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467547/79ca845a88b92002.jpg)
这一次的旅途,注定会因为它的目的而不那么平凡。
带着几近圆梦的亢奋感,深夜也仿佛透着光。白天的火车可以过山看山,过水看水,而夜晚的硬座车厢则远没有那么惬意。疲惫碾碎了大家的筋骨,座位却努力地显示自己的存在感。
空气里混杂着泡面的味道,嗑瓜子的声音掩盖着极浅的睡意。火车并没有像传说中的那样呼啸着穿过麦田和旷野,反而只是徐徐地行进着。
铁轨靠近人家的时候,万家灯火会与车厢里的灯光交叠映在车窗上,模糊出一幅不协调的油画来,人的映像反而像是强加,藏着妥协的味道。
靠近河岸的地方则是另外的景象,河灯的朦胧柔美感化开了夜色的漆黑。水透着粼粼的光,煞有介事地宣告主权。而火车也有意无意地应和着,慢了节拍和轰鸣。车厢摇摇晃晃,却依旧没能抑制住人们的躁动。
此起彼伏的微弱气息和无意识的大声言语都表明整节车厢还“醒”着。婴儿低低地呢喃,去卫生间的乘客轻声同过道里的乘客说着让一下,后排座位上传出打牌的声音。而我和这长夜抵抗的唯一方式便是观察和聆听。
同行的队员们坐的零零散散,我倒是乐此不疲地观察着他们的动向。
终于,凌晨两三点的时候,捱不住的困意涌了上来。车厢略有凝固,我开始靠着车窗半梦半醒。大概四点多的时候,车厢又开始活了过来。窗外已经是典型的北方景象,没有那么多的水和池沼,干裂的田垄无边无际,上方是纵横的电线,信号塔轮廓分明,天色泛着浅浅的蓝,东方有了日出的痕迹。
肩膀筋骨开始发酸,身体很僵硬。大概就像冰封了一个世纪的河水,温度突然上升,冰面裂成巨大的几块,阳光从裂缝中射入河底,像是光剑刺穿了云层。抬眼细看时,田野比昨夜明朗了许多,也辽阔了许多。色彩对于视野的影响果然是极大的。
接下来还有三个小时的路才能到,迫不及待。
2018年7月6日夜至7日天明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67547/be06c2f5d698e44d.jpg)
待到日头已经高了,真正站到小学门口时,那种感觉其实是说不清的。若真要用一个词来描述,大概是庄严。一个人真的来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地方时,总是会有似曾相识之感,还有神圣以及庄严的幻灭之感的。这种感觉大致可以参照第一次看天安门升旗的感觉。
走进校门,是一排两层的校舍,院内没有操场,没有树木。学校东侧的沙地上孤零零地站着几架单杠,往西是两块小黑板,再是一片水泥打过的小广场,正中伫立着旗杆。校舍墙外按例悬着一些标语,“爱国明礼诚信”一类的。
这学校,给我最初的印象便是简单,符合我对一个乡村小学校所有的想象。
简单的收拾过行李,吃过饭后,我们开始打扫住处、厨房还有教室。
住处用乒乓球桌搭成临时的桌子,厨房的炊具边沿有着小小的豁口,教室里板报的字歪歪扭扭,桌斗里有小零食的包装,墙壁上贴着成绩单……
当很多现实与回忆和想象重叠的时候,现实开始变得微妙,回忆越发的清晰起来。我儿时也曾背着手坐在教室里读课文,也曾在桌子里藏零食,他们,应该与我的儿时一致吧。孩子总是有一样的特质的。我开始幻想,明天,我会遇见一群怎样的孩子,我又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去给予。我期待着,也害怕着。期待着他们会是最可爱的模样,又害怕着他们不认可我,抵触我。
这矛盾的心理最后被晚霞冲散。
乡村的傍晚永远有着异于城市的温柔。空气里带着淡淡的艾草香味,晚霞飘逸而轻柔。没有看到落日熔金的景象,反而,落日是以极低调的样子消失,并不磅礴。有人说,黄昏应当是哀丽的,可景由心生,温柔、凄凉、华丽、绚烂,每个人心中都是有自己的晚霞的吧。
2018年7月7日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