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明天七夕,有什么安排吗?
男:我带你去吃饭吧,是西餐呢还是饺子?
女:不想出去吃。
男:那我在家给你做吧,我刚跟电视上学习了几样美食,七夕做七样菜,让你吃个够,你看这样的安排怎么样?
女:不想吃,不乐意,除了吃,你就不会想点浪漫的事。
男:浪漫的事,那我就送你一盒巧克力吧。
女:那不还是吃。
浪漫的七夕,与吃干上了。
追究中国的饮食文化,那是名目繁多,源远流长。孩子出生了要吃满月酒,学生考上了学要吃饭庆贺,年轻人结婚了要摆桌喝喜酒,老人过生日要吃饭喝酒庆寿。有稿费来了、升职了、加薪了、炒股赚钱了、乔迁了,评上优秀都能找到理由热闹一番,名目繁多,举不胜举,无所不吃。
生活中爱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就是吃,吃是感情交流最好的方式,够闺蜜才吃,够哥们才喝。
中国人吃的不仅名目繁多,而且一年四季吃不同的饭食,有不同的讲究,中国人在吃上那可是相当了不起,不仅要吃,还要有吃的名堂。春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二月二吃煎饼、端午节吃粽子、六月六吃焦馍、八月十五吃月饼、腊八喝粥、小年吃饺子。
上车饺子下车面,生日还要吃鸡蛋,闺女回娘家要送果子,小伙结婚第一年去岳父家还要送肉、菜、酒,真是民以食为天。
古语曰:千里来做官为了吃和穿,吃是人生大事。
家庭团聚,吃出团圆,吃出亲情。孩子要回家了,妈总是说:“孩子,回家想吃什么?妈给你做”,于是紧张的采购、忙碌的炒炖,香味弥漫满屋,欢声笑语绕耳边,一家子围在一起,面对满桌丰盛的饭菜,此刻饭菜是父母表达爱的最好方式,是孩子享受美食最幸福的时刻。
记得有个小故事,《妈妈爱吃鱼头》,每次吃鱼,妈妈先把鱼头夹在自己碗里,把鱼肚子上的肉夹给孩子和爸爸,孩子一直以为妈妈喜欢吃鱼头,鱼头应该非常好吃,有次趁妈妈不注意夹了一个鱼头,吃来吃去,觉得没鱼肚子上的肉好吃。
有一次外婆来了,吃饭时,妈妈把本属于我的那块鱼肚子上的肉,夹进了外婆的碗里。外婆说:你忘啦?妈妈最喜欢吃鱼头。看着外婆碗里的鱼头,我终于明白了,女人做了母亲,便喜欢吃鱼头了,吃是最好的爱的方式。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44158/79294833772b05a4.jpg)
我的微信好友中素妞和静心莲是两个用心的母亲,她们把对孩子的爱体现在精致的早餐中。她们每天为儿子做早餐,早上我只要打开手机,首先看到的朋友圈中就是那垂涎欲滴,秀色可餐的美食,静心莲不仅做美食还要拍照留影,都结集出版了两本书了,做出了水平,吃出了境界。
有时间她们也会晒晒儿子幸福的感受,儿子的同学都羡慕他们,甚至怀疑这么巧手勤劳的妈妈是不是亲妈。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44158/2e8399e82ab6d615.jpg)
小夫妻刚成家时想像着琴棋书画的愿景;日子却成了锅碗瓢盆的乐章。病时的一碗粥,冷时的一碗汤,这一碗碗都是满满的无尽的爱。
结婚前送朵玫瑰是浪漫;结婚后送朵花菜是实惠。
玫瑰情侣,米面夫妻。
珍惜为你做羹汤的人,呵护陪你吃饭的人,爱就是一个字:吃。
吃吧,吃出感情,吃出幸福,吃出美好人生。
吃在中国,早成为一种风情,一种文化,一种经久不衰的时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