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读书
从“怙恃”开始说起......

从“怙恃”开始说起......

作者: 上善若水山西太原 | 来源:发表于2021-04-15 00:05 被阅读0次
    中国人称父亲为“椿庭”,“椿”堪称为“父亲树”

    春夜寂寂,在电脑上闲闲溜达,冷不丁看见一组看上去怪怪的文字表述——

    1、不要对于怙恃讲不礼貌的话。2、怙恃不在家时你要照顾好自己。3、小的时刻,我总把怙恃对自己的爱算做理所当然。4、感恩怙恃从点滴做起。 5、怙恃向子女报歉,是丢体面的示意吗....... 

    看得出来,上述文段里的“怙恃”所指都是父母。

    之所以以“怙恃”代父母,甭问源于“幼(少,早)失怙恃”或“失怙”“失恃”的表述。的确,“幼(少,早)失怙恃” 的意思是从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生活无依无靠,很是艰辛。查,“无父何怙,无母何恃?”一语出自于《诗·小雅·蓼莪》,后来人便用“怙恃”借指父母。

    那不结了,既然可以用来借指父母,那本文一开始的怪怪文字表述,不是也就不存在问题了嘛。

    错。

    这样说吧,“父母”一词来个同义(近义)词的话,大致如下:双亲,二老,爹娘,爹妈,堂上,大人,高堂,椿萱,椿庭,萱堂,严慈,严父慈母,家严,家慈,考妣,显(先)考,显(先)妣.......这些个词语基本上都可认定为“父母”的代称。

    但是,每个词有每个词的使用“场”。就像一个幼儿,在自己家你可以很放肆甚至来点小破坏,那叫调皮可爱,淘气顽劣;但到了别人家,你依旧在家一样随着性子来,缘低爬高,东躲西藏,那就有点没规矩缺教养了,不是“最喜小儿无赖”,而是“尤恼小儿没教养”了。

    就像上述的“父母”替代词吧,如果你给父母写信,那抬头“双亲,二老,爹娘,爹妈,堂上,大人,高堂”大致皆可;而“椿萱,椿庭”,萱堂”,就带些文学意味,诗歌抒情,散文述思,再好不过,“堂上椿萱雪满头”;而“严父慈母,家严,家慈”则强调自幼而始的家庭教养,倘若你放学回家进门就喊“严慈”或“椿萱”,保准会令父母一愣一愣,怀疑自家孩儿是否突发神经病了。而“考妣”呢则只能出现已故父母的牌位上,贬义色彩很明显的“如丧考妣”正由此而来。古代倒是有以“考妣”称在世的父母的情形,如《尔雅·释亲》:“父曰考,母曰妣。”晋郭璞注引《苍颉篇》:“考妣延年”,但那早已不是两千年前的用法了嘛,而现在呢只能在牌位上出现,连招魂幡上也不能那么写而只写“父(或母)佛光接引”什么的,否则即便召回来不还是个没呼吸的对不?

    在回到“怙恃”这边来。“怙恃”,读音hù shì,本意为依赖、凭赖、倚恃。后来被借用为父母的代称,本意借用意并行不悖。忌讳在于,当“怙恃”跟父母无关时,其词性通常带贬义,如怙恶不悛,怙恶不改,揽权怙势,怙富,怙宠,怙强、怙势凌弱,怙才傲物;“恃”呢简直是十二分的贬义,简直就是个二愣子:恃强凌弱,有恃无恐,恃才不学,心无所恃,恃才矜贵,恃勇轻敌,心无所恃,恃才放肆,恃才傲物等等。

    也就是说,也只有与“失”组合时,怙恃二字才很明确地指父母:失怙,失恃,怙恃双失.....且主体多指未成年,需父母照护拉扯之时。若父母死时已然七老八十,那就不能说“失怙”“失恃”了而是归天,仙逝,下世,升天,寿终正寝,老了去了等等。

    总而言之,年轻人欲以文字显示我之独特,我之与众不同没有问题,但落笔时尚需对咱汉文字以及其业已成为语法的习惯表述尊重一点,否则,标新立异不成而有“恃玩”(任性逞强)之嫌了。

    中国人称母亲为「萱堂」,「萱」代表母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怙恃”开始说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sg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