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335500/15ebe862ef851c51.jpg)
到昨天为止,《了凡四训》这本书已全部学完,历时100天,摘抄了100页。我将这100页的手写纸张,订成了厚厚的一大本。
我觉得这些经典内容,尽管是手写的,也不该随意丢弃,也不可做草纸使用,所以还是放进书柜妥善保存起来。今晚女儿回来,我拿给她看,她还夸我书写得认真,而且要把她抄写的诗词本给我,让我抄写诗词呢。
这本书的学习告一段落,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除了在培养自己静下心来书写之外,在思想境界上也有所提高。
《了凡四训》的最后一篇“谦德之效”最后一个段落写的是什么呢?在此与大家分享。
古语云:"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今之求登科第者,初未尝有真志,不过一时意兴耳。兴到则求,兴阑则止。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齐其庶几乎?"予于科名亦然。
古人有说:"有心要求取功名的人,一定可以得到功名;有心求得富贵的人,一定可以获得富贵。"一个人有着理想和志向,就像一棵树有了根一样。人只要立定了这种伟大的志向,那么所有的念头都必须要谦虚,即使碰到像灰尘一样极小的事情,也要给人以方便。
如果能够做到这样,自然能够感动天地,而为自己造福,也要全靠自己真心,才能造就。像现在那些求取功名的人,当初哪有什么真心,只不过是一时兴起罢了。兴致来了就去求,兴致退了就停止。
孟子曾对齐宣王说:"大王喜好音乐,若是到了极点,那么齐国的国运大概也就可以兴旺了。"我对于追求科第功名的看法,也同孟子一样,要把求科名的心,落实推广到积德行善上。并且要尽心尽力地去做,那么命运与福报,就都能够由我自己决定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35500/db1d0fa28685105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35500/6d8ebffed5bd9e6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