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李白在孤独中豪放,苏轼呢,捻出一串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在释放心中的多余内存;“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唱词,是王维与友人醉了,抱头痛哭的情怀。这些大咖的诗词,是一种人生感悟。有一句俗语也和酒文化有关,那就是“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我们经常从说书人口中听到。那么这句俗语到底是什么意思,究竟什么是“三巡”,什么又是“五味”呢?网上文章从不同角度有多钟说法,而我认为,这三巡五味,只不过是人们的一种做?
一帮人坐在一起吃吃喝喝,仅仅是一种玩法!找乐子或诉悲情的一场戏,
一场戏的三巡五味,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吃吃喝喝,明天在说。亦或迎来送往,还情当庄家,找个由头,找点时间……这些戏份也是有节奏的!
与重口味有热闹亦或不同响动的三巡五味戏份相反的是喝茶,一个人,或朝雨夜静之时,捂一杯茶,一口一口地品味,这,更是一场戏!一些大事件发生之前的戏份,多有这冷清的一幕。
我讲的这一个人品茶,与先生笔下的人物大约相同:“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四十多年前,初中语文老师在讲台上读到这一句时,他眼睛离开书,侧泪窗外,蝉呜加重了节奏。老师仅几秒的思量后,对我们讲:这个排字用的太好太精彩了。写作文,多用动词嘛!扯远了!
喝酒,温酒,捂茶,不同的味相同是做,都是戏份!
狂欢狂饮也好,装模作样也吧,真的进入酒品茶饮层面的其实是一场痛彻心菲的“沉浸”!
康熙年间,被朝庭狂降到最低级干部的姚启圣,一天傍晚,他正在风雪中喝酒避寒。这时,来了一个人,康熙皇帝的大太监,两人一句话不对路,干了起来……之后,倍受煎熬的姚启圣当上了福建总督,皇上让他去收复台湾。姚启圣一到总都府便迫不及待地捂了一壶铁观音,颤抖着手捏着茶杯,喝酒一样一口狂饮而尽,然后,闲目坐在总督椅上,闭眼几秒,仰天长叹:回味无穷啊!这一声叹,你说,他讲的是铁观音么?不!也是!明味是茶,傍边的有酒,更多的是他沉浮的没死的心。姚总呢,毕竟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他收复了台湾后,又折腾了几场戏份,皇帝赏了他西湖边上一豪宅,还讲:里边有许多书,都给你了!姚总是一个会做的高手,把酒与茶啧出了境界……
酒做茶做的事情有许多,二十年前,拍了一个百万富翁破产成乞丐的人,他原是知名大学的哲学教授,某天神经一抖,下海了,很快成了百万富翁。有钱了,同结发妻子离婚,再来搞别的,卖掉大城市的房子,进山搞种养项目,九八洪灾季节,他的种养基地化作乌有,临走时,家里的衣被也被别人拿走,只有回城捡垃圾,这捡垃圾也不是好捡的,每一条街都是有说法的,为此,他和老婆孩子住桥洞……一位年轻的摄影记者发现他就是当年那个被媒体曝光的百万富翁时,惊呆了,咔咔咔咔,拍几胶卷。他又一次出现在媒体上。当地政府部门找到他,给他解决了住房,他也开始走上了打工的路程。我就是在这时进入他人生戏份的。那时,我在百姓故事拍纪录片,选了他拍。我随他在南方城市穿行。一天,一个内蒙的年纪人找到他,两人谈一个项目,搞滑翔机,他兴奋的不行。两个人都没钱,进不起咖啡馆,走累了,想去一个学校内坐一下,保安讲:不是公共场合。他俩又继续在街上边走边说项目。我在后边拍,听见保安说:没戏。而他俩谈得好投入,就像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当天晚上,他对老婆讲:今天谈了一个项目,喝点酒。他细细地品味着老白干,喝得很慢……采访他一朋友时,朋友说:学哲学的有三种人:一是去做官,二是去做学问,三,就是他,做疯子……是非功过成败,于他很重要。后来,得知他在一个民营学校当老师,又走上了讲台:终点,起点,折腾完之后,这盏酒这壶茶还得喝下去。
酒与茶,一口水的事,它呈现出来的戏份多是高潮的前奏,至于平常的吃酒喝茶,这是累了喝一口解乏,渴了止困的平常事。酒,当成了戏份的道具,已非酒,或是刀剑,鸿门宴便是。茶呢,多时是酒后的别场!有被别有用心的人当作戏份的氛围,和着灯红一起,他斜依乱迷的窗景,丝网编结的目光笼着那个不谙世故的女孩或同样级别的女子念了句:我好痛苦……电影,剧情中常见的……
几幅图,一枚老镜拍下的小品,我总得装模作样的写点配词吧!码字也不易,做看官的,你认为呐?
半个月前,我在太行山深处一条小河边钓鱼,鱼口停了下来,我在车上喝中药茶,排湿毒的那种,里边根本无茶,我的理解是,但凡泡着喝的都可叫茶,我没品的素质和深度,我这叫治疾,因为人上五十,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了!
有疾不可怕,有敢于治愈的信心,恰如玩老镜的人,多是心灵的染疾者,把膜头拍成白头的感觉,再把白头拍成膜头的成因,这不是有病吗?我告诉我的同好们:我根本不会拍,仅仅是匹配一下,把白头与数码相机把膜头与胶片相机融合起来,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用顺口溜收尾吧:人活一世安好心,捋顺光影看分明,物是人非无定论,天地良心乃乾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