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见“买办”一词,陌生感渐多,年代感十足。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网络上的标准释义。
买办是指中国近代史上,帮助西方与中国进行双边贸易的中国商人。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在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提及买办,人民往往是牙根痒痒,嘴角撇撇的。当然,这既要怪咎于滋生它的土壤,也要怪咎于扶植它的社会。
首先,从商之人钻营趋利的属性,从本质上决定了买办身份的奴性。
其次,倚仗海外势力攫获的特权,助长了买办欺辱压迫人民的底气。
最后,地方官员媚外贪腐的现实需要,成就了买办政治掮客的特殊地位。
于是,作为彼时对外开放的“拓荒者”与“先驱”,许多人往往置民族大义与国家利益于不顾,一步步堕落成D国主义的走狗,沦为海外列强的帮凶。然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买办群体之中,也不乏胸怀忠义、心系黎民的爱国人士。
2003年,曾播放过一部电视剧《买办之家》,该剧全景再现了新老买办之间的权利纠葛与观念冲突,见证了年轻一代从旧买办家庭出身脱胎成为新兴民族资本家的破茧历程。
如今,与当初的职业买办尤为接近的各色经纪人,已经成为市场经济背景下不可替代的中介与纽带。随着文娱演艺事业的蓬勃发展,明星经纪人(助理)炙手可热。在这个笑贫不笑娼(媚、卑、奸、损…)的错乱时代,依附于别人之间的交易居间赚取佣金,或借助他人的名望地位谋取个人利益,非但不被人耻笑,反倒会令人羡慕。
买办,你来买(卖),我来帮办。妙哉!买办,英文译作“comprador”,倒查释义便是“买办(旧中国的)”。
由此可见,买办一词作为特定历史年代的产物,在全面开放新格局下已无应用语境。可是,作为一个承载苦涩记忆的历史符号,它必将警醒世人,启迪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