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和父母来一场有深度又肉麻的对话,你敢吗?

和父母来一场有深度又肉麻的对话,你敢吗?

作者: 文月雨 | 来源:发表于2019-02-28 23:14 被阅读0次

01 给父亲的告白

去年,湖南卫视推出了一档教育类校园综艺节目叫《少年说》,该节目借鉴了日本综艺《未年成的主张》,让青春期的孩子们走向学校天台,对着想要倾诉的人,勇敢地说出他们想说又不敢说的心里话。

虽然是一档正能量的情感表达节目,但国版《少年说》没有日版节目那么开放和真实,孩子们的告白看着都像是精心筛选的演讲和作秀,而家长和节目组的反应也多少让人觉得有点尴尬有点假。尽管有很多可以吐槽的地方,但节目通过“喊话”、“告白”这种充满仪式感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表达、沟通的力量和价值。

在最新一期节目中,广大附中一位15岁的高一女孩上台讲述了自己和爸爸的故事,把我感动坏了。为了不削减或扭曲原意,我直接将女孩的发言附上:

“我自认为我是一个特别幸运的女孩,因为我有一个很特别的爸爸。不仅是因为我爸爸特别的爱我,更是因为他今年已经72岁了。

我的爸爸在别人当爷爷的年龄,却要当我的爸爸,在别人安享晚年的时候,却要为我这个15岁的女儿来回奔波,操碎了心。

我的爸爸对他自己特别的小气,一年四季也没买过什么好衣服,总是穿那件衣服,只是为了把最好的给我和我妈妈。爸爸对自己也很敷衍,有些时候甚至会忘记吃饭。哪怕是生病了,也会找借口说不相信其他医生而不愿意去医院看病。

但是,爸爸对我的爱却毫不吝啬。我的生日是6月22日,每个月的22号,爸爸都会为我写一封长长的信,现在已经写了足足15年6个月了。他很理解我,他怕我会因为有一个年级比较大的爸爸而感到自卑,所以每个月,他都会定期去染头发。

但现在我站在这个地方,回想起小时候有人嘲笑过我,说我爸爸的年纪怎么这么大。现在,我站在勇气台上,我想跟老爸你说:老爸,你是我比起同龄人来说,拥有的最大的骄傲!我从来没有因为你的年龄,而感到自卑过,相反,拥有你这样子的爸爸,是我最大的福气!

爸爸已经72岁了,我不知道爸爸还能陪我多久,所以我也想请求你,好好照顾自己,我会努力学习,完成你对我最大的期望。但是,我也希望你可以给我一点时间,让我来陪你慢慢地变老。

老爸,你不是最想参加我的婚礼吗?我们俩在这里约定好了,那个时候你一定要来。

老爸,请你好好照顾自己,不要总是忘记吃饭,总是不愿意给自己买新衣服,总是把最好的给我和妈妈。

我长大了,我要有足够的时间来爱你,好吗?你是我这辈子最爱的人。”

节目中爸爸听完女儿的告白后,含泪回应道:“谢谢宝宝这么理解爸爸,你给我了爸爸这个最高的荣誉,爸爸就要争取做世上最好的爸爸!请你放心,爸爸一定陪你完成好高中的学业,爸爸一定陪你上大学、走进工作岗位,爸爸一定努力,牵你的手,把你送进婚姻的殿堂。你也是爸爸最爱的人。”

说实话,听女孩告白的时候,我就已经泪如雨下。或许是因为我自己也有一对年迈的父母,比较感同身受。

小时候父母参加我的家长会,会被同学们误认为是爷爷奶奶。虽然我从未跟父母说过自己的感受,但他们似乎是察觉到了幼小的我的尴尬和介意,所以初中以后的家长会,他们都让大我十几岁的姐姐代为参加。懂事以后,想起小时候那些事情,我会为自己当时那些情绪而对父母感到歉意,但始终也没敢跟他们说一声抱歉。对我来说,自己刚长大成熟,还未有所成就,父母就已经老了,让我有点难过。而对节目中的女孩来说,她还未长大,父亲却已经老了,这确实算一种非常大的人生遗憾了。

在中国式家庭中,大家都不善于也不习惯表达爱意,特别是父亲。大多数中国父亲的形象,都是沉默、不苟言笑、严厉又权威的,让孩子想爱又不敢靠近。但其实,父亲的内心也是极其柔软的,他们爱得笨拙,却很深情。

02 表达缺失带来伤害

2017年,全国妇联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发布了一份《中国式家庭情感表达方式》调查报告,报告反映了中国家庭普遍存在的“情感表达尴尬症”现状:受访者中,三成人赞同“家人之间不好意思说爱”、近四成称“想表达,但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只有四分之一认为“爱需要表达,即使是家人之间”。

