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之家简友广场想法
如何理解哲学视野下的经验主义

如何理解哲学视野下的经验主义

作者: 别具一格格 | 来源:发表于2025-02-06 18:18 被阅读0次

  如何理解哲学视野下的经验主义

经验是一个好词,可是它有什么含义?

它似乎含义混杂,既意味着掌握,又意味着失望,既暗示拥有一种知识,又暗示无望获得更好的知识。

因而,人人都无法避免遭遇各种各样的事件,有时是突如其来的打击或震撼,有时是外部环境和日常世事的沉重压力,莫非这些就是经验?

然而然而,一个板球并无经验可言,尽管它辗转遭遇过无数双手,承受过猛烈的撞击,在一场冗长的游戏的起起落落中饰演着自己的角色。

因此,有些人的境况与此极为相似:他们云游四方,他们罹患疾病,或经历信仰的转变,然而过不了多久,一切又复归原状,与以前毫无二致。

mú0os 于他们而言不是ás【希腊文,前者意为“痛苦”,后者意为“故事”。】;他们的性情如此忠于那些先验的东西,如此富有弹性,像个充气很足的橡皮球一样,撞上确确凿凿的见闻感受和命运的摧残打击之后,又反弹了回来。

他们圆睁着双眼,穿梭过生命,一路本能地喋喋不休,然而,就经验一词的精神含义来说,他们并不具备经验。

因为他们不够用脑子,以至于一无所获。

因为,看样子,要想有所收获,我们得先有所停歇,要想拥有经验,我们就必须得先拥有脑子。

饶是如此,如果我们说运用头脑才能产生经验,那么难道所有的思想活动都一般无二地是经验?

疯子岂不是可能比神志清明的人要拥有更多更鲜活的经验?

毫无疑问,当人们称他们的幻想或思想为经验时,是想要表明它们有一个外在的源泉,譬如“宗教经验”是要表明圣灵的介入,“通灵经验”是要证明亡灵的自足存在。

但是这些假定都不是经验性的,在这些例子中,无论其起因是什么,显然只有宗教经验或通灵经验本身才是经验性的事实。

那些喜好经验教训的人不是真正的经验主义者,因为只有通过理智才能获致教训。

正如讲求实际的人所理解的,经验并不包括所有的意识和记忆,而只是那些诉诸自然事实以及为这些事实的影响所控制的意识和记忆。

任何时候,物质接触或派生是经验的基本要素。

经验既是肉体上的也是思想上的,是物质交往的智识成果。

它的前提是有一些与事物相接触的肉体,在这些肉体中有聪慧的头脑,记录所遭受的打击碰撞,探求理解其前因后果,并为事件的再次发生做好认真准备。所有那些重视经验,认为经验是一种见证而非一种感官知觉的人,都应坚守这些自然主义的信条。

且,经验与幻想或直觉不同,若无置身于自然环境中的肉体,经验不可能存在,甚至连设想都不可能。

因此,经验的重要含义是一个善学的、聪慧的生物从与事件的接触中获得的知识和准备;经验是在与事物的亲密交往中积累起来的生活智慧。

然而,这样的假定却是对经验主义者中的行家里手的冒犯。

他甫一出现,便立刻让我们感觉到,我们先前以为的经验所教给我们的一切都将遭到驳斥。

他一上来便发诘问难:“你承不承认没有什么会比经验更真实?”

我们确实承认这一点。

“那么你能够知道什么不是经验的东西吗?”

也许不能;不过,关于虚无的体验(experience of nothing)难道不是非常独特、非常了不起的经验吗?

“关于虚无,不错,”他反唇相讥,同时投过来一道斥责的眼光,加之他对于自己披甲戴盔的兵团底气十足,都使我们望而生畏,“好像经验本身就是虚无似的!经验就是一切,就算你是浮士德博士本人,当你有了关于经验的经验,夫复何求?你的这个‘关于(of)’是怎样自欺欺人、微不足道的非经验的虚词呀?经验应当‘关于’的这个‘别的什么(something else)’是怎样的见弃于世的孤魂野鬼呀?如若不承认与不是经验的东西有过苟合之事,你又如何能解释在你的心智家庭中有这样一些不足为怪但声名狼藉的成员?”

