的,在一篇篇文章写下来的时候,我逐渐认识到了自己是可以写好文章的,即使干货的文章、完全不顾及读者的文章,也是有人在阅读的——当然是这个人恰好需要。
21年开始自由工作,时间相对比之前的高压工作来得自由了很多,但文章也并没有一直写着。某天,看到一个微信朋友,在简书上日更了一千多天,不由自主地佩服起他的坚持的勇气来。然后好奇点开了他的文章读了读,哎,实话是太惨不忍睹了——怎么可以把文字写得这么差呢?很难找到好的文字,偶尔有那么一篇。尽管是这么评价他,但是他的坚持也让我看到了一个可能——他,一个不怎么会写文字的人,都可以坚持写;我,一个不敢说特别能写但也的确可以写得至少比他好的人,为什么不能坚持写呢?特别感恩那位朋友的坚持,也给我打开了日更的大门。
日更不是件容易坚持的事情,第一次写到四十多天、快五十天时,断更了。当然,不是我那天没写,而是等我写的时候,已经到凌晨了。那段时间特别忙碌,天天加班加点工作,事情也做不完。当时,挺沮丧的,差一点就放弃了。但是,想到自己不是为了日更的天数而来写文章,仅仅是让自己保持写的习惯,于是沮丧了几天,但同时又开启了第2次日更,今天是第40天了。
回想起日更的日子,还是挺有意思的。有时候事情过多,或者没有什么太多东西可以写,确实有口水文。但每一篇的写作,我都尽量往好的方向去写。偶尔灵感来袭,无法抑制的写作冲动,会在深更半夜把文章给写好,而且还兴奋不已。只是这段时间的写作,集中在散文写作上了,记录生活,记录个人思考,不如从前写作那样有深度了。不过,也挺好,每天来简书写作,已经成了我习惯了。哪怕有时候陪孩子睡觉,半夜惊醒发现没有日更,于是赶紧起床来写几句,每次都会为离凌晨还有5-10分钟而沾沾自喜。可见,在简书日更已经成了我刻入潜意识的事情了。
感谢和简书一起走过的日子,感谢简书给了我一个自嗨的空间。但所有的文字,都成为了我生活中难忘的印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