心理学博士黄菡指出:“这些源于中国人传统文化的含蓄基因,很多人在情感表达方面患上了‘爱的尴尬症’,所谓爱在心中口难开,他们不是‘爱无能’,而是‘爱尴尬’。也正是由于不善表达爱的内心束缚,很多夫妻、亲子间出现了误会和矛盾未能及时化解,并越积越深,最终导致了不可挽救的后果。”

是的,不善表达的父母和不会沟通的家庭给孩子带来的除了爱,还有伤害。在家庭关系中,孩子是弱小而不独立的个体,很容易因为父母的不当养育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

在豆瓣上,有一个拥有10万多成员的“父母皆祸害”小组,那里聚集了一群在原生家庭关系中受到挫折、苦苦思索出路的年轻人,他们在此倾诉或反思父母造成的情感或肉体上的伤害。他们多数在原生家庭生活中受到过不公正待遇,比如直接肉体伤害,间接人格伤害,父母间的矛盾、争吵、家庭暴力,或对孩子不关注、冷漠造成的伤害,试图控制孩子的人生,性别歧视等精神伤害。

这两天,有一个微博热搜话题叫“父母可以偏心到什么程度”,很多网友说了自己的经历,都提到自己父母不但偏心不知自,还觉得这是理所当然并没有错,让自己很受伤。不少人觉得韩国电视剧“请回答1988”里善德的遭遇就像自己的经历。

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心理学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年轻人意识到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了多么重大的影响。他们在“讨伐”父母或感恩父母的同时,也经历着自我意识的成长,这帮助他们在心理上变得更加成熟和独立。当这些新一代的年轻人养育孩子为人父母后,通常会更加注重孩子的精神需求和人格培养,希望能终止那些代际创伤的传递。

当然,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每一个文化环境也都有自己的集体性创伤,我们的父母也不例外。

父母大都是从物质匮乏的年代里走过来的,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从来没有人重视过他们的感受,能吃饱穿暖就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于是,当他们成为父母后,也容易忽视孩子的情绪,忽略对孩子的精神教育和心理教育,觉得满足孩子尽可能多的物质需求就是对孩子好了。

父母大多还有兄弟姐妹,在他们小时候,不但无法独享他们父母的爱,还要懂事地帮助大人来照顾家庭或家族里小一些的弟弟妹妹,于是大部分都养成了付出型、助人型性格。这就导致,在小家庭中,他们总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可能会过度控制和保护孩子;而在大家族中,他们看重家族整体关系和个人“面子”,可能为了帮衬家族亲戚或照顾大家想法而牺牲小家利益,让小家庭关系出现裂痕。

父母在成长过程中不被允许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包括爱,也包括痛苦、愤怒和悲伤,特别是对男性而言。慢慢地,他们不但丧失了表达的能力,长期压抑的情绪也会使他们遭受失眠、抑郁、焦虑的折磨。而他们的子女,也会被传递承担很多压力,可能会发展出不安全的依恋关系,甚至还要承担保护父母情感的职责。

父母是他们时代环境和原生家庭的受害者,反过来又可能成为我们时代环境和原生家庭的施害者。

父母认为他们把一切都给了孩子,为孩子起早贪黑,全心全意只希望他们健康成长、生活幸福,却换来了埋怨与冷漠。而孩子觉得,当他们在遇到挫折时,在脆弱时,得不到大人的理解,常常陷入孤单无助的境地,他们常说:“尽管父母无微不至地照顾我的生活起居,但却从未关心过我有什么感受”。

所以这两年流行这么一句话,说:孩子都在等父母的道歉,而父母都在等孩子的感恩。中国式父母和子女之间很少主动交流,又互相听不懂对方爱的语言,自然无法取得彼此的信任和理解,这是中国家庭中最容易出现的悲哀。

03 尝试着改变吧

如果能有像上面《少年说》那样仪式感很强的舞台,半强制地逼迫人们把心里真实的爱和想法告白出来,相信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有不小的促进作用。然而,生活中我们并没有这样的舞台,所以我们很难把那些在心里重复了很多遍的话说出口,很难打破那“爱尴尬”的奇怪局面。

那这种状况就无法改善了吗?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就不能变得更亲近更和谐吗?当然不是。如果双方能够多一些交流与沟通,就能增进彼此的理解,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如果我们能够敞开心扉、把各自真正的想法说出来,能在需要的时候给予对方一个拥抱,就能让双方关系得到升温,形成和谐的良性循环。

是的,这并不容易,特别是对那些经历过原生家庭伤痛的人来说。但是,你真的甘心你与父母的关系就这样止步不前、原来越远了吗?你真的不想要得到他们更多的支持和理解了吗?你真的不愿意去了解他们的想法,想像他们曾经对你一样忽略他们的感受吗?你真的不愿意再稍稍努力一下,给双方的关系一个改善或升温的机会吗?

