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化身石桥,
受五百年风吹,
五百年日晒,
五百年雨打,
但求此少女从桥上走过。
《剑雨》
最近在闲暇的间隙不经意看到了这一段小诗,让我恍惚想起多年前那个初秋的傍晚,斜阳余晖下,《剑雨》中那套震慑江湖的剑法辟水,那份退出组织后带着妻儿开一家面店,从此安稳一生的祈愿,那些时时刻刻希望追求自由的心灵,这一幕幕都在我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我最多想到的还是你,陆竹。
1
生,未必乐,死,未必苦。
未和细雨相逢前,陆竹就像世间所有的和尚一般,慈悲为怀,宵衣旰食,只为渡天下人于万般苦难之间。
如果陆竹的人生这样走下去,他可能会成为这江湖间“佛法武功第一人”的不朽传说,会继续着佛门武功的无上荣耀,会在自己功德圆满即将圆寂时挑选优秀的后辈继承衣钵。不管怎样看,他都会于玄庙高堂之上,于青灯古佛之前受后辈代代相传的崇拜与爱戴。
然,世间从不该有如果,他遇到了细雨。
因为罗摩遗体而与细雨你追我赶,相互纠缠的三个月间,陆竹向佛之心似乎发生了些许的偏移,这使他茫然,困惑,惊惶,不安。修佛最要紧的便是初心不忘,本心不移,如此这般,又如何能再走这条孤寂的修佛路呢?
于是,他暗下决心,与她辞行,希望能就此别过,皈依佛门
2
“我不能再见你。再过几天,我就正式剃度出家”
“今日别后,我将晨昏为你诵经消业,并求佛祖发愿,让你了悟能断,能断一切法,能断世间一切痛苦,脱离苦海,而等彼岸。”
但细雨怎能懂他的愁绪,她只说:
“能断?你断得了吗?”
至此,他终于了悟了,原来他已于这副爱情罗网中深陷,再无潜心修佛,渡人渡己的可能。
天下人已不能渡,惟有渡眼前人,如果功成也是善事一件。
藏拙于巧,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
辟水剑法天下无双,江湖上未有其它剑法能出其左右,唯有这四招剑式可破,陆竹倾囊相授。他所行的,不只是消细雨的罪孽、打破细雨的法则,更是在消去他自己的罪孽和法则。
当辟水剑穿过陆竹的胸膛,这一切都有了顿悟。
“禅机已到,若你能放下手中这把剑,离开这条道,我愿是你杀的最后一人。”
陆竹缓缓将胸前的念珠摘下,挂在辟水剑的剑锋上。
佛珠断,杀念落。
自此,世间再无高僧陆竹,亦再无杀手细雨。
3
如果要评选一个被豆瓣评分耽误的好电影集锦的话,我认为《剑雨》一定有一席之地。
见痴和尚说,死者乃为生者开眼。
“天地之间,万物的离散就是死去,这无常的一切,正是为生者揭示一切事物的真相。”
光阴易逝,若不早及早领悟一切深意,岂不是糊涂至极。
陆竹和细雨在一起三个月,不杀不放,相互纠缠,无疑是产生了爱。但是陆竹的爱不是占有,不是私欲,不是追求爱的享乐,而是一种点化与成全。
而所谓“令其了悟能断 离开这条路”,是离开这条无爱妄求之道。
但细雨对陆竹的用情却是“哪家寺庙敢帮你剃度,我就把寺里的老少大小全部杀光!”
这是爱一个人吗?不是的,这是占有。
我爱,所以予我,这只是占有。
因为占有所产生的爱,只会将所爱之人越推越远
细雨的爱,是全权占有
而陆竹的爱,是成全。
如果你真正爱上一个人,但对方并不是真的爱你,只是因为感动而生出的亲近心和占有心,会如何呢?
大部分人求的只是在一起后短暂的欢愉与享乐,所以不介意对方是爱抑或是依恋,所以迷失方向,失去自我,任其躯体由爱欲驱使。
但陆竹不是,他真正关心细雨心中在想什么。
细雨拥有爱的渴望,但是她不会爱。
她的心不懂爱,她只求快乐。
4
什么是追求快乐?
电影中更戳人心的一个细节:陆竹带发修行,是个未曾剃度的和尚。
什么是未曾剃度的和尚?
意思就是说,他还可以不遵守戒律。他可以与细雨春风一度,可以不必守着清规戒律。待两个人腻了,倦了,烦了,大可以一别两宽,各生欢喜。陆竹日后剃度,仍可做庙堂的高僧,与细雨再无瓜葛。
然陆竹没有,因为他是真的爱细雨。
可以得到,却不索取,因为对方所给非心,非我所求,因此拒绝,是为爱。
今人圆滑,觉得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所以不管得到的是什么,就先得到,哪怕对方所给的,不是真的想要的。
此等人,难解陆竹!
5
当陆竹说禅机已到,是在用自己的死,来唤醒细雨懂得爱的那颗心:
爱不是占有、不是汲取、不是禁锢,这些出手的利剑,只能让刺死你所爱的,而不会得到。真正的爱是在心甘情愿付出时,你获得的成长和了悟,当你真正的去爱了,你所求的所有,都会接踵而至,无一缺席。
放下辟水剑的意义,正是如此。
不要用剑去爱,而是用爱去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