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指数这个功能才推出一天,就立即成了刷屏级现象,在百度成为热门关键词

新闻相关的内容也达到了78万篇 【代表头部主流媒体的声量】

在搜狗里的微信频道搜索 产生了8000多篇文章【代表自媒体主们的声量】

如果把微信指数 当成一个产品来看待,作为产品的启动期推广方案,这个成绩相当不错了,而且整体舆论效果良好【被称为百度指数、淘宝指数后 移动时代腾讯的杀手级指数产品】,算是开了个好头,给百度、淘宝的指数产品一个有力回击
但是也不要高兴得太早,现在的体验还真不值得庆祝,同时应该趁热打铁,在运营上把产品数据做上去,未来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利润产品(类似淘宝的生意参谋、移动搜索广告竞价)
写这个文章同时也是为了给学员上课:一个运营应该如何看文章,看待热点事件,如何从日常 中练习运营能力。下面就微信指数这款产品在产品功能和运营上提一些建议:
【产品上】1、可按时间跨度(如7天、30天、90天)显示行业,话题类型,地区、热门文章等的热门列表及指数值,方便市场及新媒体从业者一目了然地了解热门榜
2、搜索关键字除了展示其指数外,如微信内关键字搜索功能一样,展示更丰富的相关性结果(相关文章、发布时间、文章来源、总条数,相关公众号、朋友圈)类似百度搜索结果
3、开放访问入口给PC端,做分析研究的主要用户场景还是在PC端完成的(而https://search.weixin.qq.com/cgi-bin/searchweb/clientjump?tag=wxindex现在打不开,用个二级域名也不损失啥)
4、通过简单的搜索(输入或语音)、多关键字、多条件组合、就能快速生成一个简单的标准版的研究报告,导出并发送到邮件 方便用户回到电脑上再修改
【运营上】1、如上所述,入口路径麻烦,应该开放更多入口(玩法就跟百度搜索早期的推广类似):单独设置独立域名、与现在的移动搜索(如UC浏览器、自家的QQ浏览器,360浏览器等)进行入口合作
2、挖掘更多使用场景:如开发浏览器插件(类似我很喜欢的Keyword Everywhere 安装在Chrome中搜索还可以显示对关键词CPC价格) 、与主流输入法(如搜狗)合作(作为一个选项功能,开启后当输入某个关键词时自动提示其指数,还可以点击 进入微信指数搜索查看更多内容)
3、与手机品牌合作,植入底层的语音助手(如Google Assistant、Siri、百度语音助手)方便用户通过语音互动快速查询指数(市场狗最爱了)
微信指数可通过挖掘更多移动产品的合作机会,植入到目标用户生活场景中,成为高频的工具性产品;现在其他指数产品在移动端的易用性都弱爆了,在这次体验革命上为市场、媒体从业者带来惊喜,微信或许可以抓住机会。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 授权或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