如果你的否定不是那么坚决,那就尝试着去做些改变吧。小时候在与父母的关系中,我们是弱小而胆怯的,节奏掌控在父母的手中,但现在我们长大了,该轮到我们去迈出那主动的一步了。

如果你愿意为了这份关系做一些努力,你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你需要放弃对父母不现实的期待,接受他们有局限性这件事情。

没有人生来就会当父母,他们也是在生活中不断尝试、摸索和学习着才胜任的。虽然他们难免会受到生活年代、社会环境、自身经历,以及教育程度等方面的限制和影响,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完美,但他们都在尽其所能地用他们的方式关爱着子女。原谅和理解他们的局限性,不要试图把他们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然后,你可以尝试从生活中的小事起多肯定和感恩他们为你做的事,比如夸奖一下他们的厨艺,对他们的关心表示感谢等。

接下来,你需要做的是倾听。多听一听他们的经历和想法,别着急反驳或者回避,尽量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并且把你的感受告诉他们。

再来,你需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在表达负面情绪的时候,避免用指责和控诉的方式去抗争,只需要如实描述自己的感受就好。比如避免说“你那句话伤害了我”,可以用“听了你那句话,我感觉到很受伤”来代替。

等到时机成熟,你就可以试着与父母来一些有深度又肉麻的对话了。可以与他们一起来讨论你们的关系,可以坦诚地说出对对方的爱和失望,可以共同去面对双方关系中那些误会和遗憾,可以为了更融洽的关系而一起努力等等。

当然,上面那些事情不必然按照某个顺序去做,自己觉得你们的关系进行哪一项不尴尬了就可以去尝试。

或许有人会有疑问:我们和父母的关系真的能达到可以进行有深度又肉麻对话的程度吗?改善与父母的关系真的有必要吗?

首先,我们和父母的关系是真的可以达到那种状态的,虽然我没有试过,但我看到过也听到过。有些人与父母的关系或许本身就接近那种状态,有些人则需要多花费一些时间去培养和修复。但不管最终能不能走到那一步,但只要尝试去做了,就能有一点点改善。

我们真的有必要再去试着与父母改善关系吗?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只能问你自己。我觉得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每个人有每个人自己的答案,无非对错。但是,我想告诉你,如果你真的做到了,那种改善不论是对你,对你父母,还是对你孩子来说,都是更有益的事情。

04 深度对话可不可以?

最后,来说一说我近期听到的别人与他们父亲进行的深度对话吧。

春节前,我订阅的一个心理学主播Steve受朋友的启发,向听众发起了一个“老爸10问”的挑战。他建议大家在春节回家时和自己的老爸进行一场关于两人关系的单独对话,在对话中两人互相问答以下10个问题:

1. 你对我们现在的关系满意吗?

2. 你觉得你了解我吗?

3. 有没有曾经后悔对我做过某件事?

4. 你讨厌过我吗?

5. 在你印象中,我们最亲近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6. 我做过最让你骄傲的事情是什么?

7. 我做过最让你失望的事情是什么?

8. 我是一个合格的父母/子女吗?

9. 你心目中理想的父子/父女关系是什么样的?

10. 你爱我吗?

Steve推荐大家在获得老爸允许的情况下将对话过程录音,因为这样的录音值得珍藏一生。他还鼓励大家选择10问中1个问答剪辑发给他,他将整理后作成特别节目分享给更多听众。

有听友说“问这些问题比蹦极还难”,有的说“光是看到这些问题就开始掉眼泪了”,有的表示“可能要做三年的心理建设才能问出口”......

大年初二,Steve以身作则首先发布了他和自己老爸的10问节目。接受挑战的听众们也陆陆续续进行了挑战,有的还在微博上发表了自己的感想,不久后听众的挑战特别节目也发布了。有兴趣听节目的朋友可以去喜马拉雅、网易或荔枝FM搜索“Steve说”第122和123期。

Steve与他父亲的对话让人很羡慕,两人都非常优秀非常能说,也非常坦诚,让人感叹不单单有“别人家的孩子”,还有“别人家的父母”。但其实他们的关系并不是一直就这么好的,Steve曾多次在他的节目中说过他曾经因原生家庭而受过伤,而现在他与父亲能有这样的关系,是许多年艰难破冰和挣扎的结果。

