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阅读书籍收录
永澄老师讲故事系列 | 永澄老师读书历程

永澄老师讲故事系列 | 永澄老师读书历程

作者: 吉祥君 | 来源:发表于2019-04-21 22:57 被阅读105次

    最近又听了一遍永澄老师分享自己阅读故事的音频,发现喜欢读书的人,阅读过程大都相似,都是从兴趣开始泛读,慢慢找到自己的方向,然后打造出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永澄老师最开始读书是初中时候,那时候喜欢玩《三国志》这款游戏。因为不认识游戏中的人物非常不爽,所以当他发现《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和游戏里一样时,就废寝忘食的读了起来,从此开启了他的阅读之旅。而这一读,也让他把《三国演义》读了不下二十遍。

    后来上高中,又开始看金庸老先生的作品。金庸先生书里的江湖,可以说是每个男孩子的向往——刀剑如梦,爱恨情仇。永澄老师当然也逃不过上课偷看、下课躲着看、晚上熬夜看的命运,反正就是想方设法抠时间读。

    好不容易到大学以为可以随心所欲的读书了,结果图书馆的两排书架都只有photoshop相关的工具书。那时老师爱臭美,想把自己的头p到肌肉男身上。所以,就抱着作图和自媒体相关的书使劲儿钻研,这一啃就是三年。

    老师每学一点就回去练一练、改一改图,结果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练成了技术大神,还没毕业就被破格录取到学校的新分院当了老师。

    这样的经历也是厉害了。

    老师教了4年书之后,去了发改委工作。

    那时候其父提醒“应该读点人文的书学学交际”,永澄老师想,那得先学一下怎么阅读,于是就找到了《如何阅读一本书》。读起来之后发现根本读不懂,然而白羊座永不服输的拼劲,让他想尽各种办法死磕。

    一开始用了最笨的方法——抄书,抄了7个月。但效果不大,于是就把书全部剪开,看每段和每段之间有什么关系。慢慢的开始有了点感觉,就想着去教别人,因为教是最好的学,于是搞社群给别人讲。

    《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不仅自己读了二十多遍,还给学员们领读过,现在还能在喜马拉雅上找到老师的领读课,讲的非常棒。

    就这一路读来,还发展出“每天读20页书”的方法,甚至把《国富论》《资本论》这样的书都啃完了。

    另外一个故事就是,2011年读的《部落:一呼百应的力量》。老师从中学到了做社群的方法,于是按照书中的四要素去尝试,结果取得了极其优秀的成果,事情越高越大,最终选择从发改委辞职,开始创业,也就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进化俱乐部”啦。

    可以明显看出,读书和永澄老师的职业生涯密切相关,给他的人生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那么作为我们,能从中领悟到什么呢?

    一、把书读起来,不要停

    我们会发现,那些事业做得很成功的人,没有不喜欢读书的。就像查理芒格说的,他认识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都阅读的。而他自己,也是“只要手里有一本书,就不会觉得浪费时间”

    再反观我们自己,是不是很多人毕业以后就很少读书了,或者会读书,但很难读完一本书,在阅读上存在很多困难?

    那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开始去阅读?怎样正确的阅读呢?

    1、从兴趣开始,从简单的开始

    心理学上讲,我们的大脑有两个系统,系统一负责感性情绪部分,系统二负责理性决策部分。我们形象的把系统一称作大象,系统二称作骑象人。

    大象会对我们有一种保护机制,一旦发现有威胁或危险,就会迅速反应,或反抗或逃跑。

    当我们的骑象人做出理性抉择之后,如果大象不配合,那么就很难有正确的行动。

    骑象人想驾驭好大象,就需要让大象知道“这不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反而很有趣”,让大象的情绪得到释放,那么它就会停止“保护”,并且很愿意去尝试。

    所以对于读书这件事,我们也可以想办法让大象停止“保护”,比如说从自己的兴趣开始,再比如说降低难度。

    就拿我自己来举例,大学的时候曾经读了很多书,都是基于兴趣而读的,像《鬼吹灯》《明朝那些事儿》都是整夜整夜躲在被窝里读完的。

    毕业以后觉得应该要读点有用的书,于是买了《如何阅读一本书》,想学习一下阅读方法。结果阅读方法没学会,连阅读习惯都丢了。

    因为这本书实在太难了,每次读了前边几章就读不下去了,索性就不读了,然后什么书都不想读了。

    但最近,我又想学习一下阅读方法,于是买了很多跟阅读相关的书籍,有难有易。

    一方面,我从简单的书开始,比如《洋葱阅读法》,图文并茂、逻辑清晰、又小又薄。另一方面,我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对于《如何阅读一本书》这种比较难的书,不求读懂,只要耐着性子看完一遍就行。

