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种不成功哲学

作者: EH0LE | 来源:发表于2017-11-28 21:09 被阅读17次

    大家好,我是洞主。

    今天分享的这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讲述的是在一个问题学校,老师用音乐改变孩子的故事。

    最开始想看这部电影是因为孩子,而最后想谈这部电影,是因为这位老师。

    因为一种平凡却又不甘放弃的力量。

    而像我,每到这个季节,就会很容易变得懈怠了,我有预感,很快就会有人发耳友圈说希望11月能对ta好一点。

    可事实是,天气越来越冷,白天越来越短,大多数人又没有办法放弃懒觉的时间,因为TA们无法戒掉熬夜的习惯,而躺在被子里玩手机的时刻,又多是不被赋予任何意义的。偶尔弹出的消息永远都是某个APP的推送通知,喜欢的人没有动态。

    我喜欢电影,常常是因为钦羡电影主角那种永不放弃的精神。

    而现实落差太大。

    我总是很容易就感知到季节的变化,并不通过日历或天气预报来判定,而是通过站在阳台上观察外出的人们穿的衣服厚度。一般没有特殊情况我是不喜欢外出的,这一点到与季节无关,主要是,我没有足够好看的衣服。

    我之所以喜欢有小孩子的电影,主要是我还是常常怀念童年,那是一种真正能让人感知愉快的生活,以至于如果一个孩子对你做了一个wink,都会觉得心情愉悦。

    而成人生活基本就难多了,这里的成人并不指某个年龄段,而是指你要开始承担责任的时刻,比如要面对学业,面对工作,面对期待。

    而如果一切并不顺利,在冬夜里向你压过来的那个时刻,是很容易让人窒息的。

    童年的时候对未来的生活不免还是充满幻想的,比如最常拿来回答别人的一句话就是:“等我长大了,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用爸妈管了。”

    当真正长大才发现,自己想做的事情都在互联网的另一端被别人做着,自己除了点赞好像也做不了什么。哦,对,还有微博转发抽奖,但基本都抽不到。

    怎么讲,长大之后越来越开始希祈一些好运气,却更难愿意加入努力的成分,很难坚持自己最初相信的事情,因为付出了总是得不到回应,然后开始害怕,失落,怀疑自己这一生是不是就会这样碌碌无为下去了,然后再睡一觉,开始打游戏,开始变胖。

    谈回电影本身,老师马修被校长定义为一个不成功的音乐家,一个不成功的学监。

    但其实在我的概念里,他是成功的,因为他用音乐给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童年,只是其成功高度并没有达到一定的社会影响而被大众感知,进而获得所谓的社会赞誉,所以被定义为不成功。

    然而那些孩子是真切知道的。

    所以当你觉得自己失败的时候,也许是你的进度条走向了另一个方向,有时候不必要追求大众的认可,多想想自己内心的感知,而其实这个东西是最纯粹的。

    喜欢画画就画,喜欢唱歌就唱,喜欢写字就写,喜欢跳舞就跳,如果不在意大众的看法,其实是可以过得挺快乐的。但重点是要一直坚持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果你了解了你得到的回报可能非常之少却仍然坚持,那我觉得这已经是一种成功了。

    至少你具备成功的潜质。

    得到快乐是会有很多阻力的,责任是必须要去承担的东西,但可以把别人的期待看得轻一点。

    -THE END-

    也许明天你可以试着早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分享一种不成功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xy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