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史海泛舟诗词故事散文随笔专题投稿
《诗经》里的才女——许穆夫人

《诗经》里的才女——许穆夫人

作者: 水乡醉客 | 来源:发表于2017-09-12 08:37 被阅读904次

我曾经感叹过,中国的历史是男人写男人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女人始终是男人的陪衬者,在女子无才便是徳的思想的统治下,女人基本上是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所以读书做官,著书立说是男人的事,而女人只要相夫育子,做贤妻良母就行。因此,男人不但霸占了政治舞台,同样在中国的文坛上也是青色一片。即使是中国文化的最高潮的唐宋也不例外。但是,在一片青绿色的芳草地上也有香花如雨,也有仙姝奇葩,她们承受雨露,香艳无比,美丽绝尘。在此,我谨向大家推荐在中国历史上有名有姓的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

在《诗经》的作品中,大多是无名之作,但是,《竹竿》《泉水》和《载驰》三首诗被公认为许国的许穆夫人所作,因此,她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诗人。

春秋时代,群雄纷争,乱象环生,生在那些王府的公子和小姐们,一边是衣食无忧,尊贵荣华,那是幸运,而另一边,他们又随时处于风口浪尖中。男儿或继承父位,成为下一个王者,或者就死于骨肉相残的刀箭之中。公子小白和公子纠的争斗,公子姬朔对公子姬及的残杀就是例证。同样,那些受到特殊宠爱的千金小姐们生在侯门也不是好事,因为她们的命运始终与国家有关。她们往往被作为国家外交的牺牲品。许穆夫人的母亲齐宣姜就是一例。

齐宣姜的婚姻是不幸的,那段父夺子婚的丑剧就发生在她的身上。同时姬朔和姬及~姬寿的故事也是她一手导演的.卫宣公死了,宣姜作为为齐国效劳的工具和作为卫国传宗接代的机器的功能并没有终止。她又被转嫁给了卫宣公的另一个儿子昭伯顽(姬及的同胞兄弟)。我们的许穆夫人就是这场复杂的婚姻的结果。

不管她的出生怎样,而作为一个生命她是美好的。她继承了姜家的高贵血脉,和她母亲一样生得皓齿明眸,而且天生聪慧,能文善诗。她渐渐长大,很快的又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和她母亲一样,天生丽质的她又是卫国外交的一笔资产。聪敏的她早已明白丁自身的价值,她没悲观,但她有一个更大胆的想法,与其让别人选我莫若自己去主动出击选别人,反正自己是效忠国家的工具,嫁弱国不若嫁强国。后来卫国发生的动乱证明了她的想法的正确,但是,她的婚姻由不得她做主,她终被嫁给了弱小的许国,成为历史上有名的许穆夫人。

告别了生她养她的爱她的父母,告别了手足情深的兄弟姐妹,告别了故乡的弯弯的小河,还有那青青草地,再见了一切的一切。从此后,回首故国月明中,此情只侍成追忆。几年后,她常常忆念起少女时代的美好时光写下了一首清新自然的《竹竿》诗。

藿藿竹杆,以约于淇。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女子有行,远兄弟姐妹。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

巧笑之磋,佩玉之傩。

淇水悠悠,桧楫松舟。

驾言出游,以写我优。

这是一首带着淡淡忧愁的怀旧诗,她在异国他乡回忆她少女时代和同伴们在一起钓鱼的快乐情景,抒写了她在远嫁后思念故乡又不能再回到过去的忧伤和愁绪。

钓鱼竹竿啊细又长,儿时曾经和伙伴们垂钓在淇水旁。少女时光怎能忘怀,可叹路远不能回故乡。汩汩肥泉流在左方,哗哗的淇水流于右旁。女子长大了要出嫁,远离了兄弟和父母。涓涓的淇水在右方流,清清的肥泉在左边淌。皓齿明眸一女郎,身上环佩叮当有声。淇水欢快地流淌,驾着小舟划动双桨。顺水漂流到远方,把一切的忧愁全抛去。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对于一个远嫁他乡的女子来说,故乡的一泉一水,一草一木都是内心里最柔美的风景。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是她生命中永恒的主题。她每时每刻都在关心着她的娘家卫国的一举一动。她在另一首《泉水》中更深情地表达了自己忧国怀乡的心情。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

有怀于卫,靡日不思。

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清丽的泉水和涓涓的淇水是互依互连的,我的心时刻关怀着我远方的卫国,我的思念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常常和身边的姬姓姐妹们怎么才能帮助自己的故国。

出宿于沫,饮钱于祢。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

载脂载辖,还车言迈。

遄臻于卫,不瑕有害?