    结果,仅这一周时间,我就读完了5本书。

    所以,我们的大脑其实是很好哄的,只要了解了运作原理,制定合适的策略,想要“行动力”就很简单了。

    2.每天20页,总能读完一本书

    每天读20页书,既是一种好的阅读习惯,也是“化难为易”的绝妙方法。

    永澄老师每天读20页书,啃完了大部头的《国富论》《资本论》。我们也可以每天读20页《穷查理宝典》《未来简史》,总有读完的时候。

    小六老师用每天等班车的半小时,花一年时间读完了《大秦帝国》。我们也可以每天利用碎片时间,读完《巨人的陨落》《三体》。

    其实,读完一本书并不难,难的是我们总是给自己找各种借口来自我设限。

    太忙了没有时间!

    读书有什么用呢?我从工作中也可以进行学习啊!

    我也想读书,可是没有环境啊,家里太吵闹。

    只要我们不是真的想做一件事情,就可以找出来100个理由不去做它。

    所以如果我们真的想开始阅读,那么随便找一本感兴趣的书,开始读就好了呀。哪怕只是五分钟,哪怕只是读两页,一旦开始去读,最困难的部分就已经被我们克服了。

    不管是每天五分钟,还是每天五页书,只要养成了习惯,读完读透一本书,就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二、学精学透,学以致用

    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中讲到,成年人的学习应该是以解决问题为主,而不是为了获取知识。读完是当头棒喝,这说的不正是我这样的学习者吗?为了获取信息和输入快感而学习。

    阅读也是一样,主食阅读应该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而我还停留在划线、摘抄的阶段,读了些致用类的书籍,却从来没有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想要通过读书获得成长,还是应该向知识大咖们学习。不仅把学到的东西教给别人,还不断的进行尝试,在生活和工作中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1、教是最好的学

    那些成长特别迅速的人,之所以乐于分享,就是深谙“教是最好的学”这个道理。

    知识是在不断的重复过程中,被链接、理解和记忆的,而分享就是不断重复的过程。在分享的时候,我们需要收集更多相关知识,不断调用旧有经验,在整合和链接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就像我们听了一门课程,只是记了笔记是不行的,可能过上一两天就忘了80%。但是如果我们理出逻辑、搜集案例,整合之后讲给别人听,如果对方听懂了,说明我们自己理解的也八九不离十;如果对方有没听懂的,我们就知道自己哪里存在问题,然后再回过头去继续学习。

    永澄老师讲故事系列 | 永澄老师读书历程

    这也是遵循了著名的学习金字塔模型,只有主动的学习,积极的分享,效果才会更好。

    那针对阅读,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分享呢?

    其实,分享的途径很多。我们可以把书中学到的一些重要概念提取出来,讲给别人听。也可以读完一本书之后,梳理出大纲,找出其中的重点内容或者对自己最有帮助的点,写成一篇读后感。段位高的,甚至可以写成听书稿和拆书稿,卖给各大知识平台,让千万人看到自己的阅读成果。

    2、大胆尝试

    阅读致用类的书籍,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实际的问题。如果我们只是读完就把书扔在一边,那代价是很大的,不仅浪费了时间,还不能解决问题。

    就像我阅读《快速阅读》这本书,书中讲了很多提升阅读速度的方法。如何辅助阅读?如何拓宽视野?

    如果我看到这些方法,只是随意一瞥就翻过,那么,我的阅读速度永远都提升不上来。除非我按照书中讲到的方法,每天定量练习,定期进行测试,一段时间之后,我的阅读速度才有可能提升上来。

    关于运用,我们可以学习拆书帮的做法,用便签来掌握知识、解决问题。

    比如我在《非暴力沟通》中学到一个观点:区分观察和评价。我就可以用一张便签写下使用场景,如:下次再想督促老公读书的时候,不要说“你太堕落了,不知道多读点书”,而可以说“你最近一下班就瘫在沙发上打游戏、刷头条,好久都没陪我看书了,是不是有点放纵自己了”。

    如果我们把“解决问题”作为首要目标,那么在阅读的过程中,随便翻一本书都可以找到许多可以运用的知识。

    阅读并不是件困难的事,只要我们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读,就知道应该怎么读,需要得到怎样的结果。

    所以,读一本书之前,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读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永澄老师讲故事系列 | 永澄老师读书历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ts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