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到通知,要求我们今天中午一点半开始“充电学习”,有幸聆听了李老师的经验分享!
李老师开篇说“此次学习,我希望大家最终能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学生们轻轻松松学语文!”
单元整合教学,就是把一单元的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根据教学的实际进行编排教学内容的重组。李老师个人认为凡是有能为我教学服务的内容,我都可以拿过来和我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这是单元整合教学,注意是把一单元的内容,有时候我们甚至打破单元的界限,甚至打破单元的界限,这就需要老师自己的一种水平与能力,你要去重新解读,重新组合。 单元整合教学不是对于单元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相加,更多的是基于课程标准下的语文知识与能力方法的整合。真正的整合是一种内在的整合,是基于新课标下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语文方法的整合。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30660/ce80e0109bf83c97.jpg)
这句话很多老师在写文章的时候用,但往往会断章取义。有的老师只会取“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对这句话当中,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后半句,要是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老这一句话就受益了,我们语文应该怎么教?教什么?语文的两大学习重要任务就是阅读和作文。
预习指导课,五六年级就要自主预习课。三四年级在预习指导课当中让孩子读了课文,提出他不懂的地方不明白的问题。这也符合我们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单要求。在预习课当中的第五部,李老师主张叫习作早放题,为什么要在这里要放题呢?她就把这一单元的习作的要求提前告知孩子,让学生在学习这一单元内容的过程当中去找米下锅。那整合策略是什么呢?整合策略很就是重视语用,这里的语用实际上就是语文要素,我们把语文要素称之为语言训练点,我更喜欢语言训练点这个词,因为这老师们一听就懂。进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我们要学会恰当的取舍。平时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就按这四步来。第一是确定要素,第二是制定目标,第三是内容研讨,第四是内容整合。
教师用书知识点,训练点很明确。但是如果老师不去深入的研究,那会很难。所以我们在平时在备课的时候要做到三读,解读课标精准确定目标;研读文本明确作者意图明确;研读用书,课后题等明确编者意图。李老师说《语文课程标准》就好比喻我们国家的宪法,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工具。语文课程标准它是一把尺子,所以我们一定要读这本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30660/1cee7c691c007d8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