听众对话大多是父女对话,父子很少。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男生,他说小时候曾被寄养在亲戚家,后来回爸妈身边后也没有得到过父亲的关注。借这次对话他把压在心里的埋怨和疑惑说了出来,父亲的回答让他们的隔阂消融了很多。但最后“你爱我吗?”那个问题他还是没好意思问出口,改成了“你爱妈妈吗?”后来他妹妹突然闯入,才间接帮他问出了那个问题。听到父亲“都爱”的回答后,他明显很高兴很感恩。

听了那些对话,我发现几乎所有父亲都很开心能与孩子这样平等、温和的沟通,并且他们也都一直期待能与孩子聊聊,说说心里话。参加挑战的人都有类似表示,这次对话让他们更了解对方,也让他们彼此都有新的触动。

“它更像是一场告白,历时32年终究等到的告白。”

“好比如倒带人生一般,从小时候的回忆开始......也把以前的不理解,忽视,遗憾托盘而出。”

“充分理解他们也是第一次为人父母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谅解后深切感受到的是暖暖的爱。”

“他的斩钉截铁让我真的很安心。就像,我的软肋好像突然有了盔甲。”

“这一次的深度聊天,我觉得是给了我自己一个机会,去了解我爸,去了解父亲这个角色。”

“他说,最后悔的是小时候不懂得和儿女沟通,不知道原来沟通这么重要。”

“今日份彼此最亲近的时刻,就是让我们双方又互相了解着彼此。”

“感恩父亲以我为荣和骄傲。人间值得,因为有你。”

“谢谢他保护了我对世界的好奇。”

看到这些参与者的感悟,你会不会更加有勇气去与你的父母也来一场有深度又肉麻的对话了呢?

05 结语

很多人觉得自己和父母还有很长的时间可以慢慢相处,不着急去做那些让人“爱尴尬”的事情。但其实,如果你一年只在春节回家7天,那你这一生能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过两百多天,并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了。

去年,我有两位好朋友的父亲都突然去世了,当他们告诉我这件事情的时候,平时口齿伶俐很会安慰人的我突然嘴笨了,我根本不知道该说什么话去安慰他们。虽然他们都是在事情过去几个月后,收拾好难过的心情,轻描淡写地跟我提起这件事,但我能感受到他们的悲伤,我知道他们肯定有很多遗憾,肯定很后悔有一些话没有提前跟他们父亲说。

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千万别等到失去时,才懂得珍惜。去和你父母来一场有深度又肉麻的对话吧,你敢吗?

相关文章

  • 和父母来一场有深度又肉麻的对话,你敢吗?

    01 给父亲的告白 去年,湖南卫视推出了一档教育类校园综艺节目叫《少年说》,该节目借鉴了日本综艺《未年成的主张》,...

  • 写作,更像是与自己内心对话的过程

    序:你敢和自己的内心对话吗? 我想了很多种开头的方式,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用这句话。我认为这是个有深度有难点的问...

  • 对“叛逆”孩子的新方法

    今天,我开了一场“与孩子的叛逆对话”的父母沙龙,现场来了十来个家长。当问到“你觉得你家孩子叛逆吗?”时,有位家长提...

  • 和心灵来一场深度对话

    或许是太多原因让我无法放松,这样下去绝对不行,必须捋一捋。是时候和心灵来一场深度对话了。 第一件事,隐约中觉得起因...

  • 你赶紧来吗?胆小勿入哦

    你敢吗? 你敢吗? 你敢吗? 你真的敢吗? 你确定真的敢吗? 你确定真的敢关注我的公众号吗? 墨语渊。 是不是把...

  • 日更3个月改变自己,你来吗?

    想要看见自己、和自己进行深度对话吗? 想要拥有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吗? 想要远离浮躁,进行深度思考,锻炼...

  • 不试试看,怎么知道自己不可以?

    一、开车 ——我开车你敢坐吗? ——不太敢! ——你敢坐我都不敢让你坐! 这是前段时间和婆婆的对话,身为女司机的我...

  • 戒懒笔记(十)

    【你有坚持每天给自己100个赞吗?】 有哥们儿也许会说:每天给自己100个赞,肉麻不肉麻啊?如果你从为了长远坚持角...

  • 学会与自己对话,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你有静下来,和自己进行过一场对话吗? 之所以会想到这个是因为之前在看《与神对话》时,受到里面对话形式的触动。我们都...

  • 一场要命的大冒险游戏

    手机作为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里面究竟藏了多少秘密? 来玩一场公布所有手机信息和电话的大冒险吧? 你敢吗?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和父母来一场有深度又肉麻的对话,你敢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cwluqtx.html