想起出嫁时,曾经寄宿在沫水,喝饯行酒在一个叫祢的地方。女孩子要出嫁了,要离开父母兄弟了。告别了我的各位姑嫂,还有我的姐妹们。给车加上油啊,假如就此回头,快速地回到我的卫国没有什么不好吧?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

思须与漕,我心悠悠。

驾车出游,以写我忧。

我思念肥泉,常常为之叹息,想起须和漕这两个地方,我的心就非常忧伤。驾着马车出游,这样可以排解心头的忧伤。

如果许穆夫人的思想和行为仅仅是停留在对祖国的思念和对往事的怀念,那么她就不会感动一代的中国人,她的人生的最辉煌的一首是载驰救卫。她的这一勇敢,大义的行动被记录在<<载驰>>中: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

驱马悠悠,言玉于漕。

大夫跋涉,我心则优。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

视尔不臧,我思不远。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

视尔不臧,我思不闷。

陟彼阿丘,言采其虻。

女子善怀,亦各有行。

许人忧之,众稚且狂。

我行于野,芄芄其麦。

控于大帮,谁因谁极。

大夫君子,无我有尤。

百尔新思,不知我所之。

车马疾驶快奔走,回国慰问我卫侯。马行归途路悠悠,行旅匆匆到漕邑。大夫跋涉耒追赶,我心哀伤又忧愁。没人赞成我赴卫,要我返回万不能。你们想法都不好,不是我思不深远。没人赞成我回卫,想要阻止也不能。你们想法都不好,不是我思不谨慎。登上高高的山冈,采集贝母解愁肠。女子多愁又善感,各人心里有主张。我在郊野忙行驶,麦子繁盛又茂密。前往大国去求援,依靠谁来帮我忙。许国大夫君子们,不要再把我来责备。你们纵有百般汁,也不如我亲自去。

从《竹竿》和《泉水》中,我们已经体味到了一个远离故乡的女子对自己的母国的深厚的爱恋,同时也还有无限的关怀和担忧。其实这种担忧由来已久,而且这种担忧终于有一天成了事实。

那当政的哥哥卫懿公是一个玩物丧志的人。他喜欢养鹤,不但把心思用在养鹤上,而且连军晌也不发,当外来敌人入侵时一个国君竟调不动军队。最后只好杀鹤抚军,仓促迎战,但军心涣散,没有战斗力。一国之君屈死于敌人之手。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许国,闻此噩耗许穆夫人伤口欲绝,忧心如焚。此时此刻,她人生最光辉的一页就此展开,她不象一般的弱女子那样只会流泪,她敢于挺身而出,力排众异,冲破许国君臣的阻力,带领众姐妹,星夜兼程,疾驰卫国,欲救国准。

如果凭文才,许穆夫人只留下三首诗而已,算不得惊天动地,但是她的才智,她的气慨使她名扬千古,她那千里奔驰赴汤蹈火的精神让那些胆小如鼠的男子汉汗颜。她无愧于笫一才女的称号。 (本文参考资料《诗经译注》)

相关文章

  • 《诗经》里的才女——许穆夫人

    我曾经感叹过,中国的历史是男人写男人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女人始终是男人的陪衬者,在女子无才便是徳的思想的统...

  • 芃芃其麦,清平在芒

    前言 《诗经·鄘风·载驰》是春秋时期许穆夫人的诗作,许穆夫人本是卫国王室成员,后来嫁到了许国,就是许穆夫人了。这首...

  • 与《诗》同行(五十四)

    《诗经》——【鄘风篇】——载驰 许穆夫人是卫国戴公、文公的姊妹,因嫁给许国君穆公,所以称许穆夫人。卫国在懿公在位时...

  • 隐藏在《诗经》里的许穆夫人

    许穆夫人,卫国人,出生在卫国的都城朝歌(今河南鹤壁市,我上班的附近有一家KTV叫朝歌)。她是大名鼎鼎的美女宣姜的女...

  • 今天来读读《诗》_载驰

    载驰 《诗经·鄘风》 朝代:先秦 作者:许穆夫人 (写在前面:《诗经》距离现今时间较长,语言较为晦涩难懂,建议不熟...

  • 由《诗经》到许穆夫人

    1. 众所周知,《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诗歌的生命起点。又称“诗三百”或《诗》,是四书五经中的五经之一...

  • 许穆夫人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总共收集了311篇精选之作。能入选其中,可谓佳作,写...

  • 《AAAAA文友群英会》芃芃其麦 纵横四野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这两句诗来自诗经,出自春秋卫国许穆夫人的《驰载》 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稚且狂。...

  • 与《诗》同行(382)

    《诗经》——鄘风篇——【载驰】 本诗作者许穆夫人,诗中表明了自己奔卫的原因,拒绝拦阻的理由和向齐国求援复国的主张。...

  • 《诗经·齐风·载驱》:令人侧目的无耻贵妇

    诗经第105篇《载驱》。这首诗和《载驰》题目只差一个字,但诗中女主人的格调却差了十万八千里。 《载驰》中的许穆夫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里的才女——许穆夫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wq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