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24天打卡:书摘—依恋关系的十个错误观点

第24天打卡:书摘—依恋关系的十个错误观点

作者: 冯雪芹心理咨询师 | 来源:发表于2021-11-10 18:31 被阅读0次

本文摘自卡蒂·布里盖尔·萧普《拥抱哭泣的儿童:情感缺失儿童、收养儿童和孤儿的心理康复》,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有关依恋关系的10个错误观点

01我的孩子很爱我,不可能出现依恋方面的问题。

依恋关系中不只是包含爱的元素。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在本书的其他章节中已经有了非常详尽的解释。依恋关系中还包含着控制、信任、同理和互惠能力这些元素。我们需要记住的是,一个很爱自己父母的孩子也会有依恋问题。

02我的孩子不会有依恋问题,因为他常常拥抱我,善于表达爱。

有依恋问题的孩子能够表现出深情款款的样子,这也是紧张性依恋的症状表现之一。问题的关键是,他们是否以合宜的方式表达爱意,他们如何表达,对什么样的人表达。当你向孩子表达爱意时,孩子会回应你吗?你的孩子对陌生人或熟人有恰当的防备吗?他们是否能够与他人进行合宜的目光接触?如果你的孩子的行为与紧张性依恋的常见症状相符合,你就需要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

03我的孩子人见人爱,是一个社交专家,他的生活中没有陌生人。

当然,在正常的孩子中,有的儿童会比较外向。但是,这种外向的表现也可能是孩子在不加选择地向外人示爱——这是依恋问题中的一个警告性象征。

04我不需要担心孩子出现依恋方面的问题,因为我的孩子被收养时,还是一个婴儿(或者年龄非常小)。

事实上,孩子在出生时就开始和照顾者建立依恋关系,并且学习与依恋相关的各种技能。虽然在婴儿期就被收养的孩子与较大年龄才收养的孩子相比,紧张性依恋的症状较少,严重程度较低,但是,在婴儿期被收养的儿童不会有紧张性依恋的观点是错误的。

05我们的孩子来到新家已经有几个月了,虽然头几个星期很艰难,但最终我们的孩子完全调整过来了,他真是棒极了。安全性依恋关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如我们不可能在极为短暂的时间内与我们的配偶、朋友或同事完全建立起亲密关系一样,我们的孩子也不可能在短暂的时间中就与我们完全建立起健康的依恋关系。虽然收养父母与孩子之间会很快开始进行情感连接,但是,家长们千万不要被此现象蒙蔽,错误地认为已经和孩子建立起了一个安全性的依恋关系,可以万事大吉了。

06我们的孩子曾生活在一个非常好的孤儿院,她/他在那里很受欢迎,所以我们的孩子不会有依恋方面的问题。我们的孩子曾生活在一个很好的寄养家庭,所以,我们与孩子之间不会有依恋方面的问题。

将孩子置于紧张性依恋的危险中,正是每一所孤儿院的天然本质。即使孩子们在孤儿院幸运地得到充足的食物和其他物品的供应,但孤儿院无法向孩子提供一对一的照顾方式,孤儿院的照顾方式主要是群养,这样无法完全满足孩子的个别化需要,因此,生活在孤儿院中的孩子都属于紧张性依恋的高危人群。即使收养儿童从未在孤儿院中生活过,当他们被收养时,会与其亲生父母或寄养父母分离,对于他们来说,这意味着使他们原本的生活中断,在他们的人生中,这是一次重大的转变。如果他们幸运地与寄养父母或亲生父母建立了健康的依恋关系,当他们被收养时,这种关系就被切断,他们就会遭受一次丧失的痛苦,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儿童出现紧张性依恋的问题。

07我的孩子过分依恋我,他们不让我离开他们的视野。

孩子过度粘着父母的行为可能表明他们有不安全性依恋方面的问题。有安全性依恋的孩子能够相信自己的需求会得到满足,他们相信父母的离开是暂时的,父母是会回来的。如果孩子没有紧张性依恋方面的问题,那么他们就会表现出健康的独立个性,他们的典型表现是:当他们与其原初照顾者分离以后,能够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