我们不能解释清楚,于是我们脸红了。

可是,如果没有经验存在的理由,为什么还要产生经验呢?

“理由!”经验主义者厉声疾呼:“又一个非法臆造物,原因的老掉牙的概念!因果论只不过是经验的某些部分习惯于跟着其他部分走,这不是尽人皆知的吗?可是整体的经验又如何能跟着它的某个部分走呢?经验不可能产生自任何事物,不可能表达任何事物,也不可能知晓任何事物,因为经验就是所有的一切。”

不过,这儿有着我们哲学领域里的一个大刀阔斧的精简删略:没有物质世界,没有灵魂,没有上帝,没有知识(从这些词恰当的意义来看)。

然精简删略常常是智慧的标志,好删繁就简的经验主义者,一如清心寡欲的隐士,值得人追随,随之进入他那内心的旷野,无需发誓与尘世彻底了断——因为这样的誓言是鲁莽轻率的——而是希望能朝着一个方向探测精神砥砺和觉醒参悟的深度。

因此,经验主义的隐士能够品尝到鲜为人知的欢欣愉悦。

且,在他看来,万事万物皆为内在精神的封地。

因而,纵观全球,鸟瞰世界,生性忧郁的英国人乐意做这种意义上的经验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对此我们无须讶异。

一旦有人强使他认真思考经验之教训,这教训就会将他的内在精神从宝座上拉下来,将他引向唯物主义。

不过幸运的是,对一个经验主义者来说,经验教训可以只是经验内部的一些个小周转圆,或是它的实际文本的一些互文参照。

且,这些教训不会损害经验的可亲而浪漫的本质,它仍然可以是无休无止的冲动,无穷无尽的画面。

或许在这一刻,会深深慨叹,任何外在之物或永恒之物将是多么的了无生趣啊,就算我们认为自己能够找到这样的东西!

所有时代和所有地方都常见的东西将是多么抽象,永远都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睥睨一切的真理将是多么可怕!

因此,无疑,浪漫的经验主义者是不会太激进的。通常他对于记忆所讲述的所有故事的正确性深信不疑,他过去的传奇经历和他的成长过程太令人心醉神迷了,以至于他从不怀疑其真实性。

且,有时他甚至相信迷信的预言,这预言打着符合逻辑的演化之名号,预言他的命运将被推向何方。

而在其他时候,他却更愿意让未来暖昧不明,这样他的下一处驿站就有可能在任何地方了,也许还是天堂,只要他能确知,他的生命历程,即便是在天堂,也一如既往地永远是在一片未知的海洋上的一次未完成的航行。

然而,严格说来,他无权对自己这么感兴趣。

如果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经验主义者,那么只有在经验对他毫无教益,甚至对他的过去也只字不提的情况下,他才会相信经验。

这对于肉身凡胎的人来说着实不易,而要求一个经验主义者为逻辑之故而英勇献身也不太公平。

但是如果他能鼓起勇气投身其中,他的灵魂会发现自己在新情境下也完全游刃有余。

他可能会是什么样子,以及他可能会做何思想,他都会弃之如敝屣。

他密切关注的只是眼前那逝者如斯的生活,他一心爱恋的只是他正在成为的自己。

只存在而不思想给人以安全感,可能所有的动物都知晓这一点:接受存在而不去理解它,给人以神秘的幸福感。

然而,安全感并没有让动物们真正安全,它们生活在此刻所付出的代价是,除了赤条条的存在自身,它们没有将任何东西从此刻带人下一时刻。

但是,极端经验主义的缺陷恰恰在于,它将经验关在了门外。


我是 @别具一格格,爱文字爱分享爱创作。

正在码字创造人生,

岁月孤苦,唯热爱可抵漫长,

期待与你相遇,学习,进步与成长。

喜欢记得点赞收藏,我们下次分享见。

期待关注,让你每天收获一篇优质文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理解哲学视野下的经验主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chou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