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耳双生
最近两天的头条视频里,推送的都是流浪汉老沈,他现在的称呼,是沈大师。
爱看书的老沈成了沈大师穿着破烂蓬头垢面的沈大师,身边围了很多衣着光鲜举着手机的人。
这场面本身是一种强烈的反差。
网络让他红了,火了。
真正意义上的流浪街头数十年,一夜火遍抖音圈。
但看起来,沈大师身边看热闹的多,蹭流量热度的更多。
讨论知识不过是个幌子,关怀备至的更是寥寥。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这都无可厚非,毕竟,此心安处是吾乡。
也许流浪才是他心灵真正的安放。
家人、朋友、社会的评价都不足以让他心安。
只是,旁观者带着别样的目的来,
不纯粹还装出一副道貌岸然关怀备至,那就有点怪哉。
也许,在老沈看来,身边这满眼望去都是一些无处安放灵魂的俗人。
从视频里,这位看似衣不遮体的沈大师,除了打扮,谈吐完全不显可怜,落落大方、满腹经纶。
反倒看起来,坐在他身边这些衣着光鲜的人群,对比下显得功利且卑微。
物质上你无法选择富裕,但心灵的富裕足,其实还是相对自由和可选择的。
最简单的,最低投入的,不就是端起书来读一读吗?
看到一个视频,老沈对着将他如朝圣般围着的人群,笑着说,:
他现在最恨网络,因为网络影响到了他。
他还说,他在这里路边拾荒,坐路边看书已经看了二十年。
可最近突然的人山人海,影响到他看书了。
也是,这网络,究竟是帮助我们看书来的,还是影响我们看书?
这还真是个问题。
回想下,自从有了网络,是不是反倒用来看纸质书的整块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似乎看看手机就可以得到很多信息。
似乎刷刷视频就可以得到很多知识。
可有多少变成了自己掌握的东西,实际上很少。
不是系统化的阅读,只是碎片化的浏览,产生不了知识,只会生产出更多的焦虑感。
若不是因为焦虑感,这群围观的人,自也不会纷涌而至的来看一位捡垃圾为生的沈大师。
也许,一切还真都源自,书读得太少,却想得太多罢了。
有段视频里老沈是这样调侃的:
早知道多读几本书了。
我才读了这几本书,人就来了这么多。
如果我再多读几本,人估计都要挤到马路对面去了!
一位流浪的大师,映射出的恰恰是人间百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