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其守而重其罪,这是法家韩非为国君出的如何治理国家的主意,其意思是要求国君在治理国家时,应该多设耳目与市井家舍,然后再去重罚那些罪犯之人。唯有如此,才能使得民众畏惧法令而行为受到约束;也唯有如此,民众才不会靠虚假的道德约束而停止作恶。
对此韩非论述道:“夫奸必知则备,必诛则止;不知则肆,不诛则行。夫陈轻货于幽隐,虽曾、史可疑也;悬百金于市,虽大盗不取也。不知,则曾、史可疑于幽隐;必知,则大盗不取悬金于市。故明主之治国也,众其守而重其罪,使民以法禁而不以廉止。”
韩非这段大意是说,那些奸佞之人,他们只有在能被察觉的情况下才会戒惧;在必定受惩罚的情况下,他们才不敢再犯。所以,如果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他们就会放肆;在不会受惩罚的情况下,他们就要横行。假如把廉价的东西放在冷僻之处,即使是曾参、史䲡这样有修养的人也有偷窃的嫌疑;而如果将把百金放置于闹市之中,则即使是出了名的盗贼也不敢将其偷走。故而,只要不被察觉,则曾参、史䲡这样的贤士也可能在暗处干坏事;而若能被察觉,则即使大盗也不敢在闹市上取走放置的百金。所以才说,明君在治理国家时,应该多设耳目与市井家舍,然后再去重罚那些罪犯之人。唯有如此,才能使得民众畏惧法令而行为受到约束;也唯有如此,民众才不会靠虚假的道德约束而停止作恶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