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杭州半个月的一点小唠叨
现在是22点07分,我坐在家里,仔细的思索着这半个月来,杭州所带给我的记忆。
自5月31日来杭州,至今天,已半月有余。还记得刚来杭州的那一天,那是杭州的清晨,天上下着不大不小的雨,人群攒动,,我拎着我的28寸大箱子在地铁门口静静地等待,等待着雨停,等待着适当的时间(周末时间,不能过于打扰朋友)。
时间缓缓流逝,我坐在地铁口不禁发呆,“杭州,这是一个怎样的城市?我能在这座一线城市里得到我想要的吗?”思绪随着大雨的渐弱慢慢消散,而这些问题也始终没有答案,可能,三年之后,它就能够让我知道答案吧。
刚开始的一个星期,我跟土拨鼠一样疯狂的投递简历,疯狂的面试,迫切地期待能够破土而出。这期间既有三个人一间屋子的小公司,也有盘下了一栋楼一层甚至两层的大公司,而我也面临着一个严肃的问题,面对小公司BOSS的我侃侃而谈,可面对大公司的主管我却矫揉造作。结果自然不用多说,小公司的offer是收到了,可大公司的门槛我却迈不进去。
在来杭州之前,家里的叮嘱和学校的动员一直在给我灌输一个观念,那就是初入职场的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先就业后择业,你只有找到工作了,才有择业的资本。”一边是家长学校的催促,一边是自己对已找到的工作的不满意,我在出租屋里纠结,焦虑时时刻刻在侵蚀我的身体,抽烟、熬夜,凌晨惊醒......
直到第二个星期的星期天,我想出去走走,于是就想收拾一下自己,看见镜子前的我,仅仅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胡子拉碴,熊猫眼,瘦得只剩下骨头的脸蛋,呵,落魄沧桑中二小青年,造型挺别致(头发已经长的像一个西瓜壳扣在了头上)。收拾好的我突然看到了楼外的天,就是下边这张(手机像素不太好,也没有修图,当时的天特别蓝)
杭州
当时就突然觉得心里特别特别空,特别特别想学校,特别特别想学校的那一堆“憨儿子们”,那天返校的时候,学校的天也特别特别蓝,特别特别好
学校
因为这次疫情,真的挺遗憾的,没有毕业照,没有毕业典礼,就连一个寝室聚齐合影的日子都没有,而我们就各奔东西了。
看着窗外蓝蓝的天,我心想,我还是得振作起来的,否则我这一个寝室嗷嗷待哺的几个孩儿怎么办?万一以后来投奔我了,我连顿杭州小笼包都囊中羞涩的话,那该多丢面啊。
干货总结
言归正传,以下是我走出颓废后反思自己面试经历的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拒绝先就业后择业,个人认为不仅浪费时间,还浪费自己的青春)
1.明确自己的目标,准确来说是自己的职业规划,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尽可能的细致(就像是运营岗,内容运营?社群运营?产品运营?等等)
2.对自己的期望值做出一个大致的判断。想要通过公司学习到什么(技术、管理、人脉?)通过这份工作让自己能够成长到何种地步?(未来创业、高管)
3.对这份工作给你自己做一个兴趣调查,毕竟兴趣能够让你在一份工作中做得更长久,更加得心应手。你可以问自己如果我以后的工作每天都是这样,我是否可以接受,能否接受这份工作带来的高强度压力?如果你都认为可以,那么,兄die,加油!
4.对公司,你要知道工作真的是双向的,公司可以挑选人才的同时你也可以挑选公司,你可以对公司有百分百的期望,如果公司连百分之五十都打不倒的话,个人建议,尽量不要去
5.!!!五险一金,兄弟们这个是真的得要求的,如果没有五险一金,不建议!不建议!不建议!重要的事说三遍;福利待遇(餐补,高温补贴,车补,住房补贴;emm这些补贴看看就行了哈,我反正看着就流口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试用期时间?部门发展情况?加班?
好像说的差不多了,罗里吧嗦的,最后再唠叨一点:毕业季工作难找不假,但你要知道,毕业的第一份工作是会直接影响到之后的职业发展的,你只要接触了一个行业,只是浅尝辄止,频繁跳槽,那么对你以后的工作是十分不利的。
就这样,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