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听得到的一些内容,颇有感慨,想和大家分享一番。
1. 刻意讨好上司,极有可能弄巧成拙
文章以和珅之死为例,讲述了他如何在“天有二日”的特殊时期犯下了致命的错误——私自将太上皇继位选定人的最高机密提前透露给尚未登基的嘉庆皇帝。只是为了讨好未来皇帝献个礼,结果引来了杀身抄家之祸。
职场中这样的情境,何尝不在?有给新领导提前登门拜访的,也有新人给上司悄悄送礼的,但凡有远见和原则的人,不仅会当面接受你的好,而且还会想更多的不好……
接受礼物的领导/上司会想:你会不会是一个表里不一的人?你拥有权力之后会不会是一个瞒上欺下的人?你会不会是想用私人关系掩盖业务能力不足?你会不会败坏公司的风气?……所以,礼物你送了,也收到了感谢,但是,其实降低了你在领导心目中的打分。
结论就是,如果你善于讨好,那就去只有过去的地方。如果你善于创造价值,那就去拥有未来的地方。但是千万别两边串来串去。
2. 被误会不要紧,更要紧的是辩驳要有力度与格局。
如果哪一天,你被别人误会了,而且对方还是个不折不扣不讲情面的直肠子,你会怎么做?
横眉冷对懒得理?还是立马辩驳回击?还是忍让顺从打马虎?
以我亲身经历为例,某天我借用一同事电脑打印东西,结果落了一小坨随手握着的纸巾团在她桌上。我刚走没几分钟,她特意来找了我,叫我去她那里一下,指着纸团说:“这是不是你干的?我桌上好几次都有这种纸团了,是不是都是你啊?……”
很显然,她把我的大意遗漏当成了特意使坏,或者她是在放大我的这种坏毛病,并借题发挥对我的不满。而且,还把前几次莫须有的罪名扣在我头上。我那一刻,简直是无语了……一方面觉得她真是小题大做,另一方面也觉得她处理矛盾的这种方式真的很伤人,都不确定对方是否有意之时,就要命令式的语气要我拿开,我觉得那一刻她真是没把我当同事。
而我要做的,最基本的,首先,就是要澄清事实,表面自己并非刻意如此。
其次,否认她所说的前两次与我有关,不接受莫须有的指责。
再者,我应该友好微笑地表达一点,尽管我们平日工作中坚持的原则各有不同,但并不影响我们工作之外的相互尊重与友谊,任何工作场合,我们都是同心同力合作的,不要因为小事伤了和气。
站在一个立定合作原则,共同为公司效力的角度来处理矛盾,总好过骂街式的争吵。你说呢?

感谢您的点赞支持~我是苹果辣椒酱
希望我的持续输出,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