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书评

作者: 柒侠传 | 来源:发表于2018-11-25 17:23 被阅读137次

高一七班  22号 吴健鑫

这周读了《苏东坡传》,对苏东坡的聪明才智感到惊叹,我便去研究了他为什么能有如此高的造诣和天赋。

当我读到第三章时,写的就是苏东坡的童年与青年时期。

东坡六岁便读书,十岁就能写出令人惊叹,绝妙的诗句。在8到10岁之间,他的父亲进京赶考。东坡与弟弟苏辙便在家由母亲管教。其中有一件事就是她教儿子读的是一个勇敢无畏的青年范滂的故事,小东坡抬头问母亲说,他长大后要做范滂这样的人母亲愿不愿意。母亲的回答是“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这里令我为之敬佩。11岁时他就进入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父亲虽然没有考上,但对孩子们却充满了希望。之后他们父子三人一同进京赶考。当时的考官正是欧阳修,发现了有一篇文章写得绝妙,他以为是他的学生曾巩写的,不好意思给他第一名,就给了第二名。之后他很想知道是谁,就撕下名条一看,竟是苏东坡!他后悔莫及,但是苏东坡没有一点计较的意思,他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令欧阳修赞叹不已,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他们之间既是好友,又是“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欧阳修在苏东坡的仕途上寄予的帮助,苏轼也把欧阳修当作恩师一样。

通过阅读卷一不难看出,东坡能有着极高的文学造诣,能够有如此造诣,他童年时代:内在因素是自生的天赋,善于思考;外在因素是母亲的教育(但是母亲的教育侧重于对苏轼思想性格的影响),老师的启蒙(老师的赞扬,鼓励教育以及了与解答的疑惑,引导他接触社会上的文坛先辈),家庭氛围,社会时局等。他青年时代:勤奋求学(熟读经典,抄写诗句);父亲传授纯粹雅正的文风,还有弟弟亦师亦友,相互促进,家庭图书架满等。

于是,在父母老师弟弟的言传身教下,在安宁崇尚文学的家庭氛围和社会时局的滋养下,在自身的天赋和努力得拼搏下,中国文坛诞生了一位文豪它足以光照千古,永垂不朽。

相关文章

  • 涤荡世间污秽,唯有初心不改

    ——《庆余年》前三卷书评 ...

  • 卷一书评

    高一七班 李思逸 林语堂,总能以以一种超脱与悠闲的心境来旁观世情,所以他的文字常常氤氲出一种超脱淡逸,亦庄亦谐的格...

  • 卷一书评

    高一七班 9号 冯旖彤 此处总地概括:东坡先生自出世以来便注定不凡。 以出生年月为例,根据中国古代的计算法。他还不...

  • 卷一书评

    高一七班 22号 吴健鑫 这周读了《苏东坡传》,对苏东坡的聪明才智感到惊叹,我便去研究了他为什么能有如此高的造诣和...

  • 哈佛商学院管理全书第六卷

    每次写这个系列丛书的书评都像在糊弄一样,无从写起。最后一卷的书评吧,剩下的几卷当读物理解。 哈佛商学院系列丛...

  • 卷二书评

    180701 《苏东坡传》的卷二带我们走进了苏东坡的壮年时期。 纵然苏东坡才华熠煜,在仕途上他仍需由低级而上升。1...

  • 卷二书评

    180746 姜昊天 林语堂先生应该是非常喜爱苏东坡的,在他的《国学拾遗》中就曾提过“换句话说,庄子是中国最重...

  • 卷二书评

    高一(7)班 冯旖彤 9号 少年别去,迎来壮年,这是苏东坡仕途时期。在这个仕途时期,子由与他就像藤蔓与树干,彼此相...

  • 卷三书评

    180742 苏东坡对杭州的贡献 苏东坡不仅仅是一个文人,更是一个政治家。可以这么说,他是一个设身处地为人民着想,...

  • 书评「羊皮卷」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句话对我影响特别大,同样对于任何人来说,只要你有坚定的目标,远方的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卷一书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op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