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总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又乖又懂事,会玩乐器成绩还好……总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适度的比较可以激发孩子的好胜心理,若比较过度或家长期望过高,孩子不论如何努力都无法达到家长的期望值时,这日积月累的比较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孩子就会产生过度自卑的心理,这时的比较不仅达不到原先家长想要达到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让孩子更加消沉,自暴自弃也是有可能发生的事。
啰啰嗦嗦说这么一段其实是想引出这篇文章的主题,我们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自卑心理。身为一个被比较长大的孩子,以及自备的长期抗争者,我想谈谈我的看法。
先说自卑吧,看了曾奇峰老师的一篇文章,我觉得很有道理,截取部分引用如下:
人人都自卑。形成自卑的过程大约有两种。一是在小时候跟成人的比较过程中,都有不如成人的深刻体验;再加上某些不太利于成长的环境,自卑的状态就可能凝固在心里。二是每个人对自己的事情都比较了解,对别人的事情比较不了解,在自己的视野下,神秘的那边被不自觉地赋予一些同样神秘的力量或者光环。
自卑源于所有生物都具有的攻击性。这种攻击性的呈现方式,就是在心理和行为层面,时时、处处跟他人的比较。比较就是竞争,竞争就是在智力和体力上对他人实施攻击。
自卑者的攻击多半是在其内心里完成的。在面对一个他假象的竞争对手时,攻击性自动发射。如果对手显得比自己强大,攻击性就很快朝向自己,便出现自卑者都有的内心世界;自责、压抑、焦虑或者恐惧。这个复杂而迅速的过程,自卑者和旁人通常都察觉不到。
表面看来,自卑是瞧不起自己。但是,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把自己跟别人比较之后而瞧不起别人,那也就不会有在比较之后的瞧不起自己。换句话说,没有攻击别人,也就不会有技不如人的结果和失败后的自卑了。
有一点点自卑,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过度自卑却可能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不良的影响。过度自卑者的外在表现形式可以完全相反。有些自卑者,毫不掩饰自己的自卑,经常在自己的言行中呈现弱小和胆怯;另一些自卑者,则“自欺欺人”,他们外在的表现形式,确实自鸣得意、目空一切的自傲和自信。
文章中说得很清楚,自卑源于所有生物都具有的攻击性。说得通俗一些,就是不自觉的比较。小时候,这种比较可能源自家长,老师。长大一些后,可能就源自各个方面了,有来自家长的,但更多可能就是源自自己了,对自己不满意,羡慕他人的成就或其他的一些方面。这种比较,若自我感觉超过他人,则略微会有些沾沾自喜。但若不如别人时,有些人会立志让自己争取超越他人,而有些人则会表现为不安,愧疚,甚至于是对自己的责备。
阿德勒提出自卑与超越的观点,不说该观点的局限性,我认为不论是自卑,还是超越,都是相比较后产生的产物,若未经过比较,何来优越、自卑一说。还是前文提到的,一定的自卑感是一种动力,驱使我们不断的向前,而过度的自卑则会绊住前进的脚步。
那应该如何自我调整呢?我认为是花更多时间来关注自己。
寻找自己的兴趣与目标,将投注到他人身上的目光更多的投注到自己的身上,全身心地投入到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去。实现自己的过程会将和他人进行比较慢慢转移到和前一阶段的自己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更为正向,相较而言也更有意义。不是有句话是“最难的是不断超越自己”吗,当不断实现自己的成就感出现,和他人比较而产生的自卑感就会淡化许多了。
改变归因方式。
韦纳把成就行为的归因划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同时把“稳定性”作为一个新的维度。如能力,任务难度是稳定的:努力和运气是不稳定的,据此韦纳提出了两维的归因模式
韦纳发现,归因会使人出现情绪反应。如果把成就行为归为内部原因,在成功时会感到满意和自豪,在失败时会感到内疚和羞愧。但如果归因到外部原因,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会有太大的反应。
(节选自《普通心理学》第4版)
转变归因方式,将自己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更多归因为内部原因,从而获得成就感,或找出原因进行下一次的尝试。这是有效率且积极的方式。这样也有助于将和他人比较的想法转为关注自己,从而淡化自卑心理。
记得当初在群里有人说,工作后很痛苦的一件事是承认自己的平庸。我也是这样,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优秀的人,但是自己不想承认,总觉得如果承认了他人的优秀,自己的平凡,就好像认命了一样,一辈子也就这样了。但后来想,这样的想法其实是自卑的表现,优秀与平凡也是相较而来的产物,但这二者并非是对立的。承认他人的优秀是一种气量,欣赏他人并非意味着自己就甘于平凡。什么时候学会真心的去赞赏他人的优秀,欣赏他人的成就,什么时候就真正走出自卑了。当时群里一直在争论时,有人说:“你们还是太闲了,忙起来就没时间想自己平不平庸的问题了.”蛮扇脸的,但我觉得很有道理,如果自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让自己忙起来,那么多好书还没有读,那么多好玩的地方还没有去,哪里有时间想这些事情啊!想起来一句话:“我们的问题就在于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这句话放在这里也很合适。因此。告别自卑还有一个很好的方法,那就是让自己忙起来!
最后引用王小波的一句话来与君共勉:
“我从童年继承下来的东西只有一件,就是对平庸生活的狂怒,一种不甘没落的决心。”
我相信这种狂怒与决心绝非源于同他人的比较,而是对自己处境的不满与现状的不甘心。而这种不甘心的火焰的燃烧是正向的,会带领我们一步步向更好的自己前进。
---------------------------------最后-------------------------------
本文只代表我个人的观点。
若有不妥或思考不到位之处,欢迎指正,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