虽然有些很流行的养育建议鼓励父母强制性地与孩子分离,但是,如果父母允许孩子粘着行为,甚至增加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那么,你就是在建造与孩子的健康依恋关系,你的孩子将会拥有更加安全的依恋关系。你如此付出的最终结果是——孩子可以在毫无压力的境况下发展出健康的独立个性。

08我的孩子所需要的是大量的爱和时间。

一般来说,有过被忽略、虐待或育儿机构居住经历的儿童所需要的,不仅仅只是爱或时间,医治孩子受伤的心灵的确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当然,父母也要关爱孩子,但孩子通常所需要的不只是爱或者时间。

还记得依恋连续谱当中的跷跷板原理吗?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跷跷板的上端是不会往下移动的。同样,父母必须使用不同的养育技术、知识或者动用专业人士的干预来作为外力,推动跷跷板,让孩子滑向安全性依恋一端。

我们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在“爱和时间”理论中缺乏对儿童的干预,正是由于这方面的缺乏,存在轻度紧张性依恋的孩子最终会滑向跷跷板的不安全性依恋一端。这就是家长们对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反应是如此重要的原因所在。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干预,并且努力与之建立依恋关系的行为不会对孩子产生伤害,但是,对紧张性依恋的忽视却会给孩子带来长期的严重后果。

09紧张性依恋只会发生在从俄罗斯或罗马尼亚收养的儿童身上。

事实上,生活在许多不同背景中的孩子都会存在紧张性依恋。紧张性依恋与孩子的出生地无关,任何一个收养儿童都属于紧张性依恋的高危人群,因为他们都受过不同程度的忽略,虐待或者至少经历过一次人生的重大转变。同样,寄养儿童也属于紧张性依恋的高危人群。但是,依恋问题不仅限于只在收养儿童中出现。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与自己的亲生父母一同生活的儿童也会出现紧张性依恋。这些原因包括:不合宜的照顾方式,父母患有抑郁症,孩子频繁或长期地住院治疗以及慢性疼痛等。

10存在紧张性依恋的儿童永远都学不会如何去爱,如何建立关系或过正常的生活。

如果家长提前做好预备,收集相关知识,调整养育技能,甚至借助专业人士的帮助,绝大部分的儿童都能得到有效的帮助。如果父母们对孩子委身,努力帮助和鼓励他们,即使是有严重的依恋问题的孩子也会向依恋连续谱中的安全性依恋一端移动。

相关文章

  • 第24天打卡:书摘—依恋关系的十个错误观点

    本文摘自卡蒂·布里盖尔·萧普《拥抱哭泣的儿童:情感缺失儿童、收养儿童和孤儿的心理康复》,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

  • 让孩子拥有《爱和自由》【读书感悟06】

    21天读书分享第6天。好书一定要仔细品,写书摘,写感悟,反复读,才能深入你的内心,逐步改变你原有的错误观点。 继续...

  • 2021.1.12中原焦点团队,刘佳佳原创分享第1112天

    读书摘录 安全依恋是一种关系状态。处于安全关系中的儿童感到安全、有保护知道可以从养育者那里得到安慰,自己的...

  • 2019.2.27读心术——打卡

    【今日打卡】 你觉得自己在依恋关系中是哪种类型的人呢? 你对目前的依恋关系满意吗? 如何加强自己的安全感? 答:在...

  • 什么是依恋关系

    什么是依恋关系 什么是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是我们与父母或其他照顾者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模式? 模式就是我们的心理...

  • 2019-12-14

    人与人之间有依恋关系。习惯与人也有一定的依恋关系。好的依恋关系,让事情一路畅通。不良的依关系,处处受阻。 ...

  • 对依恋关系的反思

    应老师说依恋关系有四种: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 , 矛盾型依恋,紊乱性依恋。我们光知道这四种依恋关系还不够,我们应...

  • 1.7武志红心理学:我可以不依恋任何人吗?

    我们都是生活在关系中,有关系就有依恋,孩子依恋父母,妻子依恋丈夫,这是不变的,因为信任才有依恋,没有人可以...

  • 依恋关系

    会利分享第542天 《依恋关系》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出生不久的小猩猩放入一个大房间,房...

  • 依恋关系

    1、生命主要有两个维度,自恋维度的展开以及关系维度的建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24天打卡:书摘—依恋关系的十个错误